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中国人口,二连降了!

城市财经 2024-01-17 11:23:40
作者:余飞01 | 人口继续负增长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全年各项经济、人口数据。

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比上年增长5.2%。成功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全年5%左右的增速目标。

不过,我最关心的还是牵扯经济、楼市的人口数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23年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

这意味着,人口通缩速度正在加快。2022年,全国人口首次转向,减少了85万人。去年又减少了208万人。

人口减少的直接原因,是新生儿人口持续下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新生儿人口902万人,继续低于死亡人口。去年全国死亡人口1110万人。

数据:国家统计局

902万人,比之前市场预期得要好很多。之前,机构预测2023年出生人口可能会跌破800万人。

虽然好于预期,但跌势根本也收不住。902万出生人口,已经7连降,相比于2016年的高点,减少了883万人,跌幅49.5%,妥妥腰斩。

那么关键问题来了,又是什么导致出生人口七连降?

要知道,2016年出生人口高点正好是全面放开二胎的时候,之后又开始鼓励三胎。以此来看,放开生育,对于人口趋势的改变,没有产生一点涟漪。

影响人口出生的根本因素,是教育、住房和医疗三座大山。

02 | 三座大山的改变人口走向

对于日本、欧洲、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富裕地区来说,不愿生的原因,主要是年轻人更加追求自由、追求精神生活,这是文明发展的必然。

然而,对于我们这个尚未富裕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上流阶层的生育低欲望,理由与富裕地区雷同,但绝大多数普通民众来说,根由是三座大山。

这三个压力不减轻,人口形势不会改变。

育娲人口披露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的平均养娃到18岁的成本是人均GDP的6.9倍,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韩国。

这意味着,中国的人均养娃成本可能不是最大,但压力绝对是全球前列,毕竟韩国虽然成本最大,但收入比我们高很多。

分省市来看,养娃压力最大的是甘肃,养大一个娃到17岁,需要耗费一个家庭16.2年收入,相当于每年的家庭收入都投入到孩子身上了。

数据:育娲人口、国家统计局

三座大山,让年轻人对结婚和生育望而却步。结不起婚生不起娃,是导致结婚率与出生率下降的根本原因。

过去几年,各省市也出台了一些鼓励生育的措施,如生育补贴、生育假之类,但都是隔靴搔痒。

这些不是依靠一些补贴甜头,就能够四两拨千斤。

所以说,人口形势很难扭转,新生儿数量还会继续下滑。想要延缓趋势,必须从三座大山出手。

好在,国家已经出手了。去年8月份本号就写过一篇《搬走三座大山,开始!》(点击可查看),详细介绍了这事。

教育减负方面:

为了给教育减负,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

要求从政治高度来认识和对待,从体制机制入手深化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文件发布后,教育局立刻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

大幅压减考试次数、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层层压实督导责任。

自此一场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整顿,拉开了帷幕,哪怕在就业压力超大的现在,也没有丝毫松懈。

校外培训机构抓住了中国父母对待孩子教育问题重视的鸡娃心理,大肆宣传课外培训的重要性,导致如今学上校外培训变成了一种社会风气,不培训反倒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结果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身心俱疲,费神费力费票子。学生没有了闲暇时间,父母还得承担起辅导孩子作业的重任。

花了钱不说,学生的成绩可能有所提升,但都在培训的背景下,只是拉高了录取分数线,并没有改变学生的录取比例,只是让校外培训机构赚得盆满钵满而已。

医疗减负方面:

去年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医疗反腐行动。

根据机构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到7月31日,19个省和直辖市总共有156位院长落马,数量已经远超往年院长被查数量,其中地市级及以上医院院长数量为95,占比60.9%,而县级医院院长共有61位,占比39.1%。

对医疗的反腐,反的是什么?一个是回扣,另一个是行贿。尤其是第一个。

所谓的回扣,就是医疗器械、药品、医院耗材等生产商,向医院关键岗位人员行贿,以确保自家产品被采购、被高价采购。

所谓的受贿,病人向主治医生、麻醉师等关键人员行贿,以保证自己在治疗中获得优良服务,不被歧视。

这两件事情,在各行各业中基本都存在,但在医疗行业中,更甚,特别是回扣。

原本就昂贵的医疗器械和药材,在采购人员与销售人员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之下,为了回扣,硬生生将成本翻倍乃至数倍。

最终这些成本,都将由病人买单。

看病贵,已经让很多人对医院望而却步。救死扶伤,本来是医院的天职,也是医院存在的意义,但现在很多医院却将病人当做了韭菜,恨不得连根割,吃人不吐骨头。

民众自我揶揄,小病不用去医院,大病去医院也没用。

面对看病难,去年以来中央展开了历史上力度最强、范围最广的医疗反腐行动。腐败是很多行业的毒瘤,必须摘除,特别是在关乎生命的医疗行业。

这场反腐行动的最终目的,不仅是整肃医疗行业,更重要的点在于,降低民众的看病成本,让看病不再困难。

住房减负方面:

动作很多。主要有两个大动作:

一方面,前期压住房价上涨势头,后期让房价缓慢下跌。

很多人看到这两年不断放松调控,疯狂救市,以为又是要重启楼市。

其实,透过现象看本质,真不是那么回事。房地产对经济的作用依旧重要,所以疯狂救市,只是不想让房地产过度拖累经济复苏而已。

但这并不是要重启楼市,只是维持不破,不让下跌过快而已。这一点,可以从过去两年的救市措施中看到。

过去两年的救市措施,有一个明显特点。力度不大,而且都是挤牙膏式的操作。

如果想要扭转局面,全面放开限购,定然可以,但始终没有。

从这里可以看出,官方只是想要维持降而不破的局面。压力大了,就松一点,再大了,就再松一点,一点一点挤牙膏。

官方似乎并没有想着让房价转向,而只是想着让房价跌得慢一些,以时间换空间,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

这与去年底两场重量级会议中提到的“先立后破”思路契合。

立是目的,破也是目的,但得先立,然后才能破。或者说,没有立起来之前,不能破。

这里的破,主要是破除三点:1、破除房地产驱动经济发展的模式;2、破除中央和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3、破除高房价的隐忧。

降而不破,这才是官方对待楼市的终极态度。

另一方面,推出了二次房改。

去年8月份国务院审议通了《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14号文件),拉开了中国二次房改大幕。

14号文件的到来,宣示着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再次进入双轨制时代,也即商品房和保障房并行的时代。

为何要大搞保障房建设?14号文件明确提出建设保障房的两大目标:

一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让工薪收入群体逐步实现居者有其屋,消除买不起商品住房的焦虑,放开手脚为美好生活奋斗”;

二是推动建立房地产业转型发展新模式,让商品住房回归商品属性,满足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这两段表态意味着未来中国大多数城市可能会走向新加坡模式,给未来的房地产划定两个圈子,一个商品房圈子,一个保障房圈子。

保障房保障买不起商品房人居住,商品房则让有钱人去玩,当然也要以稳定为基调。

03 | 人口持续减少会带来什么影响

人口减少带来的影响有很多。

第一,提高老龄化率。

统计年鉴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达到2097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4.9%。

按照国际划分标准,我们已经进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距离超老龄化社会已经不远了。

第二,减少劳动力人口,施压经济增长。

2022年劳动力人口为96289万人,较2013年最高峰101041万人减少4752万人,减少幅度4.7%。

劳动力人口下降是新生儿下降与老龄化加剧夹击的结果。

劳动力人口减少,必然会影响经济增长压力。

有人说,美日欧人口也少,照样是发达国家,我们人口减少为何会影响经济?

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是金融资本强国、科技强国,人家的GDP主要是金融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支撑。

我们中国是产业资本大国、制造业大国,人口是我们的优势。当人口转向之下,我们的优势便不再。

第三,冲击教育系统。

我们正在走日韩的老路。

日本、韩国因为出生人口不断创历史新低,大量幼儿园中小学关闭,而且大学也开始关闭。

韩国方面,1982年至2021年,韩国已有3800多所小学和初高中学校关闭。

日本方面,日本政府数据显示,日本每年约有450所学校关闭,从2002年至2020年,近9000所学校永久关闭。

大学方面,日本去年已经关闭了12所大学。未来将有200所大学关闭。

韩国方面,韩国的研究机构也预测,未来380余所存量高校将减少一半左右。

中国方面,这些年随着出生人口不断减少,对教育系统的冲击已经开始显现。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共有幼儿园28.92万所,比上年减少5610所,下降1.90%。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627.55万人,比上年减少177.66万人,下降3.70%。

幼儿园数量是过去多年来首次出现减少。更为关键的是,幼儿园人数去年减少了177.66万人。

小学数量过去二十多年,因为城镇化导致农村大量小学关闭、合并,总数一直在减少。

数据:教育部

但2021年的情形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不但小学数量在减少,招生数量、在校生数量也在同时减少,这是之前没有出现过的。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小学阶段招生1701.39万人,比上年减少81.19万人,下降4.55%;在校生1.07亿人,比上年减少47.88万人,下降0.44%

这意味着,接下来小学关停速度会提速,进入一个新阶段。

幼儿园与小学关停,只是新生儿人数下滑带来的第一波影响,第二波影响将会随着时间推移,进入初中、高中乃至大学。

之前本号就计算过,新生儿下滑对高中的影响,将会出现在2034年。

2023年全国高考人数创新高,达到了1291万人。

数据:教育部

2023年参加高考的人对应的是2005年左右出生的人数。

从上面的出生人数数据图可以看到,2005年全国新生儿人口1617万人,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数字,之后出生人口略有下降,跌破了1600万,到2012年才再度超越2005年,2016年创下过去二十年新高。

因此从出生人数来看,未来高考人数还会继续刷新天际线,预计到2034年达到顶峰,此后随着2016年之后新生人口数量不断下滑而转向。

第四,冲击学区房。

过去两年,在教育轮岗制度威慑之下,叠加出生人口持续减少,学区房的需求也炒作陷入了低迷。

造成顶流城市的顶流学区房价格纷纷跳水。

深圳方面,重点学区房的价格已经跌去了四分之一。

乐有家数据显示,2023年重点学区楼盘整体成交价格从高点时期的9.35万/平方米跌至如今的6.85万/平方米,跌幅26.7%。

市六大名校片区均价从132490元/平方米,跌至100741元/平方米,下跌了24%。而且跌势依旧,很快会整体跌破10万+。

上海方面,去年6月份每日经济新闻就披露上海的几个顶流学区房,如浦东新区顶流学校明珠小学的“老破小”朱家滩小区、凭借“福外+建西”双学区成为顶流学校的梅园片区,几个均出现了大跳水。

广州方面,老城区越秀的部分重点学区房,跌幅最大的超过30%。45个楼盘中33个在下跌,其中14个小区跌幅超过10%。

此外广州房价天花板天河区,统计的45个小区三分之二在下跌,18个小区跌幅超过10%。跌幅最大的超过了25%。

北京方面,过去两三年,北京高价学区房跳水的消息时常见诸于报端。

财联社披露,现在德胜区大部分挂牌房源都降了最少四五十万元,是近几年来的低点。

厦门、杭州、南京、苏州、武汉等,无不如此。

孩子数量不断减少,对学区的需求不断下滑,顶级学区房的支撑力量晃动,高价便难以坚守,最关键的是,而这个利空,会随着时间推移,持续发挥作用。

96 阅读:69193
评论列表
  • 2024-01-17 15:09

    居然还有900万,还有下降空间

    用户10xxx76 回复:
    “还有下降空间”,这句说的专业[点赞]
    星空依旧 回复:
    你应该说零出生才符合你心理预期
  • 2024-01-17 15:33

    统计数据还有人信吗?自己的生活什么样,自己心里没数吗

    小哥哥 回复:
    这有啥,不生孩子的是我们这些高不高低不低的。生孩子还是有的,有钱人和穷人都还在生[笑着哭]
    云里雾里 回复:
    农民工工资本来就不低啊小工150-200,大工200-300,不过是房地产不景气了钱拿的少或者慢了。
  • 狮王 112
    2024-01-17 13:28

    2022年人口减少85万,2023年人口减少208万。趋势不可逆转

    改个网名 回复:
    原来你就是去年十一月那批
    用户11xxx37 回复:
    2024年是龙年,出生人口将达到1个亿的龙宝宝
  • 2024-01-17 16:39

    中国目前最不缺的就是人,缺的是能带领行业发展进步的大牛。看看医院招聘竞争比例就知道了,按照比例,十几个硕士竞争一个岗位名额,妥妥的人力资源过剩,解决过剩的关键是增大用量和质量,需要关键人物引领行业进步,加大增量才够这么多人分

    用户10xxx59 回复: 用户16xxx74
    你这是没用发展的眼光看生产力,机器人越来越智能,一线岗位简单重复劳动在不断被取代,人少效率不小。
    用户16xxx74 回复:
    国家大事不用你操心,你说的这些决策层比你懂,关心关心自己吧,光喊着减人口,人口少了,到你退休的时候养老金都发不起了
  • 2024-01-17 14:47

    再少一点我们的劳动力就值钱些了。

    用户10xxx75 回复:
    关键是那个时候你已经变成了社会的负担。
    TOT 回复:
    确实,人多就抢活干,不干又没吃饭,干了就压低工钱,压低了还特么有人抢,[笑着哭]
  • 2024-01-17 15:50

    医院修那么漂亮,是要钱的;学校读书九年义务教育,也是要钱的;房子价格居高不下,银行利息还是要钱的[笑着哭]

    JACK 回复:
    香港人均工资多少,房价多少
    只是还好、 回复:
    普通人都不容易,当然你要说县里或是4 5线城市那就不好说了
  • 2024-01-17 15:39

    事实降的更多,[呲牙笑]

  • 2024-01-17 18:33

    其实阻碍人口发展的最大问题是收入,收入少了,不敢结婚,怕养不起!收入少了不敢生育,怕养不起!现在的网络发达,年轻人都知道,要买房,要买车,要彩礼,要结婚,要养家,要养娃,还要养老,这些不都是钱的问题吗?不信你可以查,现在养二胎三胎的不是最富有不差钱的,就是最穷地方最无畏的,当然我说的是大多数,仅代表个人看法,勿喷谢谢😊

    五点半 回复:
    最大的问题不是收入问题,而是收入不平均问题。
    海星 回复:
    完全是想象,没有数据支撑,你周围有几个明确说因为收入少就不结婚、不生孩子的?非常非常少
  • 2024-01-17 14:45

    这是认真的吗?16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6481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29697万人,那么剩下的人应该是14岁以下的。按照总人数减去15岁以上的,2009年以后出生的人应该是24789万。但这15年来每年公布的出生人口加起来只有22155万。不知道从哪多出来了2634万儿童?谁能解释一下呢?如果怀疑我说的,你们可以查一下资料

    Du 回复:
    弱弱的问一下,是不是还有15岁的[汗]
    只是还好、 回复:
    6 7 80后人口是最多的吧,等他们步入老年了 劳动力就不够用了
  • 2024-01-17 17:16

    生娃一人痛,养娃一家痛!娃长大了也要体验这种痛,俗语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痛不欲生了,就别再祸害娃了!

  • 2024-01-17 15:44

    教育减负只减掉了社会教培机构,富人的孩子照样可以凭借资源进行“一对一”培训,穷人的孩子依旧什么也没有。教育两级分化更严重。

    用户94xxx81 回复:
    纠结这些没用的干嘛,永远都不会公平的。你累不累[呲牙笑]
    馋疾人 回复:
    就该放开教培机构,大力发展教培,把教培价格打下来,让穷人也能享受优质教培,而不是让教培变成富人的专属工具。 这就好比是富人和穷人赛跑,富人买跑车,穷人买86,技术好的穷人,还能追一下富人。现在说不许开车了,除非开豪车。穷人只能用双腿跑,而富人开着各种豪车狂飙。这是公平?你能去打掉大街上的教培,你能去富豪家里打击家教吗?所以,取缔教培根本不是为了穷人减负,而是为了富人永远把持优质教育,以后能上优质大学的穷人肯定越来越少。
  • 2024-01-17 16:22

    这个数据不可靠,有水份。去年结婚人数700万对,离婚人数400万对,出生人口能达到900万吗?骗鬼!还有死亡人数也不对。

    JACK 回复:
    合着老用户是不能生育的咯
    用户13xxx92 回复:
    就是因为有你这样义务教育没完成的网友,才把网络环境搞得一塌糊涂
  • 2024-01-17 16:04

    记得以前看过美国人写的一本书,书名忘了,里面有一句话,当中国大量农村人口住高楼时就是中国人口下降时候!

  • 2024-01-17 22:55

    发展进步太快,太卷了,自己都卷个半死,回村里种地的机会都没有,娃多了更加难。真怀念那个80—90年代,欣欣向荣,人情、科技、环境还是相对平衡的时代。

    红尘^万^丈 回复:
    你也可以不卷,以前吃饱就行
  • 2024-01-17 15:37

    现在别扯生娃了,结婚的都少了。太穷的结不起婚能理解,问题是很多小康的都不结婚了。

    拥抱过往 回复:
    胡说八道
    huos520 回复: 拥抱过往
    你查查90后有%几结婚了 截止2022年年底,我国适龄单身男女人数已经超过2.4亿。截至2023年12月7日根据《中国婚姻家庭报告2023版》发布,2023年结婚登记对数下降到763.6万对,连续八年下降,2023年2月20日统计九零后结婚率不到20%
  • 2024-01-17 16:59

    房价.医疗.996!就是我们不生孩子的直接原因,狗屁专家不要分析丫

    周立鑫 回复:
    别扯教育,教育成本不会影响一胎
    斧头帮小虾米 回复: 周立鑫
    最大的开销就是教育其次是医疗,房价反而是最低的,如果房价持续上涨反而是正资产
  • 2024-01-17 15:22

    中国人口负增长将延续到2040年,至大多数房奴还完房贷,出生人数才有机会止跌。

    凤凰 回复:
    不可能,人们已经习惯了一种生活方式,不可能在改变了,低欲望社会不只是在日本,中国现在也是
    一起看海 回复:
    还完房贷都不会止跌的,人过到一定岁数就会反思来到这世上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每天996将自己孩子养大然后孩子996养大孙子?[笑着哭]你觉得自己能逆袭的机会有多大?
  • 2024-01-17 17:43

    902万?哪里冒出来多了100多万

  • 2024-01-17 16:35

    一个普通的深圳幼儿园,一学期学费8000多,不知道教育减负减在哪里![得瑟][得瑟]

    禹365 回复:
    你上的私立的吧,上海公立幼儿园一个月也就五百左右,主要是餐费,私立的从一千到几万每月的都有
    一起看海 回复:
    一个学期你在深圳应该不算贵了吧,我这冲大头鬼的江门一个普通幼儿园一个学期都5,6千了,普遍工资就4.5千,房价100万!!!
  • 2024-01-17 15:47

    人少到一定程度一切都解决了

  • 2024-01-17 17:41

    资本家的997奋斗精神压缩了生育时间,白加黑五加二彻底颠覆了生育规律。但我们到底要有一个什么规模的人口都不清楚还谈什么计划生育!!!!

  • 2024-01-17 15:25

    90年代单门独院哪去了?

  • 2024-01-17 16:59

    本来还想生,看看自己一无所有,算了,到时自己一辈子压力大,做牛做马不说,生下来孩子还要跟自己一样做牛做马的,还是留给那些有钱人生吧,自己就别造孽了[抠鼻]

  • 2024-01-17 18:43

    继续加油,还是人太多了

  • 2024-01-17 19:10

    基本上发达国家都会出现人口增长减少的问题,没什么奇怪的。生活好了,就希望痛快的享受,不愿受家庭的拖累,这就是新生代的生活观,所以结婚的少了,生小孩的少了。

    用户11xxx04 回复:
    你说的是发达国家,我们是发展中国家
  • 2024-01-17 17:28

    人口减少是好事,不争不抢资源优化。

  • 2024-01-17 15:44

    人多太卷,少点不用那么卷

  • 确实 10
    2024-01-17 15:53

    再少点更好

  • 2024-01-17 18:11

    关键不是不限购,而恰恰是应该要限购。未领取结婚证的,不准购房。而领取了结婚证的,可最多购买两套房,且房价必须打下来,让年轻人买得起。否则,后年出生率将持续下跌[点赞]不信就试试

    肿足骑士 回复: 斧头帮小虾米
    为了房子奋斗半生真是好理由。
    斧头帮小虾米 回复:
    难道出生就要有大别墅吃穿不愁?什么样的家庭就该有什么样的觉悟,家庭条件差就应该努力奋斗通过自己的双手拼出自己的生活,一百万首付不过30多,俩人一起最多也就五年内肯定能攒出来,贷70月供3000出头,30以内谁都不用靠完全可以自己买得起房子,北上广深杭房价确实是高毋庸置疑,但二三线城市已经便宜的白菜价了即使再便宜一半五六十万还是有嫌贵的买不起的
  • 2024-01-17 15:16

    这才叫人话!

  • 2024-01-17 16:34

    少一点人好,你看现在什么都要排队,什么都堵,就业也难挣钱更难,如果我们最多也只有两三亿人,是不是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笑着哭][笑着哭]

    可以点赞别回复 回复:
    不是人多,是分部不均[得瑟]最大的三个省占了中国的1/3人口数1/14[笑着哭]
  • 2024-01-17 20:58

    人口减少对未来是好事 人少就会有获得更多的公共资源加油

  • 2024-01-17 15:33

    正常[抠鼻]

  • 2024-01-17 17:06

    为什么疫情过后看病涨价这么高,疫情前去诊所看病一次才几十块钱,疫情后两三百块钱一次每家都一样,社区诊所便宜点也要100+原来都是诊所便宜点。搞不懂为什么啦。

  • 2024-01-17 16:07

    文章用心了

  • 2024-01-17 20:44

    少生一些,人均收入会又上一个台阶

  • 2024-01-17 17:32

    公立幼儿园可以普及,收费跟小学一样,不用去抽学位,争学位就可以考虑一下。

  • 2024-01-18 01:24

    改来改去没有改到重点,教育真正的罪魁祸首就是学生的营养餐费和课外服务费,高中学校的补课费,校外的制止了,学校更加的猖狂,普通初中补课费一学期1千多,高中每学期补课费就是2千多,尤其是餐费太离谱,家里要起锅做饭,还得要人照顾孩子起居,学生还要到学校单独吃饭,这样造成资源浪费,对一家人来说一个孩子的饮食基本可以一笔带过,根本不用出几百块钱交到学校,而这几百块钱就是农村家庭一个月的收入

  • 2024-01-17 22:01

    现在医院是药钱的问题么,我就一发烧去医院,感觉最管用的就是价值三块五的退烧针,退烧针打完了,然后就是两百多的检查费,完了开了一百多的药吃了两次,就没吃了剩一大堆

  • 2024-01-17 16:45

    没有高福利就不会有高出生率

    一路前行 回复:
    你是一点脑子都没有啊,和福利有毛的关系。印度福利好么?50年前的中国福利好么?
  • 2024-01-18 08:11

    长年累月工厂上班的人,提前老年化了咋不说?

  • 2024-01-17 18:19

    正常家庭已生两男或一男一女都不会考虑再生,两个女孩第三胎无论男女都不会考虑再生。

  • 2024-01-17 22:11

    现在到处都是在建的医院或者新增的各种医院,这些都是为了我们老百姓好,因为医院多了,就解决了看病难,挂号难等问题

  • 2024-01-17 20:08

    很正常,出生率最高的那批人现在都步入暮年了,我父辈兄弟姐妹都是五六个,现在走了两三个了。

  • 2024-01-17 22:18

    不结婚的和没有正当理由不生小孩的,课以重税,同时把收取的税补贴给生小孩的家庭。

    惑惑的鱼 回复:
    不结婚不买房低欲望,每个月600就够了。每个月上三天班就差不多了
  • 2024-01-17 22:05

    大家看看谁最关心人口下降,谁最操心人口下降,是这些小编们,他们关心是为了写出文章,挣口饭吃,至今为止,没看见哪个管用的人为了这个茶饭不思

  • 2024-01-17 22:01

    结果没什么吊用

  • 2024-01-17 21:26

    后面十连降,因为建国初期那批人老了。

  • 2024-01-18 09:52

    这有什么奇怪的?70后和80后是人口系数较大,70后基本停生。

  • 2024-01-18 10:16

    涨工资啊,什么时候一个男人打工就可以养活一家三口就可以了!绝对生!

    爱缘 回复:
    不买房不买车一直都可以
  • 2024-01-18 09:24

    只能交给老马,麻花腾了,老张,强哥等等

  • 2024-01-17 17:02

    一年生一个以色列可以了 这就不少了

  • 2024-01-18 09:00

    房地产占生产总值的10%左右,目前房地产行业基本上腰斩甚至更多,那就说白了房地产行业会对经济造成至少负5%的不利影响,就这统计增长率竟然还有5.2%的一个增长,呵呵,那就是说如果房地产正常发展,今年增长率会破十,糊弄鬼呢,你咋不直接统计增长率52%呢,玩呢

  • 2024-01-17 18:06

    才开始,会降10年左右,降到500万左右![呲牙笑]

    JACK 回复:
    往后生育主力是00后,这批人大多都有房子继承不缺物质基础,顶多就是婚育观念改变些,新生人口会平稳下来的
  • 9423 4
    2024-01-18 01:32

    建档是788w胎,统计婴儿数目902w,正常来说双胞胎占比最多10,也就是855w,这次902w婴儿双胞胎占比到了%15[哭笑不得][哭笑不得]

  • 2024-01-18 10:18

    我觉得是好事,人力资源更有价值,教育医疗资源更加丰富,人工智能和工业自动化领域将有更大发展。

  • 2024-01-17 17:14

    900万,太多了

  • 2024-01-17 16:39

    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大家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思想也都更开放和自由了,想的更明白,想要的也更多,农村正常情况就没有不结婚不生的,城市里小资青年自由惯了,他们什么都有,但就是不愿意被什么束缚。杞人忧天个屁哦。

  • 2024-01-17 22:01

    死结,资源太少人口太多。地球太小,人口太多。只有开发新星球才能从根源解决问题。

  • 2024-01-18 08:55

    过一天少两半晌,别想那么多。管不了那么多。前两年就发现了

  • 2024-01-18 08:30

    不可信

  • 2024-01-18 08:47

    一年才减少200万,一百年才俩亿而已[笑着哭]

  • 2024-01-17 15:55

    计划生育初见成效,不错,请保持

  • 2024-01-17 19:08

    生孩子的前提是男欢女爱,现在女的太物质,男的又太穷,可不就人口越来越少,离婚越来越多!离过婚的我,深有体会,还是一个人舒服[呲牙笑]

  • 2024-01-17 17:01

    约3000个县级行政区,平均每个县级地方新生3000个孩子。69万个村级单位,平均每年新生15个,每月1个

  • 2024-01-17 23:31

    3.5k/月的幼儿园,一年就得花多少?学期房200w+,统计的数据够毛毛[笑着哭]

  • 2024-01-17 23:01

    [呲牙笑]不结婚,因为后面的路非常难走,他人疯狂,我独醒,你们赶紧结婚生子吧,我看看就好,若干年后见分晓。

  • 2024-01-17 20:07

    会降到六七亿

  • 2024-01-18 11:02

    穷富不过三代,这句话要改了[笑着哭]

  • 2024-01-17 19:05

    又想着新生儿增多,又想着大学生少点[笑着哭][笑着哭]

  • 2024-01-18 07:35

    校外培训毫无改观,法律规定的不彻底,预留了后门,所有培训机构都走了后门,即以非学科之名从补课之实。高中补课更是毫无限制,完全开放。

  • 2024-01-17 23:32

    说到 做到

  • 2024-01-17 20:49

  • aya 3
    2024-01-18 01:38

    还是生的太多,这一年都快1千万了。

  • 2024-01-18 01:55

    那很恭喜啊[笑着哭][得瑟][大笑]

  • 2024-01-18 09:42

    确实不想要孩子,压力太大了!

  • 2024-01-17 19:03

    西方分析的是数据 也是弱点 研究怎么拿捏老百姓 想让你生的时候稍微调整下数据就是了 不想生的时候也是调下数据 总体下来和游戏补丁一样 区别就是补丁是一刀切 这个是缓慢进行

  • 2024-01-17 22:19

    国家应该规定彩礼必须取消,结婚买房子买车加所有费用必须一人出一半,要不不让结婚

  • 2024-01-17 23:08

    九百万,我不信,八百也到不了

  • 2024-01-18 08:23

    说不点子,现在年轻夫妻一般都是两个小孩,生育率下降,是因为很多人根本没结婚,哪来的生育率?男女不平衡,男多女少,现在哪个村子不是光棍一大把。

  • 2024-01-17 18:44

    作者数学不咋地,图表看不明白

  • 2024-01-17 21:42

    国家必须保证一个家庭俩人都有工作五险一金直到退休不然孩子真没法生

  • 2024-01-17 17:22

    就这么点事儿用得着这么长篇大论的分析吗

  • 2024-01-18 03:37

    控制房价不管用,一段时间里你有没实力和有没有房基本划等号。优秀年轻人大多已经购房,但被房贷压住了,如果把房贷给剔除,绝对能释放很大的生育力

  • 2024-01-17 20:28

    不是未来什么岗位都被机器代替了吗?人都没饭吃了,人口下降也正常

  • 2024-01-18 08:17

    如今的生活状况谁还想生!养不起啊!

  • 2024-01-17 16:48

    居然还有900多万新生儿,跟去年一样,说明有钱人还是占大多数啊

  • Timz 3
    2024-01-18 01:16

    只能说明,大家都不喜欢不接受现在的生活(生存)方式[裂开]

  • 2024-01-18 04:15

    阻碍最大的是自动车只能载一个小孩!阻碍三胎的是小汽车只能载四个人,而且小孩得用安全坐椅[笑着哭]

  • 2024-01-18 08:48

    身边一堆三十出头的光棍,我家里有房也不敢生

  • 2024-01-17 16:43

    把双国籍的在剔除掉,还要降1000万

  • 2024-01-18 07:29

    直播也是一个毒瘤,以后要变成全民直播带货?

  • 2024-01-17 16:00

    不是说好学生是学校培养的吗?!家里还要花这么多钱?![吃瓜]

  • 2024-01-18 09:19

    坐标安徽省舒城县,高中在县城陪读,房租生活费学费补课费等等三年花了我35个w,养一个孩子我感觉本科毕业最低也要70到80个w吧,生两个我感觉都是普通家庭的极限了[裂开]

  • 2024-01-17 15:44

    感觉也没少很多的样子一半都不到[静静吃瓜]

    hi 回复:
    你要看人口基数:14亿人口
  • 2024-01-17 21:31

    都是专家教授的功劳

  • 2024-01-17 23:53

    年初定总产值要增长5%,年底统计增长了5.2%,刚好超过[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 2024-01-17 23:14

    20年中国只有6个亿的人口

  • 2024-01-18 08:43

    好像各项政策在一线城市效果微乎甚微

  • 2024-01-18 10:31

    中国不是人口数量问题,是人口结构问题,未富先老才是要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