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侯(前780年——前746年),名仇,晋穆侯之子,曲沃桓叔之兄,西周至春秋时期晋国的第十一位君主。
晋文侯是晋国史上一个转折性人物,晋文侯在位三十五年,在其任上辅助周平王迁都,周平王为感谢晋文侯,作了《文侯之命》一书,此件事可谓使晋国名声大噪,但晋文侯之后,晋国陷入”曲沃代翼“的斗争之中,晋国下次走进“国际”会盟视野,还是在晋献公时。
晋文侯名字为“仇”,还是来源于其父晋穆侯费生(又作费王)。
晋穆侯四年前808年,晋穆侯娶姜氏为夫人,姜氏在晋穆侯七年前805年生下一子,恰好此年晋穆侯出兵从周王室之师征讨北方条戎,奔戎。
“王师及晋穆侯伐条戎,奔戎,王师败逋。”
王师战败,晋穆侯也跟着战败,晋穆侯就将刚出生的儿子命名为“仇”。
晋穆侯十年(公元前802年),晋穆侯再出生战戎狄,与之战于千亩(今山西安泽县一带)。夫人姜氏又生下一子,晋穆侯为此子命名为“成师”。
晋国大夫师服对晋穆侯的命名方式就有异议,师服说;“国君给儿子命名,取名表示一定的意义,意义产生礼仪,用礼仪来完成政治,国君带头遵行礼法,国人才会遵行国君的统治。如果变更礼法,那么国家将会发生祸乱。
所以相爱的配偶叫‘妃’,相怨的叫‘仇’,这是古人命名的方法。如今太子名‘仇’,少子名‘成师’,这是祸乱的征兆。”
师服这话在现代人看来是迷信,可要深挖,大概可以说明晋穆侯已违反了许多礼法之事,至于瞎命名可能就是无数件违礼的小事。而这些违反“礼法”的事,最终的反应就是君位继承上。
晋穆侯二十七年(公元前785年),晋穆侯去世,其弟殇叔自立为君,史称晋殇叔。太子仇出国逃亡。
这是晋国嫡长继承制的第一次被打破。
晋殇叔能打破“父子相继”的继承制度,其基础条件就是取得晋国公族集体的“不反对”,想得到这种支持是相当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比如后面曲沃一支数次击败晋国大宗,甚至杀了晋国大宗君主,可晋国公室仍不愿意承认曲沃一支为君,而是又选出一位大宗人物出任晋君。
晋殇叔能“顺利”为晋君,即已说明上任晋穆侯做了许多荒唐的事,以至引起公室集体“反感”,这就为晋殇叔篡位提供了条件。
过了四年,晋殇叔四年(公元前781年),太子仇率领家徒与私属卷土重来,成功袭杀晋殇叔,夺回政权,是为晋文侯。
晋文侯是位聪明的君主,为晋君后应该进行过多项“改革”,向公室让出大量的利益,才换来君位的安稳。
晋文侯“勤王”公元前771年(晋文侯十年),周幽王荒淫无道,废太子宜臼,欲立庶子伯服。太子宜臼跑到其母国申国,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等攻下镐京,杀死周幽王与伯服,并拥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
周幽王另一党虢父又立周幽王另一庶子余臣为王,史称周携王。周携王与周平王并立,这“二王并立”的时间差不多有二十年(一说有十年)。
周朝有难时,晋文侯并没有第一时间出兵,而是趁乱攻占了许多周王室的土地。
如《竹书纪年》载,“(平王)赐秦、晋以邠、岐之地。” 这里所说的“岐”,显然指秦文(襄)公“伐戎救周” 献“岐以东”之地,周平王赐其“岐西之地”的“岐”发生在在秦文公十六年(前750年),《史记》记载“文公伐戎,地至岐”,还有《匈奴列传》中“秦襄公伐戎至岐”。
如此,就有二种可能。
一是前760年,晋文侯杀周携王,又与秦襄公护周平王东迁,周“(平王)赐秦、晋以邠、岐之地。”
二是前750年,晋文侯杀周携王,又与秦文公护周平王东迁,周“(平王)赐秦、晋以邠、岐之地。”
二种说法,又没有证据彻底坐实那种对那种错,索性全写出来。
这里的周王平赐晋文侯“邠”地并不是赐,而是晋文侯趁周王室乱,趁机打下来的,周平王只不是形式上的追封。
当然,也有另一种说法,晋文侯最开始是支持周携王政权的,只不过周携王并不承认晋文侯对“邠”地的占有,而周平王承认,所以晋文侯转变方向,支持周平王,其投名状就是周携王的性命。
晋文侯护送周平王东迁后,周平王作《文侯之命》表达对晋文侯的感激,并赐晋文侯“秬鬯一卣;彤弓一张,彤矢一百,卢弓一张,卢矢一百,马四匹”。晋国历史上得周天子如此赏赐的人只有三个,分别是晋叔虞,晋文侯与晋文公,可见赏赐之分量。
晋文侯在位三十五年,其文治武功史书上记载的东西大概是九牛一毛,就其夺回君位,如何安抚公室集团,还有在“二王并立”时如何选择,至于都没记录。而且青铜器《晋姜鼎》又有晋文侯征伐过淮夷的记录,这大概是奉王命而行。
晋文侯之后,为晋昭侯,晋昭侯又将其叔成师,封到曲沃,为曲沃桓叔,此时的桓叔已有五十多岁。晋昭侯如此做,大概率是成师在晋文侯的功业中,做出了许多贡献,晋文侯死亡后,成师的影响力无人能及,为减少成师对晋昭侯的影响,分封出去已是较好选择。只不过如此一分,带给晋国大宗另一项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