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72年入伍,第四年提干当了排长,首次回家探亲的经历至今难忘

历史课代表小白白 2024-05-28 03:22:55

讲述;张华,编辑:拾点旧时光

1976年,是我当兵的第4个年头,很感谢部队的培养和信任,这年8月,我提干当了排长,时隔4年时间,第一次申请回家探亲获得了批准。而这次探亲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难忘。

探亲,总是让人兴奋,为了不耽误时间,在把申请递交上去时,我便开始了准备,为家人准备了礼物,在探亲假批下来的当天,就奔赴了火车站,踏上了回家探亲之路。

一路上,想到马上要回到那日思夜想的家,当年参军时的情景,不禁浮现在了脑海......

我是1972年底入伍的,算是73年的兵。说起参军,我当时是非常纠结的,那会大姐已经嫁出去了,有着自己的小家庭需要操心,回家的时间少了,父亲身体又不好,家里还有一个弟弟需要照顾,我这一走,就意味着一大家子的重担就都落在了母亲身上。

与此同时,去当兵意味着我和女友(也就是我后来的妻子晓丽)要长时间分隔两地了,以后会是怎样,也是未知数,故而即便我当时已经通过了兵检,但心里其实一直摇摆不定。

是晓丽的举动和劝说,打消了我的后顾之忧。

她和我分析了家里的情况,认为我去当兵是最好的选择,我是高中毕业,当时求学无门的情况下,参军无疑是我改变人生的一次机会,况且到了部队还有津贴,可以寄回家补贴家用。

为了让我没有后顾之忧,晓丽事后还和家人商量,并在她的坚持下,在我入伍前,将我们的婚事定了下来,为得就是日后好有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帮衬家里。

正是在晓丽的鼓励和支持下,我最终也打定了决心去当兵。

母亲虽有万千不舍,但她也是和深明事理的人,没说一句劝阻的话,毕竟当兵是光荣的,她也为我感到自豪和骄傲。

临走那天,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虽是寒冬,那天却难得出了太阳,暖阳洒在脸上,未来似乎也充满了期望。

家人、乡亲都为我们送行,母亲一直强笑着,一次又一次地为我扯平已经非常平整的军装,却又默默无语,眼里饱含着希望和牵挂。

晓丽一直旁边安慰着母亲,当我背上行囊,马上离开时,母亲还是没有忍住她那激动而又痛苦的泪水。

走到我跟前,伸出那双温柔粗糙的手,拉着我,无限眷恋地望着即将离别的儿子,哽咽道:“到了部队要好好干,要好好照顾自己……”

说着说着便泣不成声了。没有太过深情的辞藻,只是简短的几句话,在我看来却是最富深情的诗句,那是一份沉甸甸的母爱啊!

而后母亲又从兜里拿出了一张5元钞票塞到我手里,我看着那张5元钞票,看着母亲那有些佝偻的身躯,以及身上穿的破破烂烂的棉袄,眼中噙满了泪水。

我记得,从小到大没见过父母花过钱,鸡下的蛋舍不得吃,要换钱买油盐、买粮食,买粗布做衣服,这5块钱于我家是一笔不小的钱了。

我将钱又塞回母亲的口袋,而后伸出双手,轻轻为母亲拭去腮边的泪花,我不知道怎样来安慰母亲,只是一个劲地点头。

而后又满眼愧疚的看向身边的晓丽,我知道我这一走,家里一大摊子事情,都得让她操心了,我虽没有言语,但晓丽很懂我的心思,安慰我说,让我放心去当兵,不要担心家里的事情。

那一幕,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而这也成为了我奋斗的动力,最终我也是历时四年的努力,当班长,入党,提干。

在这期间,我很感谢晓丽,在我最难过、痛苦,彷徨的时候,她以书信的方式一直陪伴在我身边,鼓励我、支持我。

记得那是在我入伍的第二年的时候,也就是1974年年底,父亲还是因病离开了人世,当时因为部队正好外出执行任务,无法请假,所以连老父亲的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父亲的葬礼也是晓丽和姐姐、姐夫一起主持操办的。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尽忠则无法尽孝,直到今天我还是觉得愧对我的老父亲,那一阵,我每想到此事,心里总是莫名的感到一阵惆怅,甚至一度怀疑当初选择参军的决定是错的,很是消极。

但晓丽则一直安慰、开导我,人生没有回头路,活着就要往前走,我也慢慢重新振作了起来。

我也愈发努力,后来一切朝着好的趋势发展,1975年春,晓丽到部队和我办理了结婚,第二年更是喜上加喜,我不仅提干当了排长,妻子还给我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想到这,不免又有几分慰藉。

不知不觉,已是深夜了,火车上的乘客脸上大都写满了倦意和疲惫,我脑海里一直想着回到家的情景,脸上不时洋溢着笑容,全无睡意。

白天到黑夜来回轮转,火车马不停蹄的奔向家乡的方向,或是太过期盼回到家,总觉时间比以往漫长了许多,煎熬度过了三天两夜,总算是到了。

离家乡越近了,我的倦意也是一扫而光,急急忙忙拿起行李,跳下火车,匆匆往家里赶。

踏上家乡的土地,感到一切都那么亲,那么熟、那么可爱。

一路上,遇到了好几个乡亲,虽说四年未见,但他们都一眼就认出了我。我也热情的和他们打着招呼,而后疾步往家里赶,不一会来到了家门口,竟不由的心跳加速起来。

我推门进入,大声呼喊着:“娘、晓丽,我回来了......”

没一会,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屋里快步走了出来,正是母亲。

“军儿!”母亲明显有些惊讶,上前一步,紧紧抓住我的手,泪水又止不住往下掉,一边打量着我,一边激动的说道:“来,让妈好好看看……”

而后抱着我久久不放,生怕我离开她。

好一会,才接过我手上的行李,往屋里走去。进来时,就没看到妻子,我便问道:“娘,晓丽去哪了?”

母亲听了,带有些埋怨的说道:“你这孩子回来怎么不提前跟家里说一声,晓丽去镇上了,说是有事去了。”

“那俊俊呢?(儿子名字)”我又问道。

“在睡觉呢?”母亲一边说着,赶紧拉着我走进晓丽的房间。

我走到床边就看到了俊俊:圆圆的小脸蛋儿粉扑扑的,我仔细端详着床上熟睡着的儿子,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却没敢吵醒他。

环顾了一下四周,屋子收拾得特别干净整洁,我转头冲着母亲笑了笑,走出里屋,来到母亲的外屋,收拾得一样干净,我知道这定然是妻子的功劳。

母亲让给我坐下歇会,而后自己又匆匆走进了厨房。才一会儿工夫,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线就端了过来。

“来,趁热吃!”说着,母亲又塞给我一双筷子。

真香,一口下去,还是熟悉的味道。正当我津津有味的吃着面时,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她正是晓丽。

她显然也有些惊讶,楞了一会。

有几年没见到妻子了,妻子好像比之前瘦了点,但依旧还是那样温柔漂亮,只见她手上拿着一块布,

“去买东西了?”我问道。

“嗯,我出去帮娘买了一块布料,你回来怎么没提前听你说!”晓丽说道。

“这不是想着给你们一个惊喜吗?”我笑着回答道。

一旁的母亲看着晓丽买来的布,嗔怪道:“你把钱绝大部分都交给我了,只剩下那一点点,怎么不给自己买点,给我这老太婆买那干啥,净瞎花钱!”

听起来好像不满,其实却是心疼儿媳妇。

晓丽听了,笑着说道:“买都买来了,总不能退回去了吧,娘,我来帮您量一量尺寸!”

说罢,拿出尺子量了起来,母亲也是喜笑颜开。

量好后,她又熟练的把买来的布铺在八仙桌上,抄起剪刀,咔嚓咔嚓地剪着,她要亲自为母亲做衣服。

她说,娘苦了一年,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一年到头怎么也要做穿一件新衣服吧!

我听了心里很是欣慰,却也感到很愧疚,自嫁给我后,晓丽变成了全面手,什么都会做了。

就在这时,屋里传来一阵“哇—哇—”的哭啼声,是儿子醒了,我率先冲进里屋,双手把他抱起来,逗着他:“叫爸爸,叫爸爸!”

“你傻啊,儿子才4个月大,哪里会说话?”紧跟其后进来的妻子说道,和母亲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

“兴许是要换尿布了。”晓丽说道,而后接过孩子,小心翼翼地给俊俊换好尿布,喂完奶,没一会,俊俊又睡着了。

招呼好了儿子,她又开始忙活起了做衣服。

我看在心里,很是心疼,我想这大概就是她平日里的写照吧,为了这个忙忙碌碌,但他们婆媳和睦相处的一幕幕,让我感到很是暖心。

那天下午,姐姐和姐夫带着孩子也回来为了提干庆祝,家中又是一阵热闹。

期间,我听姐姐和我诉说着晓丽为这个家作出的付出,心里愧疚又感激,但更多的是庆幸,之后好好陪伴他们娘俩度过了十多天快乐的时光。

归队时,晓丽依旧还是和当初一样,安慰我,让我在部队放心,不要担心家里。

我想娶妻如此,夫复何求,而我也没有让她失望,靠着自己的实干和机遇,后来一直做到了营级干部,86年转业回到地方,总算可以陪伴在她身边,为她遮风挡雨了。

回想起这些往事,我常说自己是幸运的,遇到了一个好妻子,如果没有她,我不可能走到现在,拥有现在幸福的家庭。

尤其在军营的那段岁月,我不在家的日子里,如果不是妻子帮助我尽孝,侍奉在母亲身边,我又怎能心无旁骛的投入到部队的工作中呢?真就应了那句话:秧好一半谷,妻好一半福!

(注:图片选自网络,侵权联删,整理编发时,为顺畅阅读,部分情节艺术处理,全网监控,谢绝洗稿搬运!)

1 阅读: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