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低价之战,或又将少一员大将。
近日,有消息称,抖音电商将对经营目标进行重大调整,不再把 “价格力” 放在首位,下半年将重点追求 GMV(成交额)增长。
而今年2月,抖音电商还将“价格力”设为第一优先级,且重心迅速向 “低价” 倾斜。
为了强推“价格力”,抖音电商向低价之路狂奔,在比价机制上,甚至比淘天或拼多多还有过之无不及。
那么,现在又突然踩一脚刹车,意欲弱化低价,这是为何?
无独有偶,不久前也有媒体透露,淘天集团也即将要弱化绝对低价战略。
淘宝和抖音都将相继转型,似乎释放出一个不错的信号。然而,困在“价格力之战”这座围城的商家们,真的能松一口气吗?
抖音的低价策略
不得不说,抖音这半年来低价的势头的确很猛烈。
最难以忽视的,是抖音逐步成熟的比价系统。
今年开始,抖音将平台内商品分为 “全网低价”“同款低价”“同款高价” 三个等级,并据此对商品的流量曝光进行调整。此外,还会在此基础上为商家提供改价建议,许以流量扶持。
比价时,抖音有时候比淘天或拼多多还要激进。
首先,在用户提交订单准备付款的页面中,抖音会展示同款更低价,吸引用户跳转,通过比价买到更低价的心仪商品。
这也就意味着,商家尽管以及付出了广告费,最终反而有可能为定价更低的竞争对手“做嫁衣”。
而淘宝虽然也有类似的功能,但同页展示的商品与下单产品之间关联度较低,影响也相对较小。
其次,在抖音商城首页上半屏中,囊括了多个低价专区入口。
比方说主打官方补贴和多人拼团的“超值购”;设置准点秒杀场,1元可以抢购多种类目的不同商品的“低价秒杀”,号称可以轻松查看同款商品最低价的“找好价”,都在最显眼的位置。
在此基础上,抖音还频繁调整“低价秒杀”,更是把“找好价”频道入口与抖音重要业务“小时达”并列,对低价策略的重视度可见一斑。
最后,在今年618大促前夕,抖音还在小范围内测改价系统。
和之前只向商家提供改价建议相比,“自动改价” 模式下,商家只需要设置一个底价,平台就会根据站内、全网同类商品价格的变动,实时调整价格。
拼多多也紧随其后,将原计划于双十一推出的“自动跟价”上线,面对抖音的新动作,拼多多显然加快了进度。
在抖音对低价一次又一次的加码中,抖音的低价策略火速推进。那么,抖音电商的成绩如何呢?
低价不适宜抖音的土壤
据公开资料显示,抖音的低价策略在最初成效还是十分显著的。
今年一、二月抖音电商共实现近 5000 亿元 GMV,累计同比增速超 60%。
但好景不长,到三月份,抖音同比增速就下滑到了 40% 以下,二季度后,增速更是进一步跌至 30% 以内。
而2023 年时,抖音电商单月增速总体还能维持在 50% 以上。
虽然低价会对 GMV 产生影响是可预见的,但上半年抖音 GMV 增速下滑之快还是超出了大众的预期。
与此同时,在做低价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出,低价并不是抖音的长项,有内容属性的抖音,在实施低价策略上存在许多“不可控因素”。
一方面,是直播电商内容分发机制难以筛选低价商品。
毕竟以内容起家的抖音电商,与其他平台不同,它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土壤,孕育着“内容场”(直播间、短视频)和“货架场”(抖音商城、店铺等)两大场景。
因此,抖音向直播间分配流量时,需要综合考虑内容质量和商品特性,这意味着就算商家降到全网最低价,也可能因为主播临场表现不佳而得不到预期的流量。
相比之下,就拿拼多多来说,压价就一定能带来流量,而在抖音,这种不确定性就会增加。
另一方面,抖音由于“内容场”与“货架场”结合的属性,很难做到极致低价。
相比于传统货架模式,抖音直播电商模式下,消费者和商家之间还隔着主播和博主,商品流通的过程也就多了一个环节,无疑也增加了成本。
因此,同样的商品,在抖音售卖的成本就会高出一些,相对于拼多多、淘宝等平台,抖音做价格力天然就存在“硬伤”。
据悉,实行低价策略前,抖音电商价格力较弱,很多标品和拼多多的价差一度能高达 50%。
尽管一季度抖音电商完成了多个价格力系列目标,但也始终无法做到与拼多多比肩的低价,很多商品价差仍在 10%-20% 之间。
再一方面,商家运营成本高昂,留存商家也是抖音推进低价战略的一个难点。
毕竟在抖音,商家不仅要承担商品推广的成本,还要背负直播间运维、视频推流等产生的成本,此外,平台的规则变化也相对较快,这无疑对商家提出了“地狱级”的挑战。
而随着抖音低价力度逐渐加强,既要买流量,又要压价,商家的压力越来越大,加之运费险及仅退款等政策,很多商家都表示很难做下去。
虽抖音也试图改变商家的境况,出台多项扶持政策,但如果希望实现不靠补贴的持续低价,平台就需要将流量和低价强绑定,让竞价自然发生,而这又是抖音难以做到的。
可见,低价策略虽能让抖音在短期内获得一个较为不错的成果,但长期来看,却不是一条最佳的道路。
显然,抖音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正在寻求新的突破口。
写在最后
与抖音同样意图弱化低价的还有阿里。
今年618结束后,淘天集团秘密召开了一场商家闭门会,一个核心变化是淘宝弱化绝对低价战略,也就是自2023年起搜索权重按照“五星价格力”分配的体系被弱化,将改回按GMV分配。
毕竟,一味卷低价不仅会破坏电商生态环境,也不利于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显而易见的,在社交平台上,时常能看到消费者与商家因网购激发出各种各样的矛盾而争执不休。
比如商家因低价策略导致利润微薄,无法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引发消费者的不满;消费者则因为商品质量与预期不符,却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而对商家进行投诉。
这种矛盾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给商家的经营带来了困扰。
对于平台而言,如何平衡低价与品质,如何协调消费者和商家的利益关系,在低价策略以外,还需要更妥善的方案。
最后,大象转身是缓慢的,弱化低价也并非一蹴而就。
这也就意味着,低价策略的残焰仍将持续蔓延,结果如何,则仍需让风暴再肆虐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