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上海静安区的临汾,有个神奇的社区医院,被称为国内首家“安乐死”医院。
安乐死,又称“尊严离世”,旨在为无法忍受病痛的患者提供一种合法且平和的结束生命的方式,这家医院的成立在中国社会引发了广泛讨论与不同反响。
这里究竟是怎样的特殊存在?这所医院的模式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关于生命与尊严的思考呢?
当死神开始敲门:我们该如何告别?
最近,一篇关于“安乐死”医院的文章在朋友圈疯传,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
有人说,这是对生命的亵渎,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也有人说,这是对临终患者的慈悲,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少一些痛苦,多一些尊严。
死亡对我们来说,一直都是一个沉重而禁忌的话题,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这篇文章中提到的“安乐死”医院,其实和我们通常理解的“安乐死”并非一回事。
这家医院的全称是上海市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它并没有提供“安乐死”服务,而是设立了安宁疗护病房,为那些身患绝症、生命垂危的患者提供临终关怀服务,帮助他们在人生的最后旅程中,走得更安详、更有尊严。
说白了,安宁疗护并不是要人为地加速死亡,更不是放弃治疗,而是把重点放在如何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上,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够尽可能地保持舒适和尊严,并且有机会和家人朋友好好告别。
从误解到理解:安宁疗护,到底在“护”什么?
“安乐死”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强烈的冲击感,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所以我们需要先把“安乐死”和“安宁疗护”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
简单来说,“安乐死”是指对无法治愈的病人,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由医生注射药物结束生命的一种医疗行为。
目前,全球范围内只有荷兰一个国家将“安乐死”合法化,而在中国“安乐死”是被法律明令禁止的。
“安宁疗护”则是指为那些身患绝症、生命进入倒计时的患者提供的一种特殊的医疗照护模式。
它并不以延长患者的生命为目标,而是将重点放在如何缓解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能够在相对舒适和安宁的状态下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所以,安宁疗护并不是要和死神抢生意,而是要帮助那些已经被死神宣判了“死刑”的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活得更有尊严,更有质量。
走进临终关怀医院:这里没有奇迹,只有告别
2016年,一部名为《人间世》的医疗纪录片火遍全网,其中有一集名为《告别》,就将镜头对准了上海市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安宁疗护病房。
这部纪录片真实地记录了几位身患绝症的患者在临终关怀医院度过的最后一段时光,以及他们的家人在面对生死离别时的挣扎和选择。
纪录片中,有一位名叫梁金兰的老人,她是一位退休的放射科医生,身患胸腺癌晚期,生命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在进入临终关怀医院之前,梁金兰老人已经接受了多次化疗和放疗,但病情始终没有好转,身体也每况愈下。
为了不再让老人承受更多的痛苦,也为了让她能够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和家人朋友好好告别,梁金兰老人的家人最终决定,将她送到临终关怀医院。
在临终关怀医院,梁金兰老人不再需要接受那些痛苦的治疗,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她喜欢读书,医院就为她准备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她喜欢和家人聊天,医院就为她安排了单独的病房,方便家人陪伴。
在生命的最后几天里,梁金兰老人和家人一起度过了很多温馨的时刻,她给家人写信,回忆自己的一生,她和老伴一起庆祝结婚纪念日,感谢他多年来的陪伴和照顾,她还和女儿一起回忆小时候的趣事,叮嘱她要好好生活。
最终,梁金兰老人在睡梦中安然离世,走得很平静,很安详,她的家人虽然都很悲伤,但他们也明白,这是老人最好的结局,因为她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没有经历太多的痛苦,而是带着对家人的爱和对生命的释然,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当医学无法治愈,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死亡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我们不愿意谈论死亡,甚至害怕听到“死亡”这个词。
但事实上,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命运,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虽然得到了延长,但我们依然无法战胜死亡,总有一天我们都会走到生命的尽头,离开这个世界。
既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呢?安宁疗护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安宁疗护的理念是“尊重生命,接受死亡”。
它不强求治愈,而是将重点放在如何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上,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意义,这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医疗理念,也是一种更加成熟的生死观。
当然,安宁疗护在国内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着很多挑战,社会认知度不高、专业人才缺乏、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等。
但正如纪录片《人间世》的导演所说:“死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它可以是一件更有尊严的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安宁疗护一定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成为我们告别世界的一种更加温暖、更加人性化的选择。
临终关怀医院:不只是“病人”的避难所,更是“人”的港湾
在临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安宁疗护病房,医护人员面对的不仅仅是疾病,更是病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所要面对的困境。
他们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肉体的痛苦,还有精神的折磨,情感的煎熬,以及对死亡的恐惧。
纪录片《人间世》中,有一位名叫王学文的患者,他是一位年仅50岁的“文艺大叔”,身患腮腺癌晚期,全身瘫痪,只有右手还能稍微动弹一下。
按照医生的判断,王学文最多只能活三个月,但他却奇迹般地在临终关怀医院里生活了五年,直到2016年才安然离世。
这五年,是王学文与病魔抗争的五年,也是他重新认识生命、思考生死的五年。
在临终关怀医院,王学文不再是一个被病痛折磨的病人,而是一个被尊重、被关爱的“人”。
他可以和社工聊天,倾诉自己的心声,他可以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活动,感受生活的乐趣,他还可以通过网络和外界交流,继续自己的爱好。
有一次,医院为王学文举办了一场生日会,邀请了他的家人、朋友,以及一直照顾他的医护人员,大家一起为他唱生日歌,吃蛋糕,送祝福。
那一刻王学文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和快乐,他感慨地说:“我是一个已经买了票的人,随时都可能离开,而你们,是在门外看戏的观众,我很幸运,能够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遇到你们这些好心人。”
王学文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临终关怀医院的另一种价值,那就是为那些已经走到生命尽头的患者,提供一个充满温情和尊严的港湾,让他们在最后的时光里,能够感受到人性的光辉,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社工:在生死边缘,扮演“摆渡人”的角色
在临终关怀医院,除了医生和护士,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那就是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
他们就像是一群“摆渡人”,穿梭在生死边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爱心,帮助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渡过生命中最艰难的时刻。
在临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安宁疗护病房,有一位名叫赵文蔷的社工,她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十多年。
赵文蔷的工作,就是陪伴患者和他们的家人,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情绪支持、资源链接等服务。
很多时候,患者和家属并不愿意将内心的真实想法告诉医生,但他们却愿意向赵文蔷倾诉。
因为赵文蔷总是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理解他们的痛苦和无奈,并尽自己所能地去帮助他们。
有一位患者的家属,因为无法接受亲人即将离世的事实,情绪非常激动,甚至对医护人员恶语相向。
赵文蔷了解情况后,主动找到这位家属,耐心地倾听他的抱怨和不满,并开导他说,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很无助,但请你相信,我们和你的心情是一样的,我们都希望你的亲人能够好起来。
但是有些事情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全力去减轻他的痛苦,让他走得更安详、更有尊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你的理解和配合。
赵文蔷的话,就像是一股暖流,融化了这位家属内心的坚冰,他逐渐冷静下来,并向赵文蔷道歉,表示以后会积极配合治疗。
如何告别,才算不留遗憾?
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宿命,但如何面对死亡,如何与这个世界告别,却是我们可以选择的。
我们可以选择在病痛的折磨中,绝望地离开,也可以选择在亲人的陪伴下,平静地离去,而临终关怀医院,就是为那些想要“好好告别”的人,提供了一个温暖的港湾。
在这里,没有冰冷的仪器,没有刺鼻的消毒水味,只有温馨的房间,柔和的灯光,以及医护人员亲切的问候。
在这里,患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
他们可以和家人朋友聊天、看电影、听音乐,回忆过去,畅想未来。
他们也可以选择一个人静静地待着,读书、写字、画画,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更重要的是,在这里,他们可以得到专业的疼痛管理和症状控制,减轻身体上的痛苦,保持心灵的平静。
他们还可以得到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者的帮助,排解内心的恐惧和焦虑,坦然地面对死亡。
当然,临终关怀医院并不能延长患者的生命,也不能消除死亡带来的悲伤。
但它可以帮助患者和他们的家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减少遗憾,留下美好的回忆。
正如一位患者在临终前所说:“感谢你们,让我在生命的最后旅程中,感受到了温暖和爱,我相信,死亡并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