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致死人数占总死亡人数88%

红星深度 2019-07-31 17:00:57

7月31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于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介绍了健康中国行动中的四大慢性病防治行动相关情况。雷正龙透露,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

↑发布会现场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雷正龙指出,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是普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

雷正龙表示,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是国际公认的威胁居民健康最主要的四大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将降低这四类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将这个目标纳入健康中国建设的主要指标。

“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四类重大慢性病,虽然疾病特点不尽相同,但其防治的基本原则和重点环节是一致的。”雷正龙介绍说,主要体现在四点上:

第一,健康生活方式是基础。不良生活方式因素是慢性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也是慢性病患者管理效果的重要决定因素。

第二,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慢性病的预后好坏与发现的早晚密切相关。发现越早、干预越早,治疗和管理的效果越好。

第三,规范健康管理是重点。慢性病病程长,一旦得病基本伴随终身。规范管理慢性病患者,可以平稳控制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让慢性病患者像健康人一样享受生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第四,基层能力提升是保障。慢性病的筛查和管理主要依靠基层,基层能力是慢性病管理的基本保障。

雷正龙还表示,四类疾病的防治行动既有共性,也根据疾病特点有所侧重和不同:

心梗、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后及时救治的时间很大程度影响其预后,因此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中,一方面强调要关注心脑血管疾病的院前急救,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另一方面强调要加强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实现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的互联互通和有效衔接,提高救治效率。

癌症防治行动除了强调早诊早治,也强调了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新技术应用和药物可及性等。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控还重点强调了危险因素的防护,除了减少烟草暴露,还包括加强职业防护,避免与有毒、有害气体及化学物质接触,减少生物燃料燃烧所致的室内空气污染,避免大量油烟刺激,室外空气污染严重减少外出或做好戴口罩等防护措施。针对哮喘患者还建议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各种诱发因素。

糖尿病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残疾或过早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防治行动强调加强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和早期干预,延缓并发症进展,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红星新闻记者 严雨程 北京报道

编辑 杨渝彤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