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块起家,创下300亿市值,温商李丐腾是怎么做到的?

从菡爱八卦 2024-11-02 15:42:53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慧心引力佳

编辑/慧心引力佳

“电动裤衩”——飞科新一代双头剃须刀的造型,无疑是今年最具话题性的产品设计之一,这个设计虽然有点让人大跌眼镜,但还是让飞科再次成为了大家热议的焦点。

飞科科技这些年的电器创新也是让他们在颠覆中崛起了,而飞科的创始人李丐腾也再次火了起来当大家听说了他的事迹之后也是让很多人由衷的佩服。

他从口袋里只有40块钱到如今账面财富达到150亿,这是一段充满创新和变革的商业旅程。

温州,梦开始的地方

1992年,邓公南巡讲话的余音仍在神州大地回荡,为私营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温州,一个以“敢闯敢干”著称的地方,成了中国民营经济的领头羊。

官方把私营经济正式纳入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这一重要决定,让很多创业者看到了新的希望,这一年,温州永嘉县大屋村的高中毕业生李丐腾,开启了创业之路。

彼时,温州全市人均年收入仅为1359元,对于许多像李丐腾一样的农村家庭来说,温饱仍是首要问题。

李丐腾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他们辛勤劳作,供养李丐腾读完高中,这已是倾尽所有。

毕业之后,面对拮据的家庭经济状况,李丐腾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是继承父业,继续面朝黄土背朝天,还是跟随村里的大伯学习泥瓦匠手艺,过着一眼望到头的生活?这些都不是李丐腾想要的。

他梦想着改变自己的命运,希望能有一个更大的舞台,同村人衣锦还乡的故事,为他点亮了希望的灯塔。

温州,那个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城市,成了他追梦的目的地,20岁的李丐腾揣着母亲东拼西凑借来的40块钱,坐上了去温州的火车。

这40块钱,当时可能只能买几斤肉或几袋米,但在李丐腾看来,这是他梦想的起点,是他未来财富的种子。

刚到温州时,李丐腾没被这里的热闹景象吸引住,他明白,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为了生活,他什么都干过:当过仓库管理员,修过摩托车,还做过电焊工。

这些工作虽然辛苦,钱也不多,但让他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还锻炼了他的意志。

他的人生转折点是在进了一家剃须刀代工厂,凭借着灵活的头脑和勤奋的双手,李丐腾很快脱颖而出,从一名普通工人晋升为主管,管理着几十号人,每天开着老板的桑塔纳跑业务,俨然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样。

李丐腾没有被眼前的成就冲昏头,他一眼就看出了代工行业的几个问题:门槛低、竞争激烈、利润薄。

随着更多人涌入,代工行业将不可避免地陷入价格战的泥潭,最终导致整个行业走向衰落,他预见到了未来的危机,并向老板提出了创立自主品牌的建议。

但老板却觉得没必要改变,认为只要守住代工这一块,就能一直赚到钱,老板的短视让李丐腾深感失望。

他意识到,自己的想法与老板的经营理念格格不入,继续留在这里只会埋没自己的才华,他知道这份工作表面上看起来不错,但还是决定辞掉,转而选择了一条更难走的路——自己创业。

质量经济与饥饿营销的双刃剑

1999年,李丐腾带着多年的积蓄回到了永嘉县,开了自己的剃须刀厂,当时,国际品牌飞利浦在中国市场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李丐腾将自己的品牌命名为“飞科”。

这个名字,既有对行业巨头的致敬,也蕴含着他要打造一个比肩甚至超越飞利浦的民族品牌的雄心壮志。

温州的剃须刀行业当时陷入了成本竞争的困境,为了争抢市场份额,各家厂商开始打价格战,结果产品质量也越来越差,整个行业陷入了恶性循环。

李丐腾深知,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突围,必须打破这种低价竞争的模式,他决定走一条不同的路,专注做“质量经济”。

他找到了合作的代工厂,提出了一个近乎苛刻的要求:不计成本,把质量做到极致,在当时普遍追求低成本的市场环境下,李丐腾的做法无疑是一场豪赌。

高质量必然伴随着高价格,当李丐腾将飞科剃须刀的价格定为常规剃须刀的两倍时,经销商们纷纷表示质疑。

在他们看来,如此高的价格,根本不可能卖出去,面对经销商的质疑,李丐腾并没有退缩,他创新性地提出“先卖后给钱”的模式,让经销商零风险试销。

这种模式在当时可谓是石破天惊,也彻底打消了经销商们的顾虑,毕竟,卖不掉可以退货,卖掉了却能赚取丰厚的利润,何乐而不为?

接下来几个月,市场的反应比预期的要好,飞科剃须刀因为质量靠谱,很快就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销量也一路上升。

甚至有经销商主动提出提前打款订货,这无疑是对李丐腾“质量经济”路线的最好肯定。

然而,就在飞科剃须刀供不应求之际,李丐腾却做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决定:他不急于扩大生产,反而将资金大量投入到品牌宣传上。

他深知,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持续的投入,才能打造出真正有影响力的品牌。

经销商们急得团团转,都上门催着要货,面对他们的着急,李丐腾却从容地回答:“磨刀不误砍柴工,着什么急呢。”

当时这种“饥饿营销”还不多见,但飞科用它成功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口碑,飞科这个小品牌,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在温州剃须刀行业闯出了一片天地,站稳了脚跟。

李丐腾的“质量经济”和“饥饿营销”策略,成功地颠覆了传统的“成本经济”模式,也为飞科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树大招风,飞科的发展也引起了行业巨头飞利浦的注意。

专利之争:借力打力,化危机为转机

2004年,飞科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际巨头飞利浦的注意,飞利浦认为飞科剃须刀侵犯了它的设计专利,所以把飞科告上了法院。

这对于一个刚刚站稳脚跟的国产品牌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挑战,很多人认为,飞科作为一个新兴的国产品牌,很难与国际巨头飞利浦抗衡。

这场官司当时闹得沸沸扬扬,飞科也因此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然而,李丐腾并没有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官司吓倒。

这场官司关乎飞科的生死存亡,但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他将这场官司视为一次绝佳的公关营销机会,一个让飞科品牌走向全国的跳板。

李丐腾没有选择低调,而是积极应诉,并且公开透明地分享了官司的进展,他巧妙地把这场官司变成了一场成功的公关营销,引起了大家对国产品牌的关注和支持。

随着案件的进展,飞科越来越占据优势,好消息不断传来,这使得公众对飞科的关注度持续上升,也让更多人开始了解这个敢于挑战行业巨头的国产品牌。

这场官司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国货保卫战”,飞科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好评,最终,飞科赢得了这场官司的胜利。

这次胜利不仅保护了飞科的权益,还让它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敢于挑战”的形象,提升了品牌知名度,这场“专利之战”成为了飞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它不仅让飞科的品牌知名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让李丐腾的“颠覆”精神深入人心。

2017年,飞科剃须刀终于在市场份额上超越了飞利浦,成为中国剃须刀市场的领军品牌,占据了54%的零售份额,这标志着飞科彻底完成了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品牌到行业巨头的蜕变。

颠覆与创新,永不止步

飞科新款双头剃须刀的“裤衩”设计,再次展现了李丐腾的创新精神,这个大胆的设计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不少讨论,有人觉得它很难看,有人却觉得它很有创意。

无论褒贬,这个设计都成功地吸引了公众的眼球,再次将飞科推上了话题的中心。

从“质量经济”到“饥饿营销”,再到“专利之战”的借力打力,李丐腾始终坚持“颠覆”和“创新”的理念,不断突破行业壁垒,引领着飞科的快速发展。

“电动裤衩”的出现,正是李丐腾颠覆精神的又一次体现,也预示着飞科在创新之路上永不止步,无论最终市场反响如何,这种敢于突破常规,挑战传统的设计理念,都值得肯定。

这不仅是飞科对产品设计的探索,也是对消费者审美和需求的不断试探。

参考资料

浙江日报 【2018年4月24日】《白手起家 创下300亿市值 温商李丐腾是怎么做到的?》

李丐腾百度百科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