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国在各方面都犯了无数错误,但不包括换赵括

豁达看历史 2025-01-13 05:12:45

公元前260年,在今山西高平地区,一场命运攸关的长平之战正酣。面对秦军的大举进犯,赵国在战争初期严重准备不足,救援不及时,损失大量城池;在战事中期,赵军在廉颇指挥下死守不出,与秦军相持月余,却陷入粮草困境;而在战事后期,面对秦国虚与委蛇的和谈态度,赵孝成王又未能领会虞卿合纵之策。在这场关乎赵国命运的战役中,战略判断、军事部署、外交手腕等方面,赵国几乎每一步都走错了棋。然而,当赵王在巨大压力下决定以赵括替换廉颇时,这个被后人广泛质疑的决定,或许是当时形势下最合理的选择。

积弱积贫终酿战国危局

战国中后期的赵国,表面上繁荣昌盛,实则暗藏危机。赵国地处北方,自然环境恶劣,农业发展受限,导致经济基础远不如南方诸国。

赵国的军事实力虽强,但内部却分裂成两大势力阵营。以廉颇、蔺相如为代表的布衣卿相派掌握军政大权,与以平原君赵胜为首的宗室贵族派势同水火,两派争斗不休。

这种内耗局面严重影响了赵国的战略决策能力。当秦国开始对上党用兵时,赵国却未能察觉其野心,毫无防备地接受了韩国割让的十七座城池。

秦国此时已经完成了商鞅变法,国力空前强盛。秦昭襄王继位后更是励精图治,立志要一雪当年赵武灵王欺辱之耻。

在这种形势下,秦军开始大举进攻上党地区。赵国此时才意识到事态严重,但为时已晚,只能仓促应战。

赵国朝野上下对秦军的战略意图判断失误。他们原以为秦国只是想要部分上党地区,不会发动全面战争。

这种错误认识导致赵国在军事准备上严重不足。当秦军大举进犯时,赵国既无充足的兵力,也无完备的防御工事。

更糟糕的是,赵国的救援行动也极为迟缓。等到廉颇率军赶到时,秦军已经占领了大片领土,形势已经十分危急。

赵国的内政体制也暴露出重大缺陷。朝中重臣各自为政,军队指挥系统混乱,情报系统效率低下。

这些积累多年的深层次问题,在长平之战爆发后彻底暴露出来。赵国此时就像一个看似健壮实则虚弱的巨人,只待秦国重拳出击。

良将难挡权谋内斗重创军

公元前260年四月,廉颇率军抵达长平地区,立即展开防御部署。他发现守卫的关键在于两处地形:长平西面的空仓岭与南面的界牌岭,这两大山岭绵延百里,只有高平关与界牌隘口两条通道可以进入长平谷地。

廉颇立即派遣裨将赵茄率领前锋部队前往空仓岭设防。不料赵茄部队刚到高平关下,就与秦军前锋司马梗部遭遇,在猝不及防之下被秦军围歼,赵茄战死。

战事迅速恶化,长平以南的界牌岭隘口同时被秦军突破。秦军趁势对空仓岭后方的东鄣西鄣两处城堡展开猛攻。

六月,这两座城堡相继被攻破,四名都尉阵亡,一万名赵军将士壮烈牺牲。赵军不得不放弃空仓岭防线,退守到丹河河谷西岸的光狼城一带。

秦将王龁不愿与赵军打消耗战,七月率军对赵军的丹河西岸壁垒发起猛攻。赵军的弩兵在壁垒后面日夜不停地射击,却发现秦军像无穷无尽一般。

光狼城很快被攻破,两名都尉被俘,上万赵军阵亡。至此,赵国已经损失了一名副将与六名都尉,十万大军也折损过半。

面对如此惨重的损失,赵王开始对廉颇的指挥能力产生怀疑。但实际上,廉颇的战略考虑是合理的:他必须用空间换取时间。

廉颇选择用空仓岭与西壁垒这两道防线的牺牲,来换取在丹河东岸建立更完备的防线。丹河河谷是一道天险,水宽谷深。

东岸不仅有长平、泫氏两座坚固城邑,还有大粮山、韩王山两个制高点。赵军可以在此处鸟瞰丹河两岸数十里,便于指挥作战。

在长平战场后方,赵军还修筑了一条长达120公里的百里石长城作为第三道防线。这样的多层次纵深防御,可以确保长平后方赵军粮道畅通。

在丹河防线上,秦军的攻势被遏制。王龁每日都亲自来到河边挑战,但廉颇始终坚持不出战。

这种相持局面让赵王更加不满。他不断向廉颇发出出击命令,但廉颇依然坚持自己的防御战略。

廉颇甚至命令士兵在假粮山整夜高声唱筹,假装赵军粮草充足,企图迷惑秦军。然而这种消耗战的打法,却让赵国的国力迅速透支。

十万大军的日常消耗惊人,每天需要消耗二三十万斤粮食。一个多月下来,消耗的粮食达到上千万斤,这对农业基础薄弱的赵国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

赵王被迫四处高价购买粮食,但其他国家却对赵国的困境袖手旁观。秦赵对峙期间,廉颇坚持的防御战术虽然遏制住了秦军的攻势,却也让赵国陷入了严重的粮草困境。

换将之议朝堂上下起纷争

在战局日渐不利的情况下,赵孝成王派出大臣郑朱前往咸阳议和。秦昭襄王表面热情接待赵使,实则暗中继续增兵,让赵国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秦国的这一举动在五国间造成了赵秦即将和谈的假象,使得各国都不愿出兵援助赵国。赵国的外交孤立处境愈发明显,代地又恰逢大地震,农作物绝收。

在这种内忧外患之下,赵孝成王不得不开始考虑更换主帅。恰在此时,朝野上下开始流传一个说法:秦国最怕的就是赵括为将,廉颇不足为虑。

这个时候,赵国朝野上下对于更换主帅的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以蔺相如为首的一派极力反对启用赵括,他们认为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不懂实战。

蔺相如派提出,与其启用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不如用更有经验的宿将乐毅或田单。而以平原君赵胜为首的亲贵势力则力主启用赵括。

平原君一派指出,赵括是名将赵奢之子,从小精研兵法,著书立说,在军事理论上的造诣连其父都自愧不如。门下弟子遍布天下,声名远超乐毅田单。

对于乐毅和田单,平原君一派认为他们虽有经验,但都是客卿出身,未必能为赵国竭尽全力。而且两人年事已高,不适合指挥如此关键的战役。

在两派争执不下的情况下,赵孝成王召见了赵括询问他的看法。赵括对廉颇的持久防御战术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赵括引用兵法指出:"兵贵胜,不贵久"。他主张应当速战速决,敢于主动出击,在险中求胜。

当赵孝成王问及他能否击败秦军时,赵括表现出十足的信心。他声称若与白起对阵,胜负各半;若对手是王龁,更是不足为虑。

这场换将之争反映出赵国朝中布衣卿相与亲贵势力的矛盾由来已久。这种内部分歧不仅影响了军事决策,更严重削弱了国家的凝聚力。

赵国的亲贵势力一向强大,军队中任用宗室为将的传统由来已久。在三十一位赵军将领中,就有十二位出自赵氏公族。

这种用人传统在关键时刻往往会影响军事决策的正确性。在长平之战中是赵括换掉廉颇,而在后来的战事中,又是宗室将领赵葱换掉了名将李牧。

历史三鉴启示传千古悟

长平之战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战略启示。战局的失利根源并不在于最后的换将决定,而在于赵国在战前、战中的一系列判断失误。

战略判断与战前准备的缺失成为赵国最致命的错误。面对秦国的大举进攻,赵国未能及时识破其战略意图,导致在军事准备上严重不足。

从韩国手中接过上党十七座城池时,赵国沉浸在不战而得的喜悦中。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城池不仅没有加强赵国的防御,反而成为了秦国进攻的突破口。

在军事部署上,赵国的准备同样不够充分。当秦军开始进攻时,赵军既无充足的兵力驻守,也无完备的防御工事,只能被动应战。

朝廷内部的权力之争严重影响了赵国的战略决策。布衣卿相与亲贵势力之间的矛盾,导致军事指挥系统效率低下,军队调动不够迅速。

在外交谈判方面,赵国的表现更是不够明智。面对秦国虚与委蛇的态度,赵王不顾虞卿的建议,一味求和,放弃了合纵连横的外交机会。

从长平之战中可以看出,任何谈判都需要实力支撑。赵国在战场上节节败退的同时,还期望通过外交手段获得有利条件,这本身就是不现实的。

军事决策必须与战略态势相适应,这是长平之战给我们的另一个重要启示。廉颇的防御战术虽然暂时遏制住了秦军的攻势,但也加剧了赵国的粮草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更换主帅、改变战术其实是形势所迫的选择。赵括虽然缺乏实战经验,但他提出的速战速决战略,恰恰是当时赵国唯一的出路。

赵国的失败,根本原因在于其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农业基础薄弱导致国力不济,朝廷内部的权力之争削弱了国家凝聚力。

这场战役也警示后人:国家的强盛不能仅仅依靠军事实力,更需要稳固的经济基础和高效的政治体制作为支撑。单纯依靠军事手段解决问题,往往会陷入更大的困境。

长平之战的历史教训远不止于此。它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往往取决于平时的积累,而不是战时的一时得失。

1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