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波克
编辑|波克
前言:
陈士榘将军的回忆录《天翻地覆三年间》出版了,却引来一场风波。
将军生前的两位部下王德、黄野松在序言中对若干战役决策过程的描述,竟严重违背史实!他们究竟如何歪曲事实、混淆视听?
背后又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用意?让我们一探究竟。
正文
1946年的泗县战役,是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面临最艰难时刻之一。战役失利,淮阴失守,不免受到批评质疑。
王德、黄野松却声称当时“华中分局几位负责同志把责任都推到陈毅和宋时轮身上",似乎别有用心。
在这场战役中,我军原本占据优势,但由于指挥失误,错失良机,导致战役未能取得预期成果。面对失利,上级领导难免要对指挥员进行问责。
这本是军中常事,也是总结经验教训的必要之举。可王德、黄野松却故意放大这种正常批评,渲染成“把责任推卸"给陈毅等人,似乎其他领导别有所图。这种说法未免太过牵强附会,有违事实。
事实上,虽说仗打得不好,中央军委、毛主席对此“有些不满",但并未否定陈毅的领导地位。徐向前来,也只是当陈毅的助手,分担压力。
王德、黄野松却借题发挥,暗示华中几位领导趁机制造分裂,实在有违常理。要知道,在战争年代,军中将领之间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分歧,这很正常。
关键是要以大局为重,互相包容,共同努力,才能凝聚力量,打败敌人。如果动辄上纲上线,把矛盾说成是“内忧",无异于离间将领关系,给部队造成负面影响。
更何况,这里所谓的“内忧",也不过是王德、黄野松臆测而已,并无确凿证据。他们为何要如此大做文章,实在是耐人寻味。
陈士榘入局,鲁南战役生波折12月,形势突变。74师突然北进,陈毅、粟裕等人一度想抓住机会南下将其歼灭。但74师按兵不动,企图等待友军,我军难以分割。
形势所迫,陈毅、粟裕果断放弃南下计划,决定按原定方案进行鲁南战役。
在战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指挥员必须随机应变,果断决策。
这需要勇气,需要魄力,需要对战局有清晰的判断力。
陈毅、粟裕正是这样的指挥员。当他们认识到打74师已不可行时,立即改变策略,把主攻目标重新指向鲁南。
这一决定无疑是英明的,为鲁南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然而,王德、黄野松在描述这一过程时,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陈毅、粟裕等人的决策作用,反而把功劳归于陈士榘、唐亮。这未免有失公允。
王德、黄野松声称,当时南下北上争执不休,陈士榘、唐亮给中央军委发电力主先打鲁南,才扭转了局面。
可事实是,中央在12月24日收到陈毅、粟裕汇报后,就批准了鲁南战役。陈士榘的电报影响有限,更谈不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诚然,陈士榘、唐亮给中央发电表达意见,体现了他们对战局的思考,这本无可厚非。但在军事行动中,决策权在首长手里。
陈毅、粟裕作为华东野战军的最高指挥员,在权衡利弊之后果断调整作战方案,这才是决定战役成败的关键。
王德、黄野松对此视而不见,反而强调陈士榘、唐亮的作用,难免有本末倒置之嫌。更何况,发电建议是一回事,最终决策又是另一回事。
中央军委批准鲁南战役,主要还是基于对陈毅、粟裕判断的信任和支持,而非受陈士榘、唐亮电报的影响。王德、黄野松对此断章取义,实在是不应该。
#要挟粟裕,豫东战役起风波1947年豫东战役前,中央给粟裕的任务是要歼灭邱清泉的5军。粟裕虽心存顾虑,但不便强调5军难打。
王德、黄野松却大书特书,说粟裕“为一心一意打5军而冥思苦想",直到听取陈士榘、唐亮建议才放弃执念。
他们的描述似乎在暗示,粟裕当时已经认准了打5军,陷入了死胡同,是陈士榘、唐亮点拨他、帮他解围,才使战役走上正轨。
然而,这完全不符合事实。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指挥员,粟裕评估战局、制定作战方案,从来都是独立思考、果断决策,怎么可能被一个想法困住、束缚住?这本身就不合情理。
《粟裕传》已明确驳斥此说。粟裕早就酝酿先打开封的方案,只是顾及上级决定未明说。
陈士榘、唐亮虽不约而同,但影响有限。
粟裕才是真正的决策者,并非如两人所说受制于人。事实上,在战争中,指挥员必须根据敌我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作战方案,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粟裕之所以没有坚持打5军,恰恰是因为他根据现有情报,认为我军还不具备歼灭5军的条件,而打开封更有利。
这恰恰体现了他敏锐的军事洞察力和灵活的指挥艺术,怎么能说成是受了陈士榘、唐亮的"点化"呢?
王德、黄野松如此描述,无非是想抬高陈士榘、唐亮在战役中的地位,贬低粟裕的决策能力,实在是有失偏颇。
他们为何要这样写?难道真的是为了“实事求是"吗?恐怕未必。
“七月分兵”,陈唐兵团归属起争议华野“七月分兵"后,陈士榘、唐亮率5个纵队渡过运河,与刘邓大军会师。王德、黄野松声称,中央下令陈唐兵团从此“直接听命于军委",肩负起支援刘邓大军的重任。在这个节骨眼上,王德、黄野松的说法无异于在华野内部制造矛盾,动摇军心。
要知道,陈士榘、唐亮所部虽然奉命配合刘邓大军作战,但他们毕竟是华野的一部分,理应听从华野首长的指挥。
如果像王德、黄野松所说,直接“听命于军委",那岂不是要架空华野首长的权威,把陈唐兵团从华野中剥离出去?
这种做法不仅有悖军事原则,而且极容易在部队中造成混乱和不安。试想,如果各路部队都不听指挥、各自为政,军队还怎么打仗?军中岂不乱套了?
可他们却刻意删减了中央电报中“请考虑粟裕同志带炮兵主力迅去鲁西南统一指挥该5个纵队"的内容,涉嫌篡改历史。
中央军委多次要求粟裕、陈毅去鲁西南指挥陈唐兵团作战,并未将其从华野序列中剥离。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军委发出的电报,历来都是慎之又慎、一字一句都要斟酌再三的。
怎么可能随随便便漏写、漏抄?
更何况,这段内容明明白白地证明,中央军委从来没打算让陈唐兵团脱离华野的建制,而是一再要求粟裕前往指挥。王
德、黄野松视而不见,反倒断章取义,偏要说什么“直接听命于军委",这不是明目张胆地篡改历史吗?本身就是一种欺骗行为,岂能容忍?
淮海决胜,陈士榘“坐镇指挥"真相何在?淮海战役第三阶段围歼杜聿明集团时,王德、黄野松笔下的陈士榘简直是个“救世主"。他们声称,粟裕当时病倒,委托陈士榘指挥,使其“战场指挥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在淮海决战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听他们一说,好像淮海战役的胜利,少了陈士榘就实现不了似的。然而,纵观淮海战役全过程,我们完全看不到陈士榘有如此突出的表现。
相反,历史资料清清楚楚地记载,此役的总指挥一直是粟裕,并无中途“委托"一说。就算粟裕真的病倒了,按照军队的指挥体制,代理指挥也轮不到陈士榘。
再说,淮海战役是一场空前规模的战略决战,动用兵力之众,战线之广,前所未有。仅凭陈士榘一人,怎么可能“坐镇指挥"?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然而,这完全与史实不符,连陈士榘本人的回忆录都没有类似记载。种种迹象表明,这不过是两人的杜撰和臆想,企图抬高陈士榘、贬低粟裕在这场战役中的地位和作用,实在是本末倒置。
退一步说,即便陈士榘在淮海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那也是他分内的事,没什么好特别标榜的。
像王德、黄野松这样吹捧,反倒有贬低淮海战役的嫌疑,有损陈士榘将军的形象。
试问,陈士榘将军做出贡献,不正是因为他听从粟裕的指挥,严格执行粟裕的部署吗?倘若陈士榘将军在天之灵有知,看到自己的部下如此歪曲战役历史,恐怕也要气得跳脚吧!
结语:
王德、黄野松在陈士榘将军回忆录序言中对多个重大战役决策过程的错误描述,不仅与事实不符,更是对历史的歪曲和亵渎。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这种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
我们要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历史,还原真相,以免贻误后人,重蹈覆辙。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对得起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