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一期(243)因“宛西自治”牵连遭蒋冷落,国军少将--李正韬

黄埔红蓝白 2024-07-09 07:05:43

黄埔一期(243)

因“宛西自治”牵连遭蒋冷落,国军少将——李正韬

李正韬(1899-1971),又名正心,字忠佛,河南镇平人。本县县立初级中学毕业。1922年由亲友介绍到汉口济生纱厂当仆从。1924年5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四队学习。

毕业后历任军校教导二团第三营排长、副连长、连长,参加了第一次东征。1925年5月,因下属一个副排长率部分士兵逃跑,营长金佛庄、连长李正韬均被降级免职。

同年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成立后,先后担任第一师第二团党代表办公室主任,第十四师经理处党代表。

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奉蒋介石命令,由杨麟和李正韬接办原由李之龙负责的黄埔一期同学录的编制付印工作。

同年5月,蒋介石酝酿成立黄埔同学会,取缔了青年军人联合会和孙文主义学会两派组织,成立黄埔同学会筹备委员会,由蒋介石指定包括李正韬在内一共九人为筹备委员。黄埔同学会成立后,李正韬担任同学会总务科科长。

北伐战争开始后,任蒋介石侍从副官,随总司令部参加北伐。

1927年,调任新编第二师(师长叶剑英)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驻防江西吉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李正韬等亲蒋的右派分子,察觉到叶剑英的反蒋举动后,纷纷离开部队逃到南京。

7月,南京中央军校政治部改组,李正韬任政治部总务科科长。

1928年4月,做为军事委员会代表的李正韬携第十二军特派员谢仁寿,赴河南潢川,到豫籍将领任应岐的第十二军从事党政工作。同年6月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的侍从参谋。

1929年蒋介石委派李正韬为河南军事特派员,并兼任河南省党务执委,5月途经武汉时,与旅汉河南同乡组织护党救国会,担任该会执委。

同年9月,任国军编遣委员会中央编遣区第五组点验委员。

11月奉命回河南,组织收编豫南地方民团,任豫南民团总司令,司令部设在驻马店。中原大战时,集中所部豫南民团在确山信阳一带配合蒋军的军事行动。

1930年9月,归属豫南民团的内乡民团首领别廷芳与镇平民团首领彭禹廷(又名彭锡田,据说和彭雪枫是叔侄)、邓县民团首领宁洗古、淅川民团首领陈重华举行军事联防会议,并达成共识,发起了著名的“宛西自治运动”,“宛西自治”搞得有声有色,这种自治割据,大大地削弱和动摇了国民党的统治,也触动了各方面的利益。

1933年2月,彭禹廷被当地土豪收买了的身边侍卫杀害,而土豪背后的支持者是当局政府。彭禹廷和李正韬是好友,彭的女儿许给了李正韬的儿子,是儿女姻亲,李正韬也因此遭蒋介石猜疑,被扣押遭撤职处分,从此被蒋冷落,不再被重用,后返乡闲居。

1934年入中央军校高教班第三期学习,1935年,由时任河南省主席的刘峙保荐,李正韬出任豫东商丘行政督察专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河南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日军进攻豫东诸县,李正韬率保安团不战而退,8月被撤职。

1942年,汤恩伯保荐其担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部少将高参,1943年任豫南挺进军总指挥部(总指挥田镇南)少将参谋长,兼干部训练班副主任。后由张轸接任豫南挺进军总指挥,李正韬就此离开,调任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汤恩伯兼,后为王仲廉)高参。

1946年当选“国民大会”代表,1947年参加制宪国民大会,被聘任为国民大会宪政实施促进委员会考察委员会委员。

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到四川,任豫陕鄂边区绥靖公署中将参议,同年秋由香港到台湾。1971年2月病逝。

0 阅读: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