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文学】儿童节来了,看一看古诗中童趣很有意思

讯二点文化 2024-05-31 07:26:59

儿童节来了,看一看古诗中的童趣很有意思

文/墨 扬

童年是创造童趣最丰美的渊薮。中国历代文人墨客以童年为主题,以诗词为范式,围绕童趣发微,酿出了若干鲜活生动令人回味的佳作。儿童节来了,怀一颗童心唱古诗,回望自己那永远回不去的童年时光,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

儿童的最大特点是好奇,感觉什么都有趣儿。宋人杨万里在《闲居初夏午睡起》中,写了几个小顽童中午不睡觉在玩捉柳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唐代施肩吾在《幼女词》中,写了其小女儿模仿着大人的样子“拜新月”:“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元末明初文学家邵亨贞在《贞溪初夏》中写了身边儿童手拿萍叶引逗小鹅:“沙上儿童临水立,戏将萍叶饲新鹅。”这等具有强烈画面感的童趣,在没有照像机、手机的年代能够得以流传迄今,真要感谢诗人发现美的眼睛和妙笔速写的语言张力。

小孩子最喜欢凑热闹,村居有群体性活动,抑或家中来了客人,往往都会成为孩子分外高兴之事。“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童斗草来。”(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看,喝高了的大人们被歪歪斜斜地扶回家,而娃娃们却在那儿不消停地玩着斗草游戏。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崔道融.《溪居即事》)瞧,这位正在玩耍的小童,看到有船进湾,以为有客人来了,急忙跑去打开柴门迎客。见并没有人来,又悄悄地关上了柴门。此处无声胜有声,不禁令人哑然失笑。

牧童、蓑衣、短笛,曾经是几千年来田园生活的标配,自然也是表现童心童趣的要素。

唐朝诗人吕岩有首《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在诗人的笔下,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这等细腻的笔触,构勒了一组富有童趣的牧归图。

宋代诗人贺铸有首《茅塘马上》:“壮图忽忽负当年,回羡农儿过我贤。水落陂塘秋日薄,仰眠牛背看青天。”作者以饱经沧桑的体验,诉说着岁月杀猪刀渐渐将当年的雄心壮志刮灭,不禁对牧童产生出一种羡慕之情:看呐,在秋日落山的池塘边,那牧童正横躺在牛背上看着青天。这等悠然自得,这般无忧无虑,怎能不让苦恼于尘世纷争的人为之眼热?!

放风筝是孩子们最喜爱的玩乐活动之一,也是孩子渴望飞翔、放飞梦想的最好表达方式。于是,在古代的“风筝诗”中,孩子多是主角,那种天真烂漫的风采,那种天马行空的童趣,令大人们羡慕不已。

南宋诗人陆游曾写过一首《观村童戏溪上》,专门描写儿童骑竹马、放风筝的场景,其中有句,生动描出儿童稚幼无邪的动作与昂奋向上的心情:“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明代大文人徐渭,创作了大量的《风鸢图》并题诗,其中一首为:“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他通过对孩子放风筝的描述,把未来的希望和寄托倾注于儿童身上,也表达了对培育人才的感慨。

说风筝诗,不能不提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以诱人的“二月天”入景,以“放纸鸢”入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知成了多少人少时春天的故事,以至今天仍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

人最怀念的,永远是小时候。然而,久违了的童趣,却在这儿童节悄然而至的时段,从品赏古诗中再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袁枚.《所见》)这个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本来是唱着歌儿来着,当听到树上有蝉在鸣唱却突然噤声,屏住气息、蹑手蹑脚向前靠近,恨不得一把将正在起劲鼓噪的鸣蝉捉到手中。

这一令人如在眼前的描述,没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是断然写不出这般灵动的。细想一下,诗人所描,其实就有你我他小时候的影子。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