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主持过3届央视春晚,成名后遭排挤,为啥64岁仍未婚?

独翰林文学说 2024-11-07 04:36:49

2023年的春天,北京的夜风中飘散着淡淡的槐花香气。基金会办公室中,64岁的阚丽君正忙碌着审核新一期"艺教工程"的企划书本子。

《双鹤图》是她最新创作的作品,画卷细腻生动,散发出岁月沉淀之厚重气息。

助理满脸心疼地递给江默一杯热茶,关心地问:“您怎么还不休息啊?”

"关于孩子们的事情,怎么能说休息就休息呢。"阚丽君抬眼一笑,眼角的皱纹中充满了深深的温暖。

谁能想到,这个曾经光芒四射的央视春晚主持人,现在却过着简单又充实的生活?没有豪门婚姻,没有子女环绕膝,但她却活出了另一种精彩。

2020年疫情期间,她怀着对生命的热爱,创作并演唱了抗疫歌曲《一起去爱》,将对未来的向往和信心传唱至神州大地。她的闲暇时间都投入到国画创作中。

《红梅迎春图》《松鹤延年》《中华盛世吉祥图》等作品,都是她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敬仰的体现每一幅作品都饱含深情,真挚动人,展现了她深厚的艺术修养。

"我一点也不孤单。"阚丽君笑容满面地回答记者的提问,"孩子们的笑容总是在我的眼前浮现,他们的笑声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从万众瞩目的主持人到默默耕耘的公益人,阚丽君的转变让很多人感到惊讶。但,她的想法里——人生就应该随心而行。

无论是在工作餐还是在慰问山区,都是一样的愉快。

回首往事,年少时的傲气和执拗让她错失了许多良缘。然而,现在的她,内心充满了满足感。

是的,人生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在这个春天,64岁的阚丽君,正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现出一个未婚女性主持项目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她的故事可能为那些在人生道路上困惑徘徊的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生活智慧。

2013年,北京已经进入初冬。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的会长愁容满面地敲响了阚丽君家的门。那时的阚丽君,51岁,对这一次的见面毫无预知,尽管这次见面将彻底改变她的人生轨迹。

"基金会需要抵押物……"当老会长说出需要抵押物时,眼里充满了歉意。

阚丽君二话没说,便转身拿出了自己的房产证。然而,这一借,却牵出了一段意想不到的公益之路。

半个月后,老会长离世了,基金会群龙无首。账面上的钱不到1万元,十几名员工的工资都成了问题。于是,人们推举阚丽君接任会长,但是她却犹豫了。

“那边都没钱,别去了。”

“现在您的事业已经那么好了,为什么还给自己添麻烦呢?”

家人和朋友都劝她不要接这个棘手的任务。

然而,笃定坚韧的阚丽君还是接下了这个重任。2014年正月十五,这是她以侄女身份正式出任家族企业的日期。自那一刻起,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为了筹钱,曾经高傲的主持天后开始学会放下姿态。她真诚地走访了各个企业,详细介绍了基金会的项目,最终打动了一家企业,获得了1000万元的捐赠。

她每天都要工作15个小时,一连串的工作常态。她对章程进行了修改,完善了制度,理清了机构,并且邀请了50多位艺术家作为顾问。

随着"爱在人间春晚"、"爱·让我们回家"等公益活动的陆续开展和手绘活动的不断加入,基金会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2017年,她再次启动了"艺教工程",并与黑龙江卫视合作推出了《致敬英雄》节目。该节目一经播出便引发了轰动,并一路做到了第三季。

阚丽君坦然地享受着工作餐和山区慰问,每次慰问时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她都觉得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阚丽君多年来一直收到"年度公益人物"、"慈善楷模"等荣誉,可她最看重的还是看到自己帮助过的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谁说转身就是退缩?在阚丽君这里,转身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芳华绽放。从荧幕前的光芒万丈,到公益路上的默默耕耘,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生的意义,从来都不只有一种答案。

腊月的温情,春晚的繁华,瞬间涌入你的眼帘。荧幕背后那一颗颗寂寞的芳心,是否也曾让你沉思过?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话题。

1989年春节,当阚丽君站在央视春晚舞台的那一刻,她的光芒犹如万丈阳光,照亮了整个春晚。她知性优雅的形象,标准流畅的主持,使得她快速成为央视春晚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

连着三年的春晚主持,使阚丽君达到了事业的高峰。1997年,她又在天安门广场主持了香港回归的文艺演出。

当时的她,名气如日中天。

90年代初期,央视向阚丽君抛出了入驻的橄榄枝,然而阚丽君了解到进入央视后并不可以自由接拍影视作品,因此她选择留在了中国歌舞团。

这个决策令她保有了更多的自由,也成就了她在《艰难的诉讼》《恋爱季节》《轮回》《乱世黄金》等多部影视作品中的精彩演出。

就在事业最辉煌的阶段,30岁的阚丽君在感情上误入歧途,追求者众多,然而她的审美标准却相当高。

"你太挑剔了,我们看不下去了!"朋友们都觉得你这样不对。

阚丽君固执地认为她的条件非常优越,为什么要降低标准呢?于是,她对对方的身高、体重、外貌和家庭背景等进行了详细的盘查。

一次相亲中,对方挖了下鼻孔,她就直接pass掉了。

“我找男朋友就是为了过日子,不能接受他的缺陷。”她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

在她20岁的时候,她认为自己太年轻,想要的东西还有很多,没有必要过早的做出实际的选择。在25岁时,她感觉到自己还没有准备好,认为现在的时机还不成熟,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成长。

到了30岁,她依然坚持自己的标准,不愿意降低自己的要求,她认为降低标准就等于给未来制造痛苦。

遗憾的是,岁月无法等待。昔日巅峰之际,许多热情追求她的人都选择了各自的道路。阚丽君开始学会看淡一切:"有合适的就去恋爱结婚,若没有合适的,就无忧无虑地单身过一生吧。

现在回顾过去,阚丽君坦诚地承认自己当初过于挑剔,以致错失了许多美好的姻缘。她表示:“如果时光倒流,我会放低择偶的标准,拥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

她坦率的说出了真相。

有时候想想,也许正是阚丽君对完美的执着,让她在主持事业上达到了极致,却也在感情路上走了弯路。这也许就是人生吧,得到些什么,也总要失去些什么。

这位知名主持天后因为受到排挤而痛苦,她的作品需要650字才能描写出来。

1980年中秋节,首都体育馆灯光璀璨。21岁的阚丽君首次站上了"新星音乐会"的舞台,担任报幕员。没有人想到,这个来自东北的姑娘,会在这个晚上开启主持界的先河。

那时候并没有"主持人"这一概念,只有在节目开始、谁来表演和节目结束时念三句话的报幕员。然而,阚丽君突破了这一限制,她把音乐会的主题、歌手的背景、歌词的含义都结合在一起,用优美的语言娓娓道来。

尽管一炮而红,她背后的心酸却并未减少。在中国歌舞团,一些人对她这个 "地方支援中央" 的特招新人并没有好感。

"这太不专业了!"

"你听她的东北口音。"

“考虑让她回东北去吗?”

同事们的闲言碎语让阚丽君整晚睡不好觉。

但她并没有因此屈服,反而越战越勇。白天继续演出,晚上就捧着票子去看各种文艺演出;她还跟着北京广播学院的老师一起,刻苦训练普通话,一点点改掉东北腔。

她没想到成名后的日子会如此艰难。单位的大型演出总是与她无缘,甚至有一次有外单位想请她担任主持,结果被她拒绝了。

更让人心碎的是,有一次在人民大会堂的演出,她已经化好妆正要上台,却被临时换掉了。

阚丽君泪流满面地向领导询问原因,但却未得到任何解释。她明明没有伤害过任何人,为何会受到如此待遇?

但这个倔强的姑娘选择了用实力说话。她一个人为单位筹措了20多万演出经费,解决了80多名同事在云南演出的返程难题,以真诚和实力赢得了单位上上下下的认可。

如今回忆起那段岁月,阚丽君依然感慨万千。她相信正是那些困难和挑战让她拥有了过硬的主持技能和坚韧的性格。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她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被媒体誉为“中国第一位主持人”,这个称号见证了她对于主持人这一职业的热爱和付出。

成功的喜悦和排挤的痛苦都化作了她生命旅程中的养分。那个背着钥匙独自上学的小姑娘,就是这样一步步,在困境中谱写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