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01惊动毛主席和斯大林!彭德怀在战场上胜势收兵,到底是对还是错?
彭德怀指挥朝鲜战争,实际上却是临危受命。
说起彭德怀,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脑海中也会立刻浮现出他“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英雄气概。
作为我国的十大元帅之一,彭德怀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指挥过很多耳熟能详的经典战役,可以说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尤其是在建国后,在朝鲜指挥的抗美援朝战役,更是打出了中国人的气势,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军打的落花流水。
真正做到了毛主席事先设想的那样,“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让中国人真正在国际上扬眉吐气,打的帝国主义们心服口服,也让国内刚刚解放的百姓们深深松了一口气。
然而大家都只知道,抗美援朝战争漂亮的胜利,却不知这艰苦的战役之中,也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在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彭德怀,也曾经因为自己的一次收兵决策,而遭到朝鲜和苏联的一致反对,并且惊动了毛主席和斯大林。
彭德怀究竟在战役中做了什么决定?毛主席和斯大林知道后,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朝鲜战争突然爆发,作为美苏冷战博弈之下,爆发的第一场热战,它的输赢,甚至它的每个局势变化,都将对两个阵营的国家,以及整个世界格局产生影响。
作为朝鲜、苏联的邻国,又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战争带来影响更是巨大。
因此战争刚刚一爆发,党中央就对当前国际、国内的战斗局势,进行了冷静的分析和激烈的讨论,
虽然当时朝鲜人民军还一直处于胜利的态势,但党中央一直有着忧患意识,认为战局时刻有发生变化的可能。
经过谨慎的思考,最终党中央决定,在必要的时刻抗美援朝,以志愿军的形式,出兵朝鲜。
果然不久,麦克阿瑟临川登陆,朝鲜人民军节节败退,苏联和朝鲜都想要我国出兵。
虽然决定出兵,但这场战役事关重大,究竟应该派谁去做这个总揽全局的司令员呢?
要知道,抗美援朝战役,有它自己的特殊性。
第一是要到朝鲜本土作战,我们的战士和指导员,都对那里的地形地貌不熟悉;第二就是敌人的不同,以前国内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我们面对的主要敌人是日本鬼子、国民党和还乡团等等。
但是朝鲜战场上我们的战士,需要对抗的有美国在内的多国联军,我们并没有太多交手的经验,更何况那时候的美国,刚刚往日本扔了两颗破坏力极强的原子弹,听起来就是个很可怕的对手。
所以综合以上条件,我们一方想要最大程度的锁定胜局,那么派出的司令员,不仅仅需要有极高的军事素质、战场上灵活的应变头脑,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往无前、敢于担当的正气和胆量。
最开始,中央先决定让粟裕来担此重任,但结合实际情况,最终还是决定让彭德怀挑起这个担子。
彭德怀毅然决然临危受命,因为自从朝鲜战争一开始,远在西北的他,就和党中央一样,开始密切关注朝鲜战场的情况,并坚决支持毛主席的决定,果断出兵,支援朝鲜。
在同毛主席、周总理商议出兵援朝方案之后,彭德怀放下手上正干的热火朝天的建设大西北的事业,再一次踏上征程,准备去往朝鲜那充满硝烟的战场上。
而彭德怀即将出兵时的朝鲜战场,如今军情紧急。
本来朝鲜人民军的征伐,势如破竹,长驱直入,眼看就要取得最后的胜利,但是没想到敌人来了联合国军的增援,麦克阿瑟在仁川登陆,助力南朝鲜反攻,战线再次越过三八线,朝鲜人民军甚至收到了麦克阿瑟的最后通牒。
面对濒临危殆的战局,金日成紧急请求中国出兵支援,斯大林也发来了电报,要求中国出兵。
这就是彭德怀出兵时的战局,可以说只有有坚毅信仰的人,才敢在这种危急时刻,带兵出征,挽狂澜于既倒。
在准备出兵朝鲜的前夕,彭德怀十分忙碌,他冒雨到沈阳会见了邓华、洪学智、韩先楚等人,商议指挥机关的筹建工作和其他准备情况,还会见了金日成的特派内务相朴一禹,对于志愿军进入朝鲜之后的情况做了商谈。
除此之外,彭德怀以及将要踏上朝鲜战场的指战员,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朝鲜战场上的制空权了。
但非常遗憾的是,当时的苏联红军尚未完全准备好,不能立刻派空军支援志愿军入朝作战。
如果要等待苏联空军条件成熟,一切准备就绪的话,那入朝时间至少要推迟到两个月甚至两个半月以后。
对于突然出现的情况,中央把彭德怀召回北京,大会开始重新商议是否出兵援朝的问题。
虽然缺少了苏联空军的支援,入朝作战凶险万分,但当时的与会者一致认为,此时出兵对我国利益很大,若是不出兵的话,将会损害我国的利益。
彭德怀更是支持入朝作战,并指示全体指战员做好战斗准备。在敌我悬殊的条件下,彭德怀就这样带着人民的期盼出站,并最终不负众望,取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
那么,有着这样的成果,为什么还会在收兵问题上遭到质疑呢?
02抗美援朝时,志愿军长驱直入,却被彭德怀突然叫停!引起各方震动!
一向勇往直前的彭德怀,取得两次战役的胜利后,为什么却在第三次战役胜利时决定收兵呢?
抗美援朝一共五次战役,如果说第二次战役的胜利,是抗美援朝战役的最终胜利的基础,那么第三次战役则是打的最酣畅淋漓。
但同时也是这场战役,让彭德怀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因为第三次战役,和前两次的战役相比,实在更为顺利。
志愿军战士势如破竹,把联军和南朝鲜军直接驱赶到了三八线的另一边去,甚至攻占了南朝鲜的首都汉城,。
就在战士们被胜利激励的斗志昂扬,朝鲜人民军、苏联等都欢欣鼓舞,等待着志愿军直捣黄龙,取得最后的胜利时,彭德怀却在此时下令志愿军,停止追击。
战斗向来是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不让敌人任何修整的机会,更何况是朝鲜战场上这样敌我悬殊、来之不易的胜利。
但其实这并不是彭德怀第一次在胜利的时候,宣布停止追击。
事实上,也是在朝鲜战场上,在不久前的第一次战役中,彭德怀就没有在胜利后继续扩大战果,而是把部队后撤,果断把第一次战役结束了。
而正是这一次巧妙的、同样不被人理解的停止,才形成了第二次战役的有利态势。
虽然有胜利的例子在前面,但是这一反常态的战斗部署,还是在当时引起了各方极大的争议。
首先对这次战略部署产生质疑的,就是朝鲜当时的首相金日成。
其次就是当时正在朝鲜的苏联大使拉佐瓦耶夫。
这种责备其实是当时人的普遍想法,毕竟参战的人都希望这场战争可以迅速结束。可以说这种速胜的状态,已经算是部队中的主流思想。
但是作为主帅,在紧张的战斗中,在胜利的喜悦中,他背负着几十万指战员的生命,也肩负着祖国亿万人民的期待和党中央的嘱托,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因为人在胜利时,常常就会变得飘飘然,错误的估计自己的真实实力,也会小看对方的实力。
第三次战役虽然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将战场推到了汉城,但是一总结战果,就会发现,这样巨大的胜利下,实际歼灭敌人的数量却并不是很多。
而且当时中国军队的战损比已经很高了,加上在国外战场作战,后勤保障严重滞后,战士们的非战斗减员十分严重,再加上长途奔袭中,又有美军的狂空乱炸之下,没有制空权的战士们,武器供应也没有保障。
更何况,第三次战役看似胜利的表面,其实内里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纵观朝鲜战场,是个纵向的战场,左右都是海洋,而当志愿军打到三七线的时候,虽然看似胜利了,但是理智的从大局来看,三七线左右都是美国舰队,自己的军队这不就是主动冲到敌人的包围圈里去了吗?
再加上回想起朝鲜战争爆发初期,朝鲜人民军也是这样的所向披靡,顺利冲过三八线,最后被在仁川登陆的麦克阿瑟把部队拦腰截断,最终惨败。
前人之鉴,不可不妨啊。
但是苏联人,最终还是没有听彭德怀的解释,认为彭德怀这是犯了右倾错误,并坚持把彭德怀的问题,反映给了毛泽东和斯大林。
好在毛泽东十分支持彭德怀的战略部署,并把朝鲜战场的实际情况写成电报,告知了斯大林,而作为苏联伟大的军事家,斯大林确实很有战略头脑和战场远见,也表态支持彭德怀的指挥策略,并把这位在背后告彭德怀小状的大使撤了职,把他调回了苏联。
那么,除了彭德怀的这次英明收兵,他在朝鲜战场上还有着怎样的功绩呢?
03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谁能真正把握敌人的脉搏?
朝鲜战场上,彭德怀为什么取得了最终胜利?
众所周知,抗美援朝是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一站,是中国的立国之战!作为朝鲜战场的主帅,彭德怀在军事上有取舍的勇气,又敢打硬仗的霸气,又有关爱战士的担当。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彭德怀不仅关注战场上的一举一动,也十分关注战士们的后勤保障。
在第四次战役打响的时候,彭德怀就曾经紧急飞回北京,为了战士们的后勤保障,而与党中央商谈。
因为当时很多人并不全面了解当时战场的情况,只知道战场上的胜利一面,但是对战士们后勤保障的困难却缺乏了解。
因此在总理组织的作战会议上,面对彭老总提出的要求,参与会议的人员却总是强调自己所遇到的困难时,彭德怀为此拍了桌子,并对在座的人细致具体的讲述了在外作战的战士们遇到的困难。
因为战场上没有新鲜的蔬菜,志愿军战士们个个瘦弱不堪,得了夜盲症;因为缺少粮食供应,战士们只能一把炒面和着一把雪填饱肚子,继续在战场上坚守;因为缺少棉衣等物资,很多战士冻死冻伤!
在武器装备上,志愿军本来就差着敌人一截,若是后勤保障再跟不上,那这场战争还怎么打下去!
最终,党中央在全面了解了志愿军在战场面临的困难后,号召国内增产节约,为战场提供飞机大炮。
在战场上,彭老总对自己也严格要求,珍惜每一份粮食。
有一次,正准备去吃饭的彭德怀,发现门前有很多烂掉的菜叶子,他对于这些本来还能吃的菜叶子被扔掉,感到非常的心疼。
他一片片的捡起来,并制定了几条节约的举措。当时的志愿军后勤保障不足,每一份食材都是珍贵的资源,有时候甚至能救一个战士的性命。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浪费食物,就是在浪费生命。
为了能够养成节约的风气,让大家都能认真遵守节约的纪律,彭德怀首先就从自己做起。战士们没有新鲜的蔬菜,那他自己也坚持几个月不吃蔬菜。
事实上彭德怀一直保持着自己这样朴素的作风,衣服上起了很多的毛球,那就剪一剪继续穿,当时队伍上,战士们的棉衣,一年才能换一套,彭德怀也向战士们看齐,棉衣两年才领一套。
彭德怀爱护战士,而且一点都不居功自傲,也不重名利,曾经自己把《彭德怀将军之歌》,直接改成了《战士之歌》。他说,朝鲜战争的胜利,战士们才是功劳最大的。
作为老一辈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彭德怀不仅军事能力过硬,军事素质过硬,而且有过人的担当和胆识,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战场上,发现隐藏在战争之后的本质。
他的一切决定都是从现实出发,从人民是出发,从大局出发,有超前的眼光,虽然有时候战场上的远见卓识才不被有些人理解,但最终的事实证明,他的战略眼光确实是无比正确和毒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