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嘲讽千年的“先锋”廖化:我都超神了,为什么还是个笑料?

红小岩谈古论今 2022-10-10 09:31:18

一说起廖化此人,最为人熟知的大概就是那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千古嘲讽吧!?

这句话是用来讽刺三国后期,蜀国名将相继死亡、人才凋零,而平庸无奇的廖化这时都成了最突出的人物。所以当时的大将军姜维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便以其作为先锋。

小岩认为这样的嘲讽其实对不起廖化!小岩认为这廖化虽非猛将,但却也是个良将,是一个忠孝皆能兼顾的栋梁之才。所以小岩今日特来为这被抹黑千年的廖化做个平反。

出身文职

廖化,本名廖淳,字元俭,荆州襄阳人。在《三国志》中的记载,他初次的登场便是在关羽守荆州时,当时的廖化担任关羽旗下的『主簿』一职。

主簿这个职务是专门负责文书簿籍、掌管印鉴的文官,是州的属吏。话说能在当时人才济济的刘备手下能混到主簿这一职位,这是颇有难度的。

这怎么说呢?

还记得有个才智不下诸葛亮的『凤雏』庞统先生吧!庞统刚投靠刘备之时,刘老板也只派庞统当了个县令,后来还是经由诸葛亮的力荐之下,才让这个凤雏先生晋升『从事』一职。而这个『从事』的职务,也仅仅比廖化这个『主簿』高上一级。

至于在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中的廖化则是在关羽千里走单骑时登场的。话说那个时间点大约是在官渡之战前后吧!而关于廖化落草为寇,亲身参与了黄巾之乱,目不识丁、无勇无谋等描述,其实也与真正的历史有着极大的出入。

忠孝两全

古语有云:“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不过在小岩看来,世上没有所谓的绝对,凡事总有例外,廖化便是个明显例子。

公元219年,关羽败走麦城。廖化单骑突围赶赴上庸求救,而面对刘封、孟达的见死不救,他顿时痛哭失声、叩头出血;对于刘备伐吴,廖化则是力陈刘封、孟达人的罪恶,指出他们二人才是造成关羽遇害的祸首。当关羽战死后,无奈的廖化只能暂降东吴,为了自己的母亲,他只能如此。

但身在东吴心在汉的廖化,选择低调做人、隐姓埋名,一心想着——如何携母逃回蜀汉。

公元222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起兵征讨东吴,廖化知道机会来了!他运用诈死一计,带着母亲连夜西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潜逃的廖化正巧在秭归遇到刘备的复仇军队。而廖化再次归队的时间,也就是著名的『夷陵之战』开打的时候!刘备为了嘉勉廖化的忠义,便任命他为宜都太守。不过这一切对小岩与廖化来说,一切都是虚名,如同天上的浮云……廖化这下子可算是青史留名,刷新了成就,他做到了忠孝兼顾的忠良典范,古今能达此境界的名人,可没有几个!

果敢刚烈

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着廖化以果敢刚烈著称,话说蜀汉夷陵之战惨败时,廖化殿后拦截吴军,救走刘备,此役难度不亚于赵云曹营救后主。

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病逝之后,廖化被任命为丞相参军。其后,廖化便在蜀国的大小战役中建立功勋,升至广武督等军职。在诸葛亮的南征六次北伐中,廖化出征不是很多,小岩认为其原因可能是赵云、魏延、张苞、关兴、王平、马岱等等这些名将尚在的缘故,以至于诸葛亮无法发现到廖化的潜力。

而在诸葛亮命陨五丈原前的一场作战中,年过五十廖化再次迎来高光时刻。

当时的诸葛亮年老体衰,已无力主持大局,而且街亭沦陷已久,所谓的北伐也不过是巩固一下蜀国防线,防止这么早就灭国而已,但也就是在祁山脚,司马懿深夜正在研究破蜀良策,突然山头一声鼓响,从山间杀出,率大军重进曹营,廖化单骑追杀司马懿,并将这魏国一哥给杀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已。幸亏司马懿骑上马逃得快,否则就会被廖化一刀砍死!

这样的廖化,您能说他不猛吗?

而在诸葛亮死后,第四任大将军姜维九度北伐中原,而作为诸葛亮的旧将,姜维手下,不过仅剩廖化、张翼、张嶷等几人了。而廖化这个老将军,更是成为复兴汉业的一股中坚力量。

话说公元238年身为为阴平太守时的廖化,起兵攻打曹魏守善羌侯宕蕈,而当时的雍州刺史郭淮则是遣广魏太守王赟、南安太守游奕讨伐,但是王赟等分兵险要,很快就被廖化击破,游奕则中流矢而亡。廖化可谓战功赫赫。

蜀汉中坚

公元258年,诸葛亮之子、卫将军诸葛瞻开始与董厥、樊建统领朝事,廖化想和为人耿直的的镇军大将军宗预一起拜访诸葛瞻。

不料宗预却说:“我们都年过七十了,今生能求的都已经求了,只差一死而已,何必主动去拜访年轻人?”于是宗预没去。而小岩便由此推算出,廖化的生年应该至少在189年之前。而在夏侯霸死后,公元259年,廖化便与张翼分领左右车骑将军,假节,遥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

公元262年,在蜀汉亡国的前一年,姜维在出兵北伐前,廖化曾感叹地说道:“不停地用兵,最后必定自焚。”

廖化明确地指出,姜维智力不比敌人强,而且自身力量又小于敌人,用兵如此地不甚高明却又不厌其烦,怎么能建立功绩呢?由此得知,廖化与张翼、诸葛瞻、董厥等人观点相同,对于姜维这样的连年北伐、耗损国力的uofa持着反对的态度。

亡国殒命

公元263年夏,魏国终于大举伐蜀,而原本有机会提前准备的蜀国,却被黄皓借由巫鬼的意旨,说明魏国不会进犯,用这种鬼理由给挡了下来。直到钟会已经朝向骆谷出发,而邓艾快要进抵杳中时,后主刘禅才急忙派遣廖化支援杳中的姜维。

后来刘禅又派遣张翼、董厥前往阳安关支援。当姜维与廖化到了阴平后,听说魏将诸葛绪发兵向建威,于是他们便在阴平坚守等待。当一个多月后,邓艾主力奔至沓中,而姜维回到阴平要地镇守。

这时,阳安关守将蒋舒突然开城出降,而猛将傅佥则是在一片混乱中战死,于是钟会主力便得以长驱直入。姜维、廖化两人最后也只用弃守阴平,用计骗过诸葛绪,他们向东抢过阴平桥头,与张翼、董厥合兵一处,退守剑阁以拒钟会大军。而钟会屡攻剑阁不下,甚至萌生了退兵之意。但在不久后,众人听闻诸葛瞻战死于后方,绵竹失守,而此时各种不利的消息不断传来,众人难分真伪,于是便退军至广汉、郪道等待进一步的消息,直到收到了刘禅的诏书,确认蜀国的灭亡,众人才不情愿地投降。

蜀国投降后的第二年,廖化与宗预等人受命被迁往洛阳,而这蜀汉的末代名将于迁移的途中郁郁寡欢地病死。

总结

历史上的廖化并非《三国演义》中所提的那么平凡,虽然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对于廖化记述得很简单,仅仅只是用了寥寥百余字来记述。虽说史料不够完整,但小岩还是认为,他的忠,是后世所不可比拟的。因为他对蜀汉的事业忠心耿耿、始终不渝,奋斗了整整一生。

还有廖化那个忠孝兼顾的精神,别忘了,徐庶为了孝而不得已留在曹营,得了个千古赞颂,可廖化胜过徐庶一点的便是,他肯去动脑筋如何才能携母脱困,逃回蜀国。在兵荒马乱、朝不保夕的乱世,廖化忠孝两全,这样的人翻遍史书都不多。

究竟是徐庶智力高些?还是廖化的智力高些?看官们,请自行判断吧!

(完)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