我立下这个题目,先声明一下:我这里立题所说的是邯郸平原,当然,我这个立题也符合华北平原适合冬小麦夏玉米连作,一年两熟的粮食耕作区;瓜果蔬菜不讨论。
我一直认为,就目前来说,一个种地大户种粮食,耕种100亩左右比较理想,这样耕种在机械化作业的同时,还能进行精耕细作;像种几百亩上千亩的大户,就只能依靠机械化广种薄收。因为要精耕细作,就需要投入人工,而人工是最贵的。
因此我认为,目前在我们邯郸平原农业耕种规模化,最适合一户一田,由本村或者邻村,农民之间自由组合合并当前的小地块。
以我们村为例:
我们村约110户,不足500人口,共有耕地约600亩。
我们村西有四块地,分别是40亩到80亩;村东村南可以归纳为两块地,一块40亩左右,另一块80亩左右。
距离村庄较远的三块飞地,一块约40亩;一块约70亩;另一块约80亩。
这些地块还是按照村里三个生产队原有耕地。
1990年,土地第二次分包,为体现公平,每家每户按照人口,在每一块地都分了一块地。
因此,我们村里每一个农户家里至少有四块地,人口多的大地块不足五亩,小地块几分地。因为1990年,当时还看不见机械化发展……
随着机械化发展,村民很快认识到这样的零散地块耕种不便,但合并地块,谈何容易?
近年来,随着土地收益越来越少,出外打工一个月挣的钱,比自家几亩地收入高多了。所以不少农户把土地流转给了外来的种地大户,但仍有个别户在种地大户中间插着自己耕种。
老农认为,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国家通过政策资金扶持农户合并土地,实现一户一田,逐渐实现一方地有一户耕种,例如,我们村大概可分为八大块地,有八户来耕种,最为科学。
为什么?
第一:本村人熟悉本村土地,耕种更容易获得高产。
第二:本村人不会拖欠农民地租;本村人耕种收获后再给农户地租,农户也不担心。
第三:本村人会爱惜土地,不会破坏土地。
怎么做?
第一:国家给以政策上支持。
第二:种地大户给了农户地租后,国家再给予补贴,例如村民把土地流转给本村人,一亩地补贴农户1000元;第二年,补贴800元;第三年,补贴600元。以后不再补贴,这时农户也习惯了,也认识到了一户一田的好处。
以上只是我一厢情愿提出这个想法,请各位农友来留言讨论。
你要还喜欢阅读,且听下文:农业政策不能一刀切,一定要因地制宜,为什么?
960万平方公里的新中国,地域千差万别,气候更是千差万别,任何一种农业耕种模式,要套在全国农业耕种上,这衣服肯定不合体,这个我不浪费大家时间举例子了。
我就说我们邯郸平原,邯郸平原土壤肥沃,全年无霜期约200天,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春秋较短,夏冬较长,大多数年份是春天干旱,雨水集中在7、8月份。
目前的邯郸平原特别适合冬小麦和夏玉米种植,每年寒露节气前后播种冬小麦,冬小麦收获后,要赶在夏至前抢种夏玉米,正常年份,肥沃耕地冬小麦可达到1200斤产量,夏玉米1300斤。别问一亩地赚多少钱,这和农资价格粮食价格相关。
就以我生活的鸡泽县来说,目前不少农户把耕地流转给了种地大户,一亩地租金在900~1200元之间,这样的高地租,流转大户耕种一亩地也赚不了几个钱。尽管地租这么高了,仍然不缺人来流转耕种。
我估计,如果2024年小麦丰产,价格能在一块五左右,夏玉米丰产,价格在一块五左右,地租价格可能要上涨到1400,甚至冲上1500元一亩。
因为在我们这里种小麦玉米,特别简单,完全实现了机械化耕种……
好!就此打住,不再多说,如果你对这个想法感兴趣,请留言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