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直言:上了年纪,不想患癌而不自知,四个部位最好定期筛查

源玮评健康 2023-06-11 22:59:02

63岁的于大爷,是烟龄几十年的老烟民了,退休后无事可做的他,每天的吸烟量从原来的五六根增加到大半包,虽说这一变化不大,但随之而来的咳痰、咳嗽等一系列健康问题深深困扰着他。

家人们强烈建议于大爷去医院做体检,可于大爷有些不以为然,退休前单位每年都会组织健康体检,也没见查出什么事啊?

但于大爷终究没拗过家人,不情不愿地去当地医院做了胸部CT,检查结果提示右肺占位性病变,考虑肿瘤可能,进一步的病理穿刺结果确诊了肺癌。

所幸的是于大爷所患肺癌尚处于早期,无远端转移,治愈可能性很大。于大爷深知很多肺癌患者查出来时就已经是晚期,自己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可他还是很费解,明明每年都体检,为什么还是患上了肺癌?

常规检查为何很难查出癌症?

针对癌症的防治,世界卫生组织曾发表过这样的观点:1/3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1/3的癌症在早期发现时完全可以根治,剩下1/3的癌症患者可通过现有医疗技术获得较高的生存质量。

这一观点,通过数据较为直观的为大家揭示了癌症预防与早期干预的重要性,但事实是防癌形势仍没有那么乐观。

就通过现有的临床数据来看,真正在癌症早期就及时发现并收治的患者比例,常常不到癌症患者总数的20%,这意味着多数癌症患者被收治时,癌症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

正因如此,人们常会有一种错觉,那就是“癌症一经发现,就已经是中晚期了”,而这种情况背后的原因,无外乎是患者讳疾忌医的心理以及“就医姿势不对”。

当然,癌症的隐匿性也不可忽视,很多癌症癌症发病初期要么没有不适症状,要么有轻微症状也不具有典型性。这就导致患者常会抱有侥幸心理,本着“小病拖,大病才治”的原则,等到出现真正不适时才就医。

但是这往往是很麻烦的一点:因为不排除一些癌症,只有当病变浸润或转移到一定程度时,患者才会出现明显不适。

再有,随着健康意识的加强与居民素质的提高,很多单位也都会组织例行体检,个人也会自发地进行体检,但仅有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少数癌症可通过常规检查早期发现,故只进行单纯的健康体检,而不进行肿瘤筛查,就仍旧有“患癌而不自知”的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就医姿势不对”。

这里需要纠正一个错误认知,那就是常规检查与肿瘤筛查并不能划上等号。

相比于常规检查,肿瘤筛查的最大特点是更具有针对性,常规检查相对而言则更具普适性。常规检查能够对心肺、口腔、耳鼻喉、泌尿系统、肝肾功能是否发生实质性病变在短时间内就有一个粗略的认知,以便及时发现身体各处中潜藏病变,并进行进一步治疗。

但常规检查覆盖面虽广,却无法做到样样深入,导致它对相当多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有心无力,以肺癌为例,虽然常规的胸部X线也有一定可能发现早期肺癌,但无论是敏感性还是准确度都不如胸部CT,这也是为什么案例中的于大爷每年都体检却还是查出了肺癌。

防癌筛查则专门针对恶性肿瘤所特有的某些指标进行重点筛查,虽然检查项目较少,但却更加深入。肿瘤筛查大致可分为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穿刺、粪便化验、肠胃镜、钼靶等进一步的辅助检查。

以血液检查为例,肿瘤筛查并不过多关注患者的血脂、血压、血糖等指标,而是将重点放在各类肿瘤标志物上。

何为肿瘤标志物?

简单来说就是肿瘤发生时的特异性指标,一般分为两种,一种由恶性肿瘤细胞直接产生(包括肿瘤细胞的代谢、坏死、分化等过程),一种是人体对肿瘤的特异反应所产生。

比如其中最为典型的甲胎蛋白,就是临床上用以监测原发性肝癌的常用指标,最初于上世纪60年代被发现与肝癌存在关联性,当肝细胞发生恶变时,其在血清中的含量也会随之升高。

当然,想要通过肿瘤筛查及早发现恶性肿瘤,光是进行血液检查与肿瘤标志物监测是远远不够的,而针对不同的恶性肿瘤也有不同的筛查策略,尤其是以下这几种尤为值得注意。

体检不查这四个部位,患癌都“蒙在鼓里”

根据近日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目前我国每年的新发癌症病例约在406万,且每年约有241万人死于癌症。以百万为计量单位,可见其对我们的生活影响之深,想要做出改变,进行肿瘤筛查是很有必要的。

肿瘤筛查无论是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生存质量的改善、预期寿命的增加都有益,且尤其适用于某些进展相对缓慢的恶性肿瘤。以下4个部位不仅是恶性肿瘤的“高发地”,进行相关筛查相当有意义。

(1)肺部

肺癌在我国的死亡率、发病率均高居榜首,是男性健康的“头号杀手”,亦是女性除乳腺癌外的发病率第二高的癌症。

肺癌的早期症状较为隐匿且不典型,患者早期多仅有咳嗽这一单一症状,另有少数患者以气短、胸闷为首发症状。而造成这些不适症状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感冒、肺炎......

总之,想要通过症状来判断是很不现实的。这时进行胸部CT就很关键,胸部CT是诊断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并逐渐成为肺癌早期的重要筛查手段。

美国国立肺癌筛查项目的一项研究显示通过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胸部CT,不仅增加了肺癌早期的发现率,也将死亡率降低了20%。

(2)乳腺

对于女性而言,乳腺癌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癌”,且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

乳腺癌早期症状同样多不明显,以胸部包块、溢液等为首发症状,但患者常无痛感,多数患者在查体和影像学检查时才发现问题。

对于乳腺癌,乳腺钼靶与乳腺超声是重要的早期诊断手段,对于I期患者而言,若能及时干预治疗,五年生存率常在89%以上。

(3)胃部

胃癌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难排进前五,但我国却是胃癌的重灾区,这与高盐分摄入量、不分餐导致的幽门螺杆菌传染等有一定关系。

胃癌同样具有进展相对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的特点,在发病初期往往仅有胃部不适、饱胀、消化不良等轻微症状。

而以上症状常会与常见病胃炎相混淆,更有相当多的胃癌患者在早期无任何知觉,一旦进展到晚期,胃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常不足10%。

胃镜与胃组织活检是重要的早期诊断手段,另外,在实验室检查中,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胃泌素-17、糖类抗原等指标都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

通过早期检查,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对于早期胃癌来说愈后还是很好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4)直肠

直肠癌同样是发病率较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癌,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有时会有腹部不适、排便频繁等不易察觉的早期症状,但多不典型,很多人可能会以为是拉肚子,但是若是短期内不能改善,还是需要大家尽早就医。

其中,大便隐血、肠镜等手段在直肠癌的早期诊断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早期直肠癌患者若能及时接受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90%。

总而言之,肿瘤筛查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但对于癌症而言,预防大于治疗,目前大多数恶性肿瘤病因不明确,但有已知的高危因素,而通过各种手段降低高危因素,则是预防恶性肿瘤的关键。

如何降低恶性肿瘤高危因素?这些要了解

恶性肿瘤的发生并非毫无缘由,而是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环境、疾病等诸多高危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显然无法兼顾所有的风险因素,但却可以判断是否属于癌症高危人群,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肿瘤筛查。

首先要看是否有家族病史,包括胃癌、乳腺癌、肺癌在内的诸多恶性肿瘤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另外如果生活的环境某种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也需要格外警惕,尤其是胃癌、直肠癌这类有明显地域差异性的恶性肿瘤。

再者,对于长期暴露于有毒有害或受污染环境者,也属于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如从事化工厂、金属制造厂工作人群等;

最后,有不良饮食生活习惯者,也要格外注意,比如长期吸烟、熬夜、高盐饮食......

总结

肿瘤要早筛早治,早期的肿瘤筛查对肺癌、乳腺癌、直肠癌、胃癌等进展相对缓慢且较早干预治疗效果较佳的恶性肿瘤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希望大家对此有所重视,尤其是一些家族中有癌症患者的人群,毕竟一些癌症的家族聚集现象不是说说而已!

参考文献:

[1]高峻,史学森,卢干,王旭东,任珂.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及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在胃癌筛查和诊断中的价值[J].包头医学院学报,2022,38(03)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