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红墨
编辑|红墨
前言
“后宫佳丽三千”是很多现代人对古代皇宫的一种认知,大家都认为,作为古代拥有最高权势的皇帝,身边肯定是不缺美人的。
而我们平时看的古装宫斗剧中,皇帝身边更是围绕着各种类型的美人,就连身边的宫女太监们都没有长得丑的。
这也让不少人产生了一种误解,觉得古代的妃嫔都很漂亮,原本古代没有照片,古人都是通过画像展示自己面貌的。
但在清朝末期,从国外传递过来了照相技术,而那些古代妃子的真实面目,也得以流传下来,令人观赏。
可谁能想到,这些妃子的长相,和我们想象中大相径庭,甚至有些人长得还不如普通人好看,让人匪夷所思。
这些妃子以及被相机记录下来的普通女子,究竟为什么都这么丑呢?
选妃不是选美
其实很多人都被“后宫佳丽三千”这句话给误导了,皇帝的后宫,可不全是美人,更多的女子,长相都是很普通的。
这并不意味着皇帝的审美奇特,而是由政治因素决定的,皇帝选妃考虑的是女子的出身、家世、才情、血统等等。
还要着重考虑娶了这名妃子,对皇帝的地位有何巩固,最后要考虑的才会是容貌问题,即便是皇帝,也无法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挑选妃子。
那些能够被选中的秀女,都是筛选过后的结果,而再好看的人,若是家世够不上,也是毫无用处的,皇帝也不会多加留意。
再者,皇帝在选妃时,皇后也要在旁边帮忙挑选,若是看到长得很好看的妃子,皇后想必也会令其退下,毕竟谁也不想有这么一个人,去争夺皇帝的宠爱。
历来皇帝挑选皇后,都要求对方贤良淑德,资质明秀,毕竟是统领后宫的人,皇后的人品才是第一位,因此历代皇后也都不是长相非常出众的。
因此别看皇帝的妃子众多,但他的选择范围却很小,再加上古代原本就有很多外在条件的限制,长相好看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在我们看来长得普通的女子,在古代人看来也许已经相当不错了,这就是古代和现代之间的差别之一。
古人的审美
此外还有古人的审美因素,我们现代人普遍都以瘦为美,女子只要长着大眼睛、高鼻梁、小巧的脸,再加上姣好的身材,都能被划分为美女之列。
但在古代,不同时代对女子的审美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很多人都认为,双眼皮的美女才是最好看的,但在古代,古人更偏好单眼皮。
从东晋到清末年间流传下来的美人图中,就能够发现,画中的美人,都是单眼皮且眼睛细长的类型。
古人还将女子的头发当成一种审美标准,在她们看来,女子乌发蝉鬓,就属于美丽的标准。
而“婵鬂”就是女子脸颊两边,贴近耳朵的那一点头发,足以见得,古人在细节方面,还是有不少要求的。
西周时期,开始流行娥眉,将眉毛全部剃掉,再用专属颜料把眉毛再画到脸上,在我们看来,这是多此一举,甚至有些毁坏人的面容,但在古人看来,却是女子的一项审美指标。
另外就是大唐盛世那种以胖为美的风气了,女子显得雍容华贵、丰腴有肉、穿着大胆且暴露,都是美的体现。
因为古代人和现代人审美不同,这种差别就分外明显。
封建思想的约束
其实古代人的封建思想,也极大的束缚了他们的状态,据了解,早在1844年,就有法国的传教士,带着很多摄影器材到中国进行拍摄。
但直到1860年左右,国外的摄影师们依然会在中国,受到不少的限制,活动范围也是被管控规定的。
当时很多中国人,对摄影感到异常的恐惧,他们没有见过这么神奇的东西,因此不少人都认为,照相机有着“摄魂”的能力。
人们的模样印在照片上,意味着人的“灵魂”被带走,而摄影者还会被当时的人看做死神一般的人物。
曾经就有中国人被拍摄照片之后,还下跪请求外国的摄影师,不要把他们的生命带走。
因此,面对这样的照相机,大家本能会脆弱和害怕,即便后来相机普遍了,他们依然会局促不安。
肢体和表情都很僵硬,大家都不会刻意去注重表情管理,因此成片效果自然就差了。
从那些清朝嫔妃的照片中,也能明显看出来她们都很僵硬的状态,面对镜头甚至都不知道要笑一下。
技术问题
此外妃嫔被拍得丑陋,还和当时的相机技术有关,那时候可没有高清像素和自带滤镜的技术,能把人清晰的拍出来,已经很厉害了。
我们现在拍照都会精修、补光,力求把最完美的样貌拍出来,但古人可不会想到这一点,再加上摄影师拍照方式和角度有问题,拍的不好看也是理所当然的。
尤其是现代有数不清的化妆品辅助,分分钟就能把一个普通人化妆成美女,但在古代,女子的化妆品都很寡淡。
她们即便化了妆,也遮盖不住脸上的下次,脸看上去很白,仿佛是在石灰水中泡过一样,再加上黑白照片的加成,更是显得丑陋了。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审美,被相机记录下来的清朝女性,她们代表的不只是简单的美丑,而是代表了当时动荡社会的真实写照。
在相机记录下来的那一瞬间,不管美丑,足够算得上无价之宝了。
中国搜索2018-05-07——看清末老照片中的嫔妃,为什么那么丑?
上观新闻2018-09-04——乾隆、令妃爆丑照?那会儿都没有摄影技术!
上游新闻——中国古代各时期审美标准各不同,你在哪朝是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