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我以前是纯粹的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粉丝,但现在不是。
在以前,我认为政府的任何投资,只会对企业有挤出效应。因为那个时候,我是单纯地把政府当成市场的对立面,政府任何行为都是在扭曲市场。
后来我转变了看法。我认为政府也属于市场的一部分,它和市场是交换关系。两者是平等的。政治上关于官员是人民的公仆,以及官员高于老百姓,这两种不平等的关系,都是不恰当的观念及说法。
政府收税,提供公共服务,因此政府和市场是交换关系。人民和公务员是平等的交换关系,没有谁比谁更高。
公共服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它在经济中是作为需求方而存在的,和人们衣食住行的需求一样正常与普通,它可能有点复杂,但并不特殊。
所以政府的公共开支,就成为货币循环或说经济循环的组成部分。
一种好的公共服务,它必然能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与税收。
比如完善的公共服务,能让一个城市吸引并留住更多人口,因此产生的税收就更高。而破败残缺的公共服务,则导致人口流失,税源减少,形成恶性循环。
这和企业一样,性价比高的产品让营收与利润增加,反过来促进企业继续提供好产品。
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奥派的观点是更可能多的市场化,比如让私营资本来修桥修路等等。我的看法是,理论上没问题,基于国情,实际操作上挺难。
在中国,涉及到更多利益牵扯的事,只能由政府来推动,才能更高效,并不是私有化市场化的理论与原则有问题,而是现实羁绊太多,因为中国社会是个缝合怪,半传统半革新,半计划半市场,错综复杂的挚肘太多,就目前来说,从实际效果出发,往往权力说了算更高效。
况且,对于公共服务,因为它的投资规模过于庞大,这导致有足够实力去投资的私营资本并不多。且基于中国国情,私营资本对长周期的项目也不会有足够的信心与耐心。
所以我的结论就是,政府适合投入长周期的更庞大的公共服务项目,而私营资本适合投入更短期的更小额的非公共服务项目。这两者是并行不悖的,并不能说只要政府投入了某种项目,就会造成对私营企业的挤出效应。
但实际上看,这几年各省市国有企业投的项目,也的确存在对私有企业的“挤出效应”,这是很不应该的。
“挤出效应”是存在的,但也存在“拉入效应”。
所谓的“拉入效应”,就是政府投资之后,反而促进并壮大了私营企业的投资。
打个很简单的比喻。中国汽车行业的规模在近十年的急速壮大,就和中国政府在交通道路上的公共投入有直接关系。
私营企业生产的汽车要想卖得多,就必须有政府修好足够完善的道路,否则,消费者买汽车没地方跑。
反过来说,政府把道路修得足够细密广泛,私营企业的汽车就能卖得更多。前者是公共服务的投入,后者是基于公共服务之上才会出现的产业壮大。这就是“拉入效应”。
以此类推,政府把港口修得更好更多,私营造船业就可以更发达。政府把停机坪修得更好更多,低空经济产业就可以规模更大。
所以这就应了那句话: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我之前一直是持有古典观念,认为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什么都不做的政府才是好政府,因为市场会自动创造一切。所以政府无为,市场有为才是对的。
这个观点当然是没问题的,但是在不同的国家,它的实际效果会不同。尤其是在中国这种缺少自治思维的社会。很多时候的确需要政府出面协调才能更高效来搭建平台。因为有的事如果是私营企业去做,就会有莫名其妙冒出来的恶意从中作梗。
所以更符合当下的可能真是“有为的政府+有为的市场”两相结合。
我之前会认为,有为的政府这种说法是个问题,我也倾向于公共服务由私营企业来提供,然而现在发现这想法太天真幼稚了,理论上没问题不代表实际中会顺畅。
现在我已经接受了公共服务由政府来提供,也即有为政府的说法。
总的来说,在公共服务的提供上,只有政府才能压服人心,就算私营企业可以提供,但架不住人性险恶的明枪暗箭。
而关于公共服务的产出投入比等技术性问题,以后写文章再聊。过多与过少都是不合适的,怎样才算是恰当的,这很考验政府的水平。
以我之见,公共服务这种大规模资本性投入的来源需要负债,因为好的公共服务可以带来“拉入效应”,因此在“拉入效应”下的税收会更多。如果税收能覆盖负债的利息,即这种公共服务的投入就是值得的。
反过来说,如果税收无法覆盖负债利息,即这种公共投入就是失败的。
最后说一句。中国的政府投资是同时存在“挤出效应”与“拉入效应”。希望今后的挤出效应更少,拉入效应更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