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华为汽车推出了重磅车型——问界M9,短短几天,问界M9的订单就超过了40000辆。华为的自动泊车和自动驾驶功能,也被人津津乐道。一时间,华为汽车大热。其呼声,甚至一度超过了比亚迪,一度超过了特斯拉,一度超过了小米汽车。
即使这样,同样有不同的声音出现。昨天(2024年2月24日),作者就在手机《网易新闻》上,看到这样一篇长达2200多字的文章。文章的题目是:“华为的汽车业务,其实处在失败的边缘”。作者名字为“古老板的老巢”,应该也是自媒体,IP地址为广东省,文章发布于五天前的2024年2月19日。
该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如下:华为,这家在通信行业赫赫有名的巨头,自2019年宣布进军汽车产业以来,一直在积极布局和推进。市场的反响无疑是非常强烈的,华为的余承东销售频频发声,其影响力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界无人不晓,甚至多次引发行业内的热议和关注。
然而,尽管声势浩大,华为在汽车产业的实际产出却显得有些不尽如人意。直到2023年年末,华为终于推出了备受期待的问界M9,这款车的订单量超过4万台,虽然相较于华为之前的成绩已经有所突破,但与行业一哥特斯拉相比,其销量仍然相形见绌。特斯拉在一个季度内的交付量就高达40多万辆,这样的数据足以让华为望尘莫及。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华为进军汽车行业的业绩似乎并不亮眼。据数据显示,自华为BU成立以来,华为在汽车业务上累计投入的资金高达206亿元。2022年,华为在汽车业务相关的研发支出更是高达103亿元,这几乎是理想、小鹏等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两倍。然而,换来的收入却不到21亿元,仅占总营收的0.3%。显然,华为在汽车产业的投入产出比并不理想。
当然,作为一个新领域,投入产出比的评价或许为时尚早。但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华为至今尚未将其商业模式清晰化。在内部,华为面临着两条路线之争。一方面是成为汽车领域的博世,为车企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做硬件及软件系统供应商;另一方面则是自己造车。虽然华为高调宣布不造车,但余大嘴似乎并不认同这一战略。
问界M9这款车的出现,虽然名义上不是由华为制造,但从整个操作过程来看,几乎可以说是华为自己造的车。从产品设计、制造到营销、渠道,华为均一手包办。虽然名义上是合作厂商的生产名义,但本质却是华为自己的汽车。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做法,让人不禁想起华为曾经的口号——“不造车”。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华为试图成为博世的梦想已经破灭。为了挽救这一业务,华为不得不将其旗下汽车BU业务分拆并向合作方开放股权。表面上看,这是一种通过拉拢客户形成长期捆绑业务的手段。但如果其供应商能力强大,根本不需要这种手段。归根结底,数百亿的投入、二十多亿的收入、不赚钱的业务,这些都是任正非无法容忍的。他可是商业狂人,对于不赚钱、不打粮食的业务,他可不会坚持下去。
在汽车业务上,任正非近期明确表示,要减少研发投入,确保商业闭环的完成。他强调,如果企业尚未明确如何盈利,就不应继续投入资金进行研发。华为在信息产业领域累积的优势,无疑是智能汽车的基础能力,但为何众多车企对此并不买账呢?智能汽车系统作为产品的灵魂,车企们又怎会轻易将其交由其他企业掌握?
华为的合作模式并未在市场上带来显著的表现。与华为合作的第一批供应链企业北极狐,市场表现并不理想,一直处于巨额亏损中,塞力斯也在亏损中,这让合作伙伴也看不到明确的商业前景。然而,问界M9的模式却证明,华为深度参与而不仅是提供零部件供应,是可能打造出爆款产品的模式。然而,这种模式却难以与大型企业合作,因为大车企会质疑自己的产品由余承东来发布,市场上可能会误认为这车是华为的,而汽车作为消费品,品牌价值至关重要。
华为投入200多亿,收入只有十分之一,是处在失败的边缘吗?朋友们自己判断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