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漠,最开始足足有4.22万平方公里,面积比海南岛还要大!
曾经这里黄沙漫天,土地沙漠化导致粮食减产,经济发展不起来,不仅生活环境不好还贫困,当地居民苦不堪言。
可现在,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这个沙漠居然即将“消失”了!
今天我们再从地图上看毛乌素沙漠,可以发现超过80%的地方都成了绿洲。
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毛乌素沙漠的前世今生在中国北方的广袤土地上,有一片曾经以荒凉、贫瘠而闻名于世的沙漠,它就是横跨内蒙古、陕西、宁夏三省区的毛乌素沙漠。
然而,这片沙漠却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过去。
很难想象,在遥远的历史长河中,毛乌素竟然曾是一片水草丰茂的绿洲。
蒙古语中毛乌素意为“坏水”,其名字源自陕西榆林市靖边县海则滩毛乌素村。
数千年前,这里曾是匈奴等游牧民族的乐土,牛羊成群,草原茫茫,生机盎然。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毛乌素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然条件的恶化,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开垦和过度放牧,使得这片绿洲逐渐沙化。
唐宋时期,风沙现象日益严重,据《新唐书》记载:
“长庆二年十月,夏州大风,飞沙为堆,高及城堞。”
明清时期,沙漠化进程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大片良田牧场被黄沙吞没,无数村庄被埋葬。
“山高尽秃头,滩地无树林;黄沙滚滚流,十耕九不收。”这句顺口溜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毛乌素的凄凉景象。
风沙肆虐,居民颠沛流离。据说,陕北重镇榆林市曾因沙害而被迫三迁。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回忆:“小时候,村子周围全是沙丘,刮起风来就是黄沙漫天,庄稼一下子就被埋了,日子过得太苦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乌素沙漠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比海南岛还大1.2万平方公里。
林木覆盖率仅0.9%,沙区农田牧场严重退化。
面对“沙进人退”的严峻形势,治沙迫在眉睫。
1959年,一场轰轰烈烈的治沙造林运动在毛乌素沙漠上演。
防风林带拔地而起,灌溉沟渠纵横交错,成千上万的治沙英雄挥洒汗水,播撒希望的种子。他们因地制宜,群策群力,用草方格涵养水土,以麦草方格防风固沙。
那时条件很艰苦,没有机械,全靠人力,大家起早贪黑,就算手上磨出了血泡也不叫苦。
在经过几代人60多年的不懈努力,一个治沙奇迹诞生了!
如今,毛乌素沙漠已有80%的面积重披绿装。
据陕西省榆林市最新数据,当地沙化土地治理率高达93.24%。
毛乌素沙漠的巨变,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其独特的地理条件,也为治沙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毛乌素地下水位较高,挖沙不深即可见湿润,这为植树造林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人类的智慧和汗水,则是这场伟大变革的关键。
从默默无闻到惊艳世界,毛乌素治沙人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行秘书赞叹道:“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做出了世界向中国致敬的事情。”
治沙英雄——用青春和热血书写奇迹然而在这个成就的背后,是平凡而伟大的治沙英雄的默默付出。
曾经的补浪河畔,54名女民兵组成了一支特殊的治沙队伍。
1974年,平均年龄仅18岁的她们,背起铁锹,走进了风沙肆虐的荒漠。
在恶劣的环境中,她们用柳条和泥巴搭起简陋的窝棚,以玉米馍馍充饥,夜晚在沙地上刨出睡觉的窝。
风沙无情,姑娘们的意志却愈加坚定。她们跪在沙地上,用流血的双手一株株挖出被沙埋的树苗;零下几十度,在户外打机井,眉毛都结了冰霜。
16任连长接力奋斗,硬是在14225亩荒漠上织出了一片绿色的花毯,800多座沙丘在她们的脚下消失不见。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有一位普通的农家女子殷玉珍。
19岁那年,她远嫁到毛乌素沙漠腹地。
铺天盖地的黄沙随时都有吞噬小屋的危险,沙棉蓬、沙米是主要食物。最难以忍受的,是无边的孤独。
但殷玉珍没有屈服,她擦干眼泪,立下誓言:“宁肯种树累死,也不叫沙欺负死。”
32年间,她夫妇俩省吃俭用,把所有积蓄都投入到买树苗上。他们借牛驮苗,在狂风中一次次把苗木重新背起;为了抢时间,顾不上吃饭就去种树。
殷玉珍朴素的信念,感动了四面八方的人们。
大学生、专家纷纷来到她的林场,捐钱捐物,与她并肩种树。
如今,6万亩沙漠已变成郁郁葱葱的绿洲。
石光银是陕北榆林人,小时候,他常因风沙而搬家,亲眼目睹沙尘暴吞噬良田、夺走生命。从农场场长到治沙公司老板,他矢志不渝投身治沙事业。
13年间,石光银带领乡亲治理了5000亩荒沙地,还自掏腰包修建希望小学,解决了当地孩子上学难的问题。
更难能可贵的是,石光银探索出“公司+农户+基地”的治沙致富新模式。
他带头承包盐碱地,免费发放树苗,传授种植技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如今,昔日的‘沙进人退’已变成‘人进沙退’,漫漫黄沙成了金灿灿的“金山”。
在毛乌素沙漠,还有无数默默无闻的治沙英雄,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不叫沙欺负死”的坚定信念。
正是凭借这种信念,中国用几十年时间完成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生态奇迹。
曾几何时,我们难以想象在沙漠里种树。但英雄们用事实证明,只要有信念,再普通的生命也能创造奇迹。
让我们向所有治沙英雄致敬,向每一寸被绿色点缀的土地致敬!
绿色启示录曾几何时,毛乌素沙漠以其“沙进人退”的凶猛面貌,令当地百姓谈“沙”色变。
然而今天,这里已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洲。沙漠治理的奇迹,不仅改写了这片土地的命运,更昭示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如今,毛乌素沙漠80%的区域已披上绿装。昔日漫天黄沙的景象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草木葱茏、鸟语花香的盎然生机。
伴随生态环境的改善,当地经济也焕发出勃勃生机。
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观,粮食产量连年增长;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牛羊成群,奶香四溢;乡村旅游方兴未艾,游人如织,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
风沙危害的减少,让百姓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过去,一场风沙就能掩埋庄稼,摧毁房屋,如今,这样的场景再不复见。
孩子们可以在林荫下尽情玩耍,老人们可以在绿意中悠然漫步。
然而,我们不能忘记,毛乌素的荒漠化也有着深刻的历史教训。
过度放牧、滥垦滥伐曾导致这里的生态严重恶化。数百年间,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让这片土地千疮百孔、满目疮痍。
这一教训警示我们,只有尊重自然、呵护自然,才能换来绿水青山;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毛乌素沙漠的治理,也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这也启示我们,面对自然的挑战,要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锲而不舍的行动去应对。
治沙先驱们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以必胜的决心,一代代接力奋斗。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硬是在沙海中开创出一片绿洲。
除此之外,这片绿洲的背后,还有智慧和科技的力量。
从草方格到飞播造林,从节水灌溉到生态移民,一项项科技举措,让治沙事业如虎添翼。
如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正广泛应用于荒漠化治理,为打赢这场攻坚战提供了强大助力。
结语毛乌素的巨变,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缩影。
它启示我们,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从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奇迹”,到库布其沙漠的“黄沙变绿洲”,我们很好的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
中国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行动,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我们要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让美丽中国的图景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徐徐展开。
最后我们也坚信,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上,中国将创造出更多令世界瞩目的绿色奇迹!
参考资料毛乌素沙漠80%化身为绿色宝地,绿色版图向南推200公里——澎湃新闻,2024年6月7日发布
[赞][赞][赞]
向前辈致敬!
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