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获释后,再谈西安事变真相:杨虎城才是主角,我是名义上的

阿皮虾说历史 2024-11-07 04:12:47

张学良获释后,再谈西安事变真相:杨虎城才是主角,我是名义上的

1991年,在台湾软禁54年后,张学良终于重获自由。当记者问及西安事变时,这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说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答案:"我只是被推到前面当中心人物而已,杨虎城才是主角。"

这与1956年他对蒋介石说的话大相径庭。当年蒋介石派人问他与杨虎城谁是主谋,他曾斩钉截铁地回答:"杨虎城乃受学良牵累,彼不过陪衬而已。"为何时隔多年,张学良会给出截然不同的说法?

更令人不解的是,在西安事变中,明明是张学良亲自押送蒋介石回南京,承担了全部责任。而杨虎城当时还在西安指挥大局,为何张学良说他才是主角?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一、联共抗日的先行者:杨虎城与红军的密约

1927年的一个深夜,陕西渭南城外,一支队伍正在悄然前行。带队的正是时任冯玉祥部下的杨虎城。这支队伍的任务本是执行国民党中央下达的"清党"命令,可杨虎城却带着他们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队伍来到城外一处荒废的庙宇,在这里,早已有数十名共产党人在等候。他们是接到杨虎城的密信后,连夜从西安赶来的。杨虎城将这些人分批送往安全地带,使他们躲过了这次"清党"的浩劫。

这一夜的举动,为杨虎城和共产党的合作拉开了序幕。当时的杨虎城已是冯玉祥麾下的一名旅长,按理说应该积极追剿共产党。可他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1933年春天,一位名叫武志平的青年来到了红四方面军的指挥部。他带来了三样东西:一封信、一张军事地图和一本密电码。这三样东西的主人,正是已经升任为17路军军长的杨虎城。

来到指挥部后,武志平向红军展示了自己的另一重身份:他既是杨虎城的心腹,也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通过他的联络,杨虎城与红军达成了著名的《汉中密约》。

但意外很快发生了。1935年,红25军进驻陕西后,一场误会让这份密约差点成为废纸。当时的红25军并不知道《汉中密约》的存在,他们在石塔寺、九间房等地与杨虎城部展开激烈交战。

更让杨虎城始料未及的是,他的爱将、同样是地下党员的张汉民,在一次战斗中被红25军俘虏。张汉民向红军表明了自己的地下党员身份,却因为之前在报纸上刊登了悬赏令而被误认为是奸细,最终惨遭处决。

这个消息传来时,杨虎城正在西安城内的官邸里踱步。作为一个老革命,他深知革命事业中难免会有牺牲。但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会有共产党人杀害自己的同志?

直到中央红军抵达陕北,毛泽东派汪锋前来解释这场误会,杨虎城才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红25军确实不知道《汉中密约》的存在,张汉民的死完全是一场悲剧性的误会。

此后,汪锋、王炳南等共产党人多次与杨虎城会面。每一次会面,都让杨虎城对共产党的革命理想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的合作也从最初的互不侵犯,发展到了全面配合的程度。

1936年2月27日,在陕西三原县的一间农舍里,杨虎城与红军代表正式会面。双方在这里签署了停止内战的协议,这为后来的西安事变埋下了重要伏笔。而这时的杨虎城,已经在考虑如何说服另一位重要人物加入到这场行动中来。这个人就是新近调来陕西的张学良。

二、从对手到盟友:张学良、杨虎城结盟之路

1935年深秋,张学良抵达西安的第一天,就收到了一份特殊的邀请。杨虎城的夫人谢葆真在官邸设宴,邀请张学良和夫人于凤至做客。这顿晚宴,成为了改变两位将领命运的转折点。

当时的西安城内,弥漫着一股诡异的气氛。蒋介石调遣张学良入陕的用意,城内众人都心知肚明。这位国民政府的最高统帅,正打算让东北军和杨虎城的17路军在围剿红军的过程中互相消耗。

晚宴上,谢葆真精心准备了几道东北菜。这些家乡菜勾起了于凤至的思乡之情,两位女士很快聊得投机。从那以后,谢葆真和于凤至经常往来,成为了无话不谈的闺中密友。

两位夫人的友谊,为张学良和杨虎城的交往搭建了桥梁。此后,张学良经常到杨虎城的官邸做客,两人也开始了频繁的会面与交谈。

1935年冬,张学良收到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消息。他派往前线的一个团在与红军交战时被俘,但这些士兵不久就被释放了。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在红军那里受到了优待。

释放回来的士兵带回了红军的一句话:"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这句话在东北军中迅速传开。杨虎城听说此事后,向张学良透露,这正是他一直在做的事情——与红军达成互不侵犯的默契。

张学良对这番话并不感到意外。早在来西安之前,他的老乡、进步人士杜重远就曾向他提议与共产党合作。但彼时的张学良对此并不热衷,只是按照蒋介石的命令行事。

然而战场上的现实让张学良不得不重新思考。短短几个月内,东北军就损失了三个师,这支当年在东北叱咤风云的劲旅,在红军面前却节节败退。

一天傍晚,杨虎城在自己的书房里向张学良道出了一个秘密:他不仅与红军互不侵犯,还在暗中给予他们支援。作为佐证,他向张学良展示了一份文件,那就是著名的《汉中密约》。

消息传到延安后,毛泽东立即意识到了争取张学良的重要性。他派出了两位关键人物:高崇民和高福源。高崇民是一位老革命,早在1915年就开始宣传抗日理念。他通过自己的人脉向张学良传递信息,讲述日本侵略者的野心。

而高福源的身份更为特殊。他原本是东北军67军的一名团长,在战斗中被红军俘虏,后来成为了坚定的共产主义者。1936年1月8日,他来到洛川67军指挥部,带来了红军想要直接对话的意愿。

就这样,在杨虎城的穿针引线和多方共同努力下,张学良最终决定加入到这场改变中国命运的行动中来。此时的他已经明白,要想收复东北、抗击日寇,内战必须停止,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在他们即将采取的行动中。

三、不为人知的细节:两位将领的革命情谊

1936年春天的一个深夜,西安城外一座偏僻的农家小院里,灯火通明。张学良和杨虎城正在此处秘密会面。这样的深夜会谈,在那段时期经常发生。每次会面,两人都会谈到同一个话题:如何说服蒋介石停止内战。

这天的会谈中,杨虎城向张学良讲述了一个往事。1927年"四一二"政变期间,他是如何冒着生命危险,将数十名共产党员送往安全地带。说到这里,他打开了一个旧皮箱,取出一摞发黄的文件。这些都是他与共产党联络的密函。

张学良翻阅着这些文件,其中一份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一份署名"武志平"的报告,详细记录了红军对待俘虏的政策。这与他此前从被释放的东北军士兵口中听到的描述完全吻合。

就在这次谈话后不久,张学良派出了自己最信任的副官赴延安。这位副官带去了三样东西:一份东北军的部署图、一本作战日记,以及一封亲笔信。这些东西标志着张学良正式开始了与共产党的秘密联络。

在延安,毛泽东和周恩来对这份来自张学良的诚意十分重视。他们很快派出了李克农作为代表,与张学良进行直接对话。为了避人耳目,这次会面选在了洛川一个偏僻的农家院落。

谈判进行得很顺利。李克农向张学良详细介绍了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并表示愿意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日。这次谈判后,张学良立即派人向杨虎城通报了会谈结果。

然而,蒋介石对东北军和17路军的态度却越发生硬。1936年夏天,国民政府突然中断了对两支部队的军饷供给。更糟的是,催促进攻红军的电报如雪片般飞来。

一个雨夜,张学良来到杨虎城的官邸。两人谈了整整一夜,最后达成了一个重要决定:必须采取非常手段,迫使蒋介石改变态度。这个决定,就是后来震惊全国的"兵谏"行动。

为了这个计划,两人分头行动。杨虎城负责与延安方面沟通,协调各方立场。张学良则开始在东北军内部做准备工作。他们约定,行动之前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1936年10月,事态突然出现转机。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会师,这让蒋介石坐不住了。他亲自来到西安视察,这给了张学良和杨虎城一个绝佳的机会。

在接风宴会上,蒋介石的态度依然强硬。他不仅拒绝了张、杨关于停止内战的建议,还扬言要调走他们的部队。当晚,两位将领在杨虎城的官邸召开了最后一次秘密会议,为即将到来的行动做最后准备。

四、各自的结局:一生监禁与慷慨赴死

1936年12月25日下午,一架从西安起飞的专机降落在南京机场。从飞机上走下来的是刚刚被释放的蒋介石夫妇,以及主动护送他们返回的张学良。一下飞机,张学良就被早已等候在此的军警带走了。

当天晚上,张学良被关押在南京总司令部。他只说了一句话:"此来待罪,一切唯中央与委座之命是从。"这句话,成为了他长达54年软禁生涯的开始。

1937年元旦,军事法庭对张学良做出判决:有期徒刑十年。然而蒋介石随即以"宽大为怀"的姿态出面,将这个判决改为了"严加管束"。这个看似宽大的处理,实则让张学良陷入了终身监禁的境地。

与此同时,西安城内的杨虎城却面临着一个更为棘手的局面。东北军内部突然分裂成两派,自相攻伐。他的老战友、东北军将领王以哲在这场内讧中不幸身亡,东北军就此土崩瓦解。

1937年4月的一天,杨虎城接到一份来自国民政府的公函:派他出国考察欧美军事。这看似是一个体面的安排,实则是变相的驱逐。但杨虎城并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

七七事变爆发后,杨虎城决定回国参加抗日战争。12月2日,他来到南昌,原本说好要在这里等待蒋介石的接见。然而等来的不是蒋介石,而是一纸软禁令。从此,他也失去了自由。

张学良的软禁生活可以用"朝暮定省"来形容。每天早晚,他都要向监视人员报到。虽然住所条件优越,但他连散步都必须有人陪同。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半个多世纪。

而杨虎城的命运则更为悲惨。1949年9月,国民政府即将撤往台湾。9月2日,一名叫周养浩的中统特务来到杨虎城的住处,谎称要带他去台湾。杨虎城刚到重庆中美合作所,就被早已埋伏好的特务包围。

特务们将杨虎城父子分别关进不同的房间。毛人凤亲自指挥这次行动,特务们用刀刺死了杨虎城父子,随后又用腐蚀性液体毁尸。不仅如此,杨虎城的随行人员,包括他的助理宋绮云一家也惨遭毒手。

张学良在台湾的软禁一直持续到1990年。即便在软禁期间,他仍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文化活动。他阅读大量书籍,练习书法,甚至开始学习英语。但是,他从未放弃过探寻杨虎城的下落。

直到1991年,已经87岁的张学良终于获得自由。当记者问起杨虎城的事情时,这位耄耋老人说出了那句令人震撼的话:"我只是被推到前面当中心人物而已,杨虎城才是主角。"这句话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五、历史的真相:谁是真正的主角?

1956年和1991年,张学良对杨虎城在西安事变中所扮演角色的评价判若两人。这两次截然不同的说法,折射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1956年,蒋介石派人来到台湾张学良的软禁处,询问西安事变的主谋到底是谁。彼时,张学良斩钉截铁地说:"杨虎城乃受学良牵累,彼不过陪衬而已。"这句话很快传到了蒋介石耳中。

当时,杨虎城的生死下落尚且不明。张学良这样说,是在努力保护他的老战友。然而事与愿违,七年前杨虎城已经在重庆遭遇不测。这个消息,张学良一直到晚年才得知。

1991年,已获释的张学良在接受采访时,道出了另一个版本:"我只是被推到前面当中心人物而已,没做实事的,杨虎城才是主角。"这句话引发了轩然大波,人们纷纷质疑:难道历史书上记载的是错的吗?

事实上,张学良的两次表态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1956年,他是在为杨虎城担责;而到了1991年,他则是在还原历史真相。

让我们回到1936年12月12日那个改变中国命运的清晨。当东北军在华清池扣留蒋介石的同时,杨虎城的17路军也在西安城内同步行动。他们一举抓获了蒋鼎文、卫立煌、陈诚等国民党高级将领。

这个细节常常被人忽略,但它恰恰说明西安事变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统一行动。没有杨虎城的配合,即便抓住了蒋介石,事变也可能功亏一篑。

更重要的是杨虎城在整个事变筹备过程中的贡献。早在1933年,他就与红军签订了《汉中密约》。正是通过他的引荐,张学良才逐渐接触到共产党的主张,并最终决定"兵谏"。

在与共产党的联络中,杨虎城扮演着关键的中间人角色。他不仅为张学良和共产党的接触搭建了桥梁,还多次调解双方的分歧。当张学良还在犹豫是否要采取行动时,正是杨虎城的坚定立场坚定了他的决心。

西安事变的最后关头,杨虎城曾与张学良发生激烈争执。他主张要让蒋介石在释放前签署书面承诺,但张学良认为与其要一纸空文,不如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最终,张学良用自己的终身自由换来了杨虎城的暂时安全。

然而历史的发展往往出人意料。张学良虽然被软禁终身,却保住了性命。而选择留在大陆的杨虎城,却在国民党政权即将覆灭之际遭遇不测。这或许就是张学良晚年为何如此执着地强调杨虎城"才是主角"的原因。

在这场历史剧变中,张学良和杨虎城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张学良的政治影响力和杨虎城的革命热忱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这场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事件。

0 阅读: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