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三国时期混战不断,外族却不敢入侵?当时又是谁在镇守边境?

小岛知风 2024-06-03 10:17:17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习惯性的把中原地区的汉人称之为华夏正统,把中原地区以外的一些诸如像匈奴等游牧民族称为外族。在历史上每当中原政权陷入混乱时,必定就会伴随有外族入侵。

但是仔细翻阅史料,会发现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军阀混战三国时期却很少有外族敢入侵中原,那么为什么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像匈奴这些游牧民族为何不趁机入侵中原呢?

其实当时的外族表示不是我们不想入侵,只是真打不过啊,三国时期那些大佬们都巴不得遇到外族入侵呢,那样他们就能有免费的劳力和兵源了。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中原军阀太能打了,外族不挨打就不错了

虽然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混乱的时代之一,军阀割据,政权林立,但是他们都很能打,当时那些外族不是没想过入侵中原,只不过即便中原处于军阀混战时期,随便拽出一个军阀都能吊打这些外族。

当时的情况是中原的军阀不去骚扰这些外族,就已经足够让外族满意了,还想入侵中原,那除非是不想要命了。

造成这种原因不是因为外族尤其是像匈奴、鲜卑这些游牧民族战斗力退化,而是因为当时中原地区的军阀太强了,他们根本打不过。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中原各地诸侯军阀混战角逐,最后魏蜀吴三家脱颖而出,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先不说魏蜀吴三家,就是那些失败被吞并的诸侯军阀随便拿出来一个,绝大多数都能把外族打得跪地求饶,就先说说下面都有哪些东汉末年的军阀各种欺负外族。

白马将军公孙瓒建立白马义从专门欺负乌桓和鲜卑。

公孙瓒出身于辽西贵族家庭,其家族世代在汉朝世代都是辽西令支(现今河北迁安)豪门家族,他少年时期还曾与刘备一起求学。但是由于他的母亲出身卑微,因此他长大后只能在郡里当小吏,后来由于他曾义助辽东太守刘其,因此被提拔为辽东藩国长史。

据史料记载公孙瓒在当长史时,有一次带了数十名骑兵巡视边境,正好撞到有数百名鲜卑骑兵在边境耀武扬威。

按照正常人想法,公孙瓒当时士兵人数远不如鲜卑骑兵,他应该仓皇逃跑才对,但是他却认为如果撤退必定会遭围杀,不如拼死一搏。《三国志》记载:今不冲之,则死尽矣。

于是公孙瓒带着几十名骑兵就朝数百名鲜卑骑兵冲杀过去,他这种不要命的拼杀,把鲜卑骑兵都吓坏了,结果公孙瓒一方毫发无损还斩杀了十几名鲜卑骑兵全身而退。

公孙瓒这一战直接成名,打的鲜卑人对中原人刮目相看,这些鲜卑骑兵回去之后纷纷告诫族人称中原人异常骁勇善战,以后不要再轻易越过边境挑事。《三国志》记载:鲜卑惩艾,后不敢复入塞。

此后公孙瓒威名日盛,经常与鲜卑、乌桓作战,由于他战斗时喜欢披白袍骑白马,因此被鲜卑和乌桓称为白马将军。

后来公孙瓒还招揽了很多善于骑射的人,组成了一支精锐劲旅,这些人与公孙瓒一样披白袍骑白马,成为他的左右翼护卫,因此当时人称这支军队为“白马义从”。

公元184年,渔阳人张纯引诱辽西乌桓首领丘力居反叛,乌桓一度占据不少地方,东汉就派遣公孙瓒前去平定。公孙瓒先是击溃张纯,最后又在188年彻底平定了乌桓占据的地方。公孙瓒因此被东汉册封为降虏校尉,从此统率军队镇守边境。

就这样公孙瓒开始在边境常年与鲜卑、乌桓作战,由于公孙瓒作战骁勇,鲜卑人和乌桓人都十分惧怕他,当时在乌桓部落甚至流传着“当避白马”的话,这意思就是看到白马将军公孙瓒赶紧跑就行了。《三国志》记载:瓒每与虏战,常乘白马,追不虚发,数获戎捷,虏相告云:“当避白马”。

由于公孙瓒的存在,使得辽东和辽西一带的乌桓各部都不敢侵扰东汉边境。直到后来公孙瓒被袁绍打败,兵败自尽之后,乌桓才逐渐又复起,不过这些乌桓很快又遇到了后来的辽东太守公孙度。

辽东霸主公孙度打完乌桓打东夷

虽然公孙度与公孙瓒都姓公孙,但是二人没有亲戚关系,只是同姓而已,公孙度家族世居辽东与公孙瓒家族世居辽西并不同,公孙度很早就出任过冀州刺史,但是没当多久就被朝廷罢免了。

直到189年时,公孙度靠同乡董卓部下大将徐荣推荐,才出任了辽东太守一职。此后董卓被杀,东汉局势更加动荡不安,但是公孙度却把辽东治理的井井有条,他也趁机割据辽东。

论军事素养公孙度不如公孙瓒,论军事实力他也不如公孙瓒,因此他在割据辽东之后,主动与公孙瓒交好,他不敢与公孙瓒开战。

由于公孙度的邻居公孙瓒实力强,因此公孙度不敢去招惹他,于是公孙度就把主意打到了乌桓和东夷身上。

在乌桓和东夷都没招惹公孙度的情况下,公孙度主动制造摩擦,没事就去打他们,史称其“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

东夷就是指的现今朝鲜半岛的朝鲜族人,当时朝鲜半岛有扶余国和高句丽,这两个国家先后都被公孙度征服,尤其是扶余国成了辽东附属地区。

公孙度建立的辽东政权此后一直在中原政权之间观望,直到公孙度的次子公孙恭在位的时期,公孙恭眼看曹操势力强大,于是主动归附了曹操。最后公孙度的孙子公孙渊在魏明帝曹睿时期反叛魏国,被司马懿攻灭,公孙家族也被司马懿灭族,这才结束了对辽东地区的统治。

公孙度打的乌桓和高句丽都害怕,他们为了换取不挨打,对公孙家族是言听计从,公孙家族从他们这是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可以说公孙家族三代人能霸占统治辽东地区与压榨乌桓、高句丽有很大关系。

就看公孙度和公孙瓒放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那都属于是拿不出手的小军阀,与袁绍、袁术、吕布等人都不可同日而语,而他们俩就能随便压制鲜卑、乌桓、东夷,可见那时候中原地区的军阀有多么厉害。

除了两个公孙之外,西部还有像马腾这样的军阀,马腾是东汉开国名将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他和儿子马超在西凉是威名赫赫,父子二人使得西凉地区的少数民族羌族和氐族人闻风丧胆。

马氏父子常年坐镇西凉,羌族人和氐族人哪敢犯边。后来马超投降刘备之后,刘备也让他常驻在西北地区,刘备就是看中了马超在羌族人和氐族人中有威名,只要有马超在,这两个少数民族就不敢随意犯边。

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一度掌控东汉朝廷的董卓,当初董卓起家的资本就是靠平定羌族人和氐族人叛乱而崛起,董卓在羌族人和氐族人中也很有威名。

就看东汉末年这些军阀哪个不是身经百战,也曾是戍边大将,让外族闻风丧胆,所以即便中原地区争权混乱起来,只要他们在,外族哪敢入侵,自保都来不及呢,入侵的结果就是像高句丽和扶余国那样被公孙家族压榨剥削。

魏蜀吴三国都把外族治得服服帖帖

那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时期的局势,再说说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后,先说曹操时代,曹操在陈留起兵时就开始着手收拾外族了。

在黄巾军起义时,南匈奴羌渠单于之子于夫罗趁机整合势力联合白波贼进犯山西太原等地区,于夫罗居然在曹操出兵陈留时,暗中联合黑山贼援助袁术,这已下就激怒了曹操,于是曹操派大军击溃了于夫罗,最后于夫罗只得投降。

于夫罗去世后,其子呼厨泉继位为单于,在曹操挟天子令诸侯之后,呼厨泉眼看着中原大乱,于是在公元202年再次反叛。

曹操派遣钟繇击溃了呼厨泉,并将其抓获,此后曹操扣押呼厨泉,让他在宫廷当内侍,南匈奴的事务交由右贤王管理。此后曹操为了更好控制南匈奴,把南匈奴分为五部,每一部都选一名贵族当首领,但是要受到朝廷派去的官职司马监督管理,并且强行将他们内迁。

这样一来南匈奴基本被曹操整的是名存实亡,此后南匈奴人成了曹操的免费劳力和兵源输出地,受尽了曹操的剥削和压榨。

官渡之战曹操击败袁绍之后,袁绍病逝,曹操为了彻底消灭袁氏家族在河北的势力,于是他趁着袁绍的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内讧之际进攻河北,很快袁氏三兄弟都被曹操打败。

袁谭最先被曹操攻杀,袁熙和袁尚则在被曹操打败之后跑到了乌桓部落躲藏,曹操早就瞅乌桓不顺眼了,于是207年,曹操征讨乌桓。

曹操的大将张辽带领先锋部队发动了白狼山之战,在这一战中,张辽临阵斩杀了乌桓首领蹋顿,随着曹操后续部队到来,乌桓彻底被曹操攻灭,而袁熙和袁尚则侥幸脱离乌桓投靠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最后公孙康不敢惹曹操,将袁氏兄弟斩杀,首级传送给曹操。

就这样乌桓被曹操彻底平定,此后乌桓人口也尽为曹操所压榨和剥削。

说完曹操,再说说孙权,在孙权这头主要面对的外族是山越和山夷,其实山越严格意义算不上外族,他们本是百越后裔,属于是世居于深山里面豪族,而山夷则是指得夷洲的土著居民,夷洲也就是现今的台湾地区,而山夷就是现今台湾土著高山族的祖先。

孙权最初是派遣大将太史慈、周泰、黄盖、韩当、吕蒙等征讨平定是山越,后来又派遣陆逊、诸葛恪等人平定山越。

而孙权对待山越并不是完全把他们消灭,他不会一次性他们灭掉,而是像割韭菜一样割一茬又一茬,比如山越人都隐匿在深山中不好找寻,孙权就会派人把山里能看到的粮食全部收割或者抢走他们的农作物,这样山越人就不得不出山找吃的,只要出山就会被等待的孙权军队俘虏,然后让体力壮的山越人服兵役,让瘦弱的山越人去种地,反正孙权是各种压榨剥削山越人。

同样孙权对待山夷人也是如此,孙权发现夷洲之后,就立刻派人进驻夷洲,并对夷洲进行统治,山夷人也被孙权强行征兵,被孙权压榨剥削的十分凄惨。

最后说一说刘备,相比较来说,刘备对抗外族没有像曹操和孙权那么频繁,刘备统治巴蜀地区时,巴蜀地区的蛮夷还都是挺温顺的,直到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掌权时期,西南地区的蛮夷才开始反叛,也就是被诸葛亮七擒七纵的孟获。

其实孟获只是当时西南地区蛮夷的一个部族首领,他是跟着蜀汉的叛臣朱褒、雍闿、高定等人反叛的。

历史上诸葛亮并没有七擒七纵孟获,诸葛亮为了换取蜀汉稳定,厉兵秣马筹备一年,最后一次性击溃了西南蛮夷各部,孟获被抓之后就立刻归顺了。

所以相对来说蜀汉没怎么收拾过外族,毕竟三国之中蜀汉地盘最小,实力最弱,蜀汉自刘备时期起,对西南蛮夷各部都是以安抚为主,西南蛮夷也比较臣服蜀汉的统治,因此蜀汉是没怎么对抗过外族。

写在最后

可以说魏蜀吴三国基本都是把外族收拾的服服帖帖,主要抗击外族最频繁的还是属曹魏,像曹魏时期有很多戍边名将,比如阎柔、田豫、牵招等人,他们放在三国时期,算不上很杰出的将领,但是放到边境,那都是让外族闻风丧胆的人。

所以三国时期虽然内战不断,但是却从未出现外族入侵的事情。而且外族别说入侵了,外族都不敢越犯边境,唯恐被中原的军阀找茬揍一顿,然后再被压榨剥削一番,这些也说明了三国时期华夏大地真的是人才辈出。

只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才几十年的光景,司马家族统一三国建立晋朝之后,很快这些外族就来了一个五胡乱华,由此也说明了司马家族有多么差劲,难怪很少有人尊重晋朝。

参考资料:《后汉书》、《三国志》

文/小岛知风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0 阅读:139
评论列表
  • 2024-06-03 11:14

    三国群英荟萃外族想侵略那是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