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首经典《临江仙》,哪首意难平?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书易聊文化方式 2024-12-28 20:48:51

临江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此调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临江仙”三个字给人以清宁、婉约的感觉,《宋词三百首》共收录了五首《临江仙》,都是传世的名作。

今天我们一起品读7首经典的《临江仙》,

有大气,有沧桑,

有唯美,有伤怀,

有执着,有旷达,

许种人生感悟,说尽心中无限事,至高人生感悟,不读后悔一生。

1、最具影响力的《临江仙》: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全词似怀古,似物志。从大处落笔,说尽了历代兴亡,寄托了人生感慨,可以说是以词写的史论,也是以词写的人生论。

千古风流人物,无论是非成败,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淘尽,唯有青山绿水永恒存在。

词人作为首辅之子、一代状元,然一朝得罪,老死南荒。此篇虚中实,未涉及任何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却包罗一切,容量极大。

简析:

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

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在让读者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这首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作者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读者在品味这首词的同时,仿佛感到那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而是无情的历史;仿佛倾听到一声历史的叹息,于是,在叹息中寻找生命永恒的价值。

2、最旷达的《临江仙》: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旷达不羁笑看人生。

《临江仙·夜归临皋》

【宋】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创作背景

《临江仙·夜归临皋》这首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即宋神宗元丰五年九月。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谪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但他没有被痛苦压倒。有时布衣芒屩,出入于阡陌之上,他要从大自然中寻求美的享受,领略人生的哲理。

赏析

此词风格清旷而飘逸,写作者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後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开篇两句即点明夜饮与归来时间,通过“醒复醉”与“仿佛”二词,细腻描绘了词人醉眼朦胧的状态。

紧随其后的三句描绘了词人到达寓所,却不急于进门,而是倚杖静听江声。家童酣睡,词人选择不打扰,沉浸于自然之中,寻求心灵的慰藉。

上片主要描绘了归家的情景,而下片则转入词人内心的思考。“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词人感叹身世不由己,渴望摆脱尘世的纷扰。随后,他以“夜阑风静縠纹平”的景致为背景,表达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浪漫遐想,体现了他对自由的向往。

这两句化用庄子之言,道尽了词人对世间纷扰逆反心理,以及他追求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苏轼在政治上受挫后,思想由入世转向出世,形成了旷达不羁的性格。此词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独特的人生哲学。

此外,此词以其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的旷达与超脱。全词情景交融,气韵生动,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3、最多情的《临江仙》:是婉约词中的绝唱。

晏几道。功名利禄如云烟粪土。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宋】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

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

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几道乃宰相晏殊第七子,字叔原,号小山,疏狂磊落,不慕荣利,称得上是豪门中的“异数”。他虽生于相府,却和宝玉一样,视功名利禄如牛毛粪土,倒是把姐姐妹妹们看得比生命都珍贵。

【赏析】

据晏几道《小山词·自跋》里载,沈廉叔,陈君宠家有莲、鸿、萍、云几个歌女。晏每填一词就交给她们演唱,晏与陈、沈"持酒听之,为一笑乐"。晏几道写的词就是通过两家歌女,俱流传人间。

此词应是别后怀思小萍之作。

上阕描写人去楼空的寂寞景象,以及别后的凄凉。再借用前人翁宏诗句意蕴,怀想当初的良辰,应对现在落花时节的孤独寂寞。

下阕追忆初见小蘋温馨动人的一幕,"琵琶弦上说相思"足见其互为知音的情意。末二句化用李白诗句,另造新境,表现作者对往日情事的回忆及明月依旧、人事全非的怅惘之情。

全词结构严谨,情景交融,情韵悠远,表现了其特有的深婉沉着的风格。

4、最清丽的《临江仙》: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

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

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赏析】

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词人也因之开始了流亡生涯,饱受国破家亡的痛苦。他在南宋都城临安回想起昔日在洛阳与友人诗酒交游的情景,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上阕回忆当年良朋会集的豪情雅兴,下阕抒写饱经丧乱后的感伤消沉。

全篇用笔极精练,妙在化实为虚,意在言外。"二十年如一梦"上承"忆昔",俯注"一梦",表达出豪酣向怅慢的转化。结尾三句,把国家兴亡和人生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进一步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

这种看破世情、回避现实的消极态度和感慨,从侧面显示诗人对现实的极度不满。上下阕的今昔对比,让人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深远绵长。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其"清婉奇丽"。

这首词上阕以回忆昔日盛景为主,下阕则着重抒发今昔之感和历史兴亡的感慨。词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今昔对比,将个人的身世之感与历史的兴亡之叹融合在一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5、最哀婉的《临江仙》: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李清照

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

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赏析:

这是宋代李清照写的一首词,此词用梅花暗喻自己,表现出闺人幽独的离思与韶华易逝的怅惘。全词语言通俗,风格雅致。

李清照南渡三年后,写下此词。词人闭门幽居,思念亲人,自怜身世;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目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此词不单是作者个人的悲叹,而且道出了成千上万想望恢复中原的人之心情。

“谁怜”二字,表明词人身处异乡,孤身一人,无人可诉。而一个“更”字,道出了词人的心境日渐一日的悲凄。

6、最快意的《临江仙》:

侯蒙在《全宋词》里仅有一首临江仙传世。

《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

如今方表名踪。

无端良匠画形容。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

只疑远赴蟾宫。

雨馀时候夕阳红。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简析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开头以戏谑的口气,道出自己“被遇”之事。“未遇”,即未得到赏识,这是他目前的状态。因为“未遇”,故他的言行举止(“行藏”)总不能让人信服(“谁肯信”)。直到今天,他的“名踪”才被迫显露出来,因为不知哪个“良匠”,把他的形容画到了风筝上,让他正好凭借风的力量,飞到了高空。这种“表名踪”的方法,本是无良画工对他的一种嘲讽,但作者泰然处之,干脆顺水推舟,“感谢”画工煞费苦心,让他得以在众人面前显露自己。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句,状眼前之事,同时也讽刺了社会上那些攀附权贵向上爬的势利小人。

过片承上,继续写自己在风中的感受。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我飞上高空,在风的吹拂下,身体逐渐平稳,只觉得要飞到月宫去了。“吹嘘”一词,带贬义,一则暗合眼下之事,表示自己飞升,全靠众人“吹捧”;二则借以讥讽那些小人,妄想依靠权贵的“吹嘘”,来达到蟾宫折桂的目的。

“雨馀时候夕阳红”,写眼前之景,暗示出自己历经风雨,得见光明的愉悦心情,同时,也饱含讽刺:那些势利小人,以为社会地位巩固后,前途便一片光明,殊不知已是“夕阳”残景,人生末路。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我在青天逍遥,而你们只能站在地上,仰望着我。一方面表现作者心怀壮志,终会成为人上之人的理想,另一方面又讽刺了小人得势的丑恶嘴脸。

总之,这首词读下来有点“精神分裂”的感觉,但又不得不让人叹一句“妙啊”。一首词中,有三种意蕴:不离眼前之景,当下之事;又不忘托物言志,吐露心迹;还要暗讽社会风气。最重要的是,把这三种意蕴不露痕迹地完美融合在一首词中,绝啊!

7、最浪漫的《临江仙》:

《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

【宋】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

春风上国繁华。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岐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

楼高不见君家。

孤城寒日等闲斜。

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赏析:

此词写夏日傍晚,阵雨已过、月亮升起后楼外楼内的景象。

柳在何处,然而无论远近,雷则来自柳的那一边,雷为柳隔音量减小,曰“轻雷”,隐隐隆隆之致,异于当头霹雳。雷在柳外,而雨到池中池水雨水难分彼此。奇在雨声之外,又有荷声。又着“碎”字,盖为轻雷疏雨,雨本一阵,而因荷承,声声清晰。

断虹一弯,忽现云际,则晚睛之雨本不猛,旋即放晴故日“小楼西角断虹明”美,无以复加处又加一重至美。又只下一“明”字,而断虹之美,斜阳之美,雨后晚睛的碧空如洗之美,被此一“明”字写尽,因为它表现了极其丰富的光线、色彩、时间境界深远。

其人独倚画阑,领此极美的境界,久不曾离去,一直到天边又见了一钩新月,宛宛而现。“月华生”三字,继“断虹明”三字,美上增美,其笔致温丽明妙,匪夷所思。

下阕写到阑干罢倚,人归帘下,夜深。凉波比簟纹,妙极,

写透静处生凉之境。水晶枕,加倍渲染画栋玉钩,是以精美华丽之物写理想的人间境界。而结以钗横,则写出夏夜人不寐的情状。

词的上阕写室外景色,轻雷疏雨,小楼彩虹,雨后晚睛,新月,结尾两句是人物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引人遐想,艳而不俗。

2 阅读:152
评论列表
  • 2025-01-21 16:54

    杨升庵的虽然是沾了三国演义的光,但第一仍然完全没问题,但苏东坡的另外两首也很好,除非是一人只能一首的规则,否则完全可以入选前五。

  • 2024-12-29 03:52

    [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