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身世之谜,为"田园诗人"寻根
陶渊明又叫陶潜,是我国东晋末年的大诗人。他家里世代做官,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前期著名的功臣,曾经管过八个州的军事,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可是传到陶渊明这一代,家境已经衰落下来,大不如以前了。陶渊明少年时代就有"济世救民"的志向,对曾祖父陶侃特别仰慕,很想以他为榜样,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但现实跟陶渊明的愿望相反。当时的中国分成南北两半,北方被一些游牧民族统治着,苟延残喘的东晋王朝,只剩下了南方长江流域半壁江山。极少数贵族地主控制了东晋政权,这些人政治上腐败无能,生活上穷奢极欲。他们都拥有重兵,却不想收复失地,把心思全用在争权夺利的事情上,把朝政弄得乌烟瘴气,不成样子。
东晋时的"门阀制度"很严,朝廷用人,根本不看他的德才条件,而是看这个人的出身门第如何、有多少财产、背后有什么势力,所以很多有才干的人被排斥在政权之外。陶渊明从29岁起,由别人推荐,断断续续做过几任"参军"之类的官,也就是给一些大官当助手,一直很不得志。他的脾气倔强,看不惯官场里盛行的腐败风气,从来不干那些吹吹拍拍的勾当。所以他在仕途中辗转了十几年,最后还是一个小小的县令。
晋安帝义熙元年,也就是公元405年11月的一天,刚做了80多天彭泽县(今江西湖口县)令的陶渊明,忽然接到上司的通知,说是郡(县的上一级,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专区)里派了一个官员,要到他这里检查公务。县衙门里有一个熟悉官场情况的官吏,凭着多年的经验,提醒陶渊明这件事不能马虎,劝他好生准备,并且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这位官员。不料陶渊明却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呢!"当即便脱下官服,交出官印,离开县衙回老家去了。陶渊明所说的"五斗米"指的是他当县令的微薄薪俸,也就是工资;"乡里小人"指的是那些不学无术而又作威作福的官员。陶渊明不肯向这种人弯腰下拜,毅然弃官回乡,这在封建时代是一件很新鲜的事儿。这件事说明了他的为人和性格。
这一年,陶渊明刚刚41岁,但一直到63岁去世,他再也没有出去当过官。为了抒发他弃官归隐时的心情,陶渊明写了一篇《归去来辞》。他说,我觉悟到了过去的事已经不能挽回,也知道将来的事还可以重新安排;我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越来越感到今天是对的,昨天是错的。他说他自己回家以后,生活在农村的大自然怀抱里,身体得到了休息,精神有了寄托,心情很愉快,表示要适应自然的法则,乐天知命,度此残生。
陶渊明的家乡背依秀丽的庐山,靠近烟波浩淼的鄱阳湖,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风景区。他回乡以后,在自己家门前种了5棵柳树,自称"五柳先生"。但他的隐居生活十分清苦,并不像现代人想象的那样舒适悠闲。陶渊明的祖上没有留下多少遗产,只有几十亩薄田。由于连年遭遇灾荒,打不了多少粮食。加上他家人口多,又失了一次火,所以日子越过越穷。开始他还有仆人伺候着,后来就一个也雇不起了。最后竟然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全家大小都挨饿受冻,实在没办法,就向街坊邻里讨点饭吃。这位大诗人无可奈何地写道:"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但他宁愿坚持这种贫困的生活,也不愿再回到污浊的官场里去。
陶渊明20多年的"隐居"生活,是跟劳动分不开的。刚弃官回乡那会儿,他只是把劳动当做一种消遣解闷的办法,高兴了才干一点儿。可到后来,贫困的生活就逼迫他非干不可了。有时候他天不亮就下地,直到天黑才扛着锄头回家。开始他这个文人不会种地,田里的野草长得比麦苗还高,可他虚心向农民请教,不耻下问,庄稼也越种越好了。
由于自己也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所以陶渊明跟村里的农民相处得很融洽。诗人跟农民在田里一道劳动,或在地头、场院里谈论种庄稼的事儿,很有共同语言。陶渊明有饮酒的嗜好,但常常买不起酒。邻居们便经常敲他的门,请他去一起喝酒聊天。他有酒的时候,往往也邀请农民们跟他一块开怀畅饮,彼此很随便,不摆一点儿文人的架子。在封建社会里,知识分子一般是看不起劳动和劳动人民的。孔夫子
有一个学生愿意学种地,孔子就骂他是"小人"。陶渊明弃官回乡种地,并且在劳动中跟农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又是当时的一件新鲜事儿。
由于有了这种生活经历和思想基础,陶渊明写出了许多描写农村景色和劳动生活的好诗,获得了"田园诗人"的称号。他的作品自然淳真,富有意境,使人读起来觉得特别亲切实在。他的语言朴实无华,经常用一种白描手法,精炼地勾画出生动的形象。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评论说,陶渊明的诗是"自然本色,天衣无缝,到艺术极境而使人忘其为艺术"。这在当时的文坛上,是独树一帜的。
请看他的《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是陶渊明《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一首,作品表现了他离开官场,摆脱枷锁后无限轻松愉快的心情。
诗的开头八句为第一段,写了他所以要辞官回乡的原因。他说,我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的习性,生来就爱好自己的田园故乡。回顾过去的三十年,简直是误入歧途,落人了尘网。就像笼中的鸟儿思恋广阔的山林,如同池中的鱼儿在怀念生活过的汪洋。今天我终于回来了,我在村南开荒种地,保持着朴拙的本性隐居田庄。
中间十句的意思是说,在我住宅的旁边有土地十余亩,我的住处有八九间草屋。桃李罗列在我的堂前,榆柳荫蔽着我的檐后。村里的炊烟袅缕升起,远处的山村暗淡模糊。雄鸡在桑树上长鸣,狗吠从深巷传出。门前没有任何俗事干扰,我的居室分外幽静清虚。陶渊明在这里写了他隐居后的生活环境和他在这种环境中所体味到的无穷乐趣。
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说,我长期被关在牢笼里,现在可以回到大自然的天地里来了。
这首诗的突出特点是写景抒情,情景交汇。陶渊明着重表现并细致地描写了恬静、幽美的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流露出他由衷的喜爱。并且把这里纯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封建官场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
让我们再看看《归园田居》的第二首,作品表现了陶渊明对劳动的兴趣和与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沃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开头四句的意思是说,我住在乡村,不跟官场打交道;穷巷非常僻静,很少有阔人的车马来打扰。我的柴门,白天常常关闭着;我住的屋子很安静,所有世俗或做官的想法都彻底除掉了。
中间四句的意思是:有时我在村落里,拨开草丛与农夫来往。见面没有别的话,只说些桑麻生长的情况。
最后四句是说,庄稼在一天天地生长,我开垦的土地也越来越多。我怕的就是突然来一场霜雪,让我的庄稼与野草同被摧残,同时凋落。这是一句双关语,一方面的意思是担心自己的劳动成果白费,得不到应有的收成;另一种意思就是他很担心,怕日后会有什么变故,使自己的品行节操受到玷污,使自己的隐居田园生活不能再过下去。
陶渊明的这首诗,除了表现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外,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他与劳动人民的友好之情,以及他对农业劳动的兴趣,对自己劳动成果的关心。诗人的这种感情和态度,在封建时代是难能可贵的。让我们再看《归园田居》的第三首: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我在南山种豆子不大成功,豆苗儿不多野草却长得挺茂盛。早晨起来我就下地除草,我扛着锄头回家的时候,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小道两旁草木茂盛,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衫。衣衫湿透了也不要紧,要紧的是不要违背我的素志。陶渊明这里所说的"素志",就是他隐居田园,
不与黑暗官场同流合污的愿望。
弃官回乡以后,陶渊明还写下了组诗《饮酒》,下面是其中的第5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人在开头的四句中,写了他的生活景况。他说,我的房子虽然盖在人世,但却听不到车马的喧嚣。要问为什么会成这个样子呢?是因为我的思想已经远离开那个可憎的世道。所以我的门庭冷落,再也没有什么贵人来光顾、打扰了。
诗的后六句,写了陶渊明隐居生活的情趣。意思是说,在东篱下采摘秋菊,抬头悠然地望见南山。傍晚的山色是多么美呀!还有那翩翩归鸟结伴飞还。这里有真正的人生妙趣,我想说,可是忘记了该用什么语言。
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回乡以后,生活在田园之中那种怡然陶醉的心情。表现手法也达到了一种极其自然高妙的境界。
陶渊明的作品,传下来的有120多首诗,十来篇散文和辞赋。他最出名的佳作,要算是《桃花源记》了。
这是一篇用故事体裁写的散文,诗人笔下的"世外桃源"虽然是虚构出来的,但它反映了当时饱经战乱的人民的愿望,要求过没有战争、没有压迫剥削和平等富裕的生活,
是有进步意义的。
在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文坛上盛行雕琢的风气,文人墨客们都在绞尽脑汁写出华丽的对偶和奇句来。而陶渊明的作品,就跟他的为人一样,朴素、自然而意境深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中国文学增添了光彩。
陶渊明到底是哪个民族的人呢?
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都很自然地认为陶渊明是汉族人。因为史书上并没有这位大诗人出身于其他民族的明确记载。
首先对陶渊明的身世提出疑问的,是近代学者陈寅恪。他认为陶渊明不是汉族出身,而是奚族人。
据史书记载,晋朝大司马陶侃是陶渊明的曾祖父。所以陈寅恪的考证是从陶侃开始的。他认为有三个理由证明陶侃是奚族人,第一,陶侃不是"浔阳柴桑人",而是鄱阳人,在东晋时才迁到浔阳,而鄱阳原是奚族居住的地区。第二,在《世说新语》中,温桥曾经骂陶侃为"奚狗"。第三,陶侃的几个儿子都很凶暴,特别像善战的奚人。
但大多数学者认为,陈寅恪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有的学者指出,温桥骂陶侃是奚狗,就像古代北方人骂南方人为蛮子一样,但蛮子并不是少数民族,所以奚狗也不是奚人。陶侃的后人里也有不凶暴的,因此不能断定陶侃就是奚人。
除了陶渊明的民族出身之谜外,他的故乡究竟在哪里,也是一个谜团。
许多介绍陶渊明生平的资料,各有各的说法,让人弄不清谁是谁非。
《辞源》(修订本)说他是晋寻阳人。《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说他是寻阳柴桑人。《辞海》说他是浔阳柴桑人。浔阳,也就是今天的江西九江。
1983年,江西省彭泽县文化馆在文物普查的时候,发现了《定山陶氏宗谱·本宗迁居》这一重要史料,上面是这样记载的:一世侃公,也就是陶侃,祖居饶州鄱阳;三世敏公,也就是陶渊明的父亲,由鄱阳迁居柴桑。四世陶渊明,先居柴桑,后来又迁居粟里,也就是今天的星子县丹桂乡。
但也有的学者认为,陶渊明的故里应该在柴桑,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县马回岭乡。
陶渊明的故里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一千多年过去了,学者们还是说法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