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场景中,想必许多人都曾陷入过这样一种令人困扰的境地:心中怀揣着众多想要达成的目标,然而在付诸实践时,却总是感到力不从心、难以应对。每天清晨,满怀壮志地列出一长串详尽的计划,可待到夜幕降临,却惊觉完成的还不足一半,内心充斥着对时间不够用的无奈与叹息。
年初之际,信心满满地定下一系列雄心勃勃的目标,然而当一年即将走到尽头,却不得不面对一大半目标都未能实现的残酷现实。究竟为何会出现这般状况?难道真的是当初目标定得过高?深入思索,很有可能是因为想要做的事情过于繁杂,以致于失去了核心重点。对此现象,《高效能人士的执行4原则》中的内容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第一个原则,聚焦最重要的目标。这意味着我们要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集中在为数不多但至关重要的事情上。毕竟,目标的数量越多,我们能够出色完成的就越少。那么,如何去实现这一原则呢?首先,我们需要对自己内心最渴望去做的事情进行一个清晰的排序。从众多的想法中,筛选出那个最为关键、最具价值的目标。接着,为自己设定一个合理的期限,在这段时间里,全心全意地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这些选定的重要事务上。等到一件事情圆满完成之后,再开启下一项任务。
第二个原则,关注引领性指标。当我们成功地将主要精力投注在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上后,接下来至关重要的就是密切关注那些能够真正对目标实现产生重大影响的指标。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涉及到引领性指标和滞后性指标这两个重要的概念。
滞后性指标,指的是当我们获取到相关数据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尘埃落定,结果已然呈现在眼前。例如,当你购买了一辆汽车,车辆多久会出现一次故障,这是你无法提前掌控的。因为只有当故障真正发生时,你才会知晓结果。再比如销售额、库存数量、住院率等等,当这些数据被我们所掌握的时候,相关的情况已经发生,结果已经确定,它们都属于滞后性指标。
而引领性指标则截然不同,它是那些我们可以预先洞察并且能够加以控制的指标。举个例子,你可以通过合理控制保养车辆的频率,从而有效地影响它出现故障的频率。你还可以通过巧妙调整激励手段,充分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对销售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又或者,你掌握了更为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能够左右考试成绩的高低。
第三个原则,坚持激励性记分表。当我们明确了重要目标,也清晰地知晓了能够左右结果的引领性指标之后,此时至关重要的是要确保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在任何时刻都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是处于领先的位置还是落后的状态。所以,原则三就是要将滞后性指标和引领性指标转化为清晰可见、切实可感、能够量化的具体指标。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量化呢?在书中提到了两种实用的工具,分别是选手型记分表和教练型记分表。选手型记分表具有简单直接、一目了然的特点。通过这样的记分表,你能够一眼就看出自己是超前完成还是落后于预期。比如说,下图是一个以增加收益为目标的选手型记分表,目标用黑线清晰地表示,实际表现则用灰线呈现。通过这样的表格,大家能够直观地看到自己的表现,清晰地知晓自己做得是好还是不好,从而能够方便地随时调整工作节奏。
第四个原则,建立规律问责制。我们刚刚所探讨的原则一、二、三,无疑是驱动执行力的有力工具。然而,对于一个组织而言,仅仅拥有强大的执行力是远远不够的。倘若每个人都仅仅依据自己的判断去做自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大家朝着各不相同的方向发力,很容易导致混乱和偏差。因此,建立规律问责制就显得尤为必要。
那么,什么是规律问责制呢?它指的是对过去的表现以及未来的行为计划进行有规律的、周期性的问责。通过原则一、二、三,我们构建起了比赛的基本框架,而规律问责制则能够让团队成员真正地融入其中。
比如,每周定期召开最重要的目标会议。在每一次的目标会议上,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要针对那些能够直接影响引领性指标的事情做出详细的计划,并在下一次的会议上如实汇报完成的情况。要确保公司的每一个人,从管理层到执行层,都清晰地知晓团队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在汇报结果的时候,每个人不仅仅是在向老板汇报工作,更是在向团队中的其他成员汇报。倘若你未能达成在会议中所承诺的事项,就相当于在所有参加会议的人员面前失去了信用。所以,为了不失信于大家,每个人都会高度重视自己所承诺的事情,并且竭尽全力去实现,这就是高效能人士的执行四原则。希望这四个原则能够助力你摆脱日常事务的纷繁纠缠,成功实现你心中最为重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