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枝城,主要就是看看这座长江公铁大桥。正逢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
枝城长江大桥,于1971年9月建成通车,是中国继武汉、南京、重庆(白沙沱)之后,第四座跨越长江的大型交通桥梁。大桥地处湖北省宜都市枝城镇与枝江市顾家店镇之间,属公铁两用单层钢梁构造桥,铁路居行中间,为中国南北交流大动脉—焦柳线;公路分行两侧,铁路部分全长1742.3米,公路部分全长1744.8米。南北两端均建有互通式立交桥,以此衔连公路。
在枝城长江大桥修通以前,老版地理教材对焦柳铁路的描述,都是以枝城为界,分别称作“焦枝线”与“枝柳线”,待1971年大桥建成,焦柳铁路便全线贯通,线名称谓也随之完整。
焦柳铁路枝城火车站,武汉铁路局宜昌车务段所辖三等站,目前每天仅有3趟普速列车在此停靠,此站可乘车前往广州、长沙、东莞、怀化、柳州、湛江等大中城市。火车站距枝城镇街区1公里,宜都市区12公里。虽然是目前宜都境内唯一的火车客运站,但距离城区较远,宜都人也很少在此乘坐火车,多选择前往宜昌东站转乘高铁,班次多,速度快,通达广。所以枝城站则冷清萧条,而一到傍晚,便成为了附近居民的广场舞乐园。
从枝城镇的另一端角度看长江大桥全貌。
宜都市枝城镇,位于长江南岸缓丘地貌间,由江汉平原向武陵山地的过渡带上,素称“楚蜀咽喉,鄂西门户”。铁路与长江在此交汇,区域优势明显,集全国性水铁联运枢纽与煤炭配送中心为一体。枝城是座工业与商贸型重镇,境内拥有化工、水泥、建材等制造类企业多家,均依托水铁功能,发挥带动效应,但创造了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在这里留下了环境负值。
枝城镇全貌航拍图(一),图片来源自网络。
枝城因原为枝江县城而故名,自南宋末年枝江县治由澌洋洲(今属松滋)迁至下沱市(今枝城沙沱码头),历时600余年治所地位。1955年枝江撤并入宜都,待1962年再次恢复枝江时,为方便各自管辖,枝江与宜都两县以江为界,对调分治,枝城位于江南,至此划归宜都;江北原属宜都的白洋、安福寺等乡镇则划给了枝江,枝江县城迁往江北马家店新建。枝城改隶后,宜都将其作为县域副中心进行打造建设。而后南北大动脉焦柳铁路也在枝城设立了站点,更为枝城镇的交通环境带来了节点性提升。
枝城镇全貌航拍图(二),图片来源自网络。
傍晚夜幕之前,随拍枝城港口。得益于长江航运与铁路动脉,枝城在交通地理的发展进程中,为那个时代留下了辉煌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