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一再向丘吉尔求援,丘吉尔不是断然拒绝就是答应后立即反悔

王哥说过去 2024-03-19 02:37:47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944年6月,以美英为主的盟军发起了“诺曼底登陆”战役(代号“霸王行动”,也称之为“霸王”战役),成功地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整个战争形势发生了极为有利于盟军的根本性转变。

不过,发起“霸王”战役,在欧洲西部开辟第二战场的过程,可不是那么顺风顺水的,而是复杂、耐人寻味的。

自1941年6月,希特勒向苏联发起进攻后,德军的主要兵力都部署在了东线。之初,德军投入的对苏作战的兵力有550万人。这支庞大的军队拥有五万门大炮和迫击炮、3500多辆坦克、3000多架飞机,以及其它的军事装备。

苏德战场上的德军(图像)

希特勒之所以敢这样干,把如此庞大的军事力量集结在一起,是因为在西线战场,乃至在欧洲大陆的其它地区,没有什么重大的军事行动。也就是说,希特勒没有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

如此一来,苏联就独立承受了希特勒军事行动的大部。

这种情况下,苏联急需英美等同盟国的部队积极参加反对共同敌人的战斗——与德军在欧洲大陆作战,给苏联红军以有效的援助。

苏德战争开始的头几个月,曾经是在欧洲西部开辟第二战场的极为有利的时机,因为当时的德国大大地削减了他在西欧的兵力。

那时,英国的一些政界人士都支持“立即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主张。1941年6月30日,英国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宣称,英国领导人“想在法国登陆”。

之后,英国政府却没了声息,没有采取过任何具体、实际的行动,去践行自己的诺言。这时,战火纷飞中的苏联认为,有必要提醒一下自己的“盟友”英国。

1941年7月18日,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元帅在给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信中写道:“如果能在西方(法国北部)和北方(北极地带)开辟反对希特勒的战场,那么苏联和英国的军事处境都会大大地改善。”

正在写信的斯大林(图像)

“……我也想到开辟这一战场是有困难的,但是我认为应该不顾困难开辟这样的战场,这不但是为了我们的共同事业,而且也是为了英国本身的利益。

开辟这个战场的最合适的时机就是现在,因为目前希特勒的力量都被吸引到东方来了,希特勒还来不及巩固他在东部所取得的阵地。”

但是,丘吉尔婉转地拒绝了斯大林的“请求”:现在,我们的“参谋部负责人看不出能做任何可能对你们有丝毫用处的大规模的事。”

就在苏、英两国进行“信函交流”之际,希特勒又把三十个新成立的步兵师和大量的坦克、飞机,调到了东线,参与对苏作战。这说明,德军确实不担心来自西方的攻击。

于是乎,苏军所面临的战场形势愈加紧迫、危急!

1941年9月3日,斯大林又给英国首相写信:德国人“正自在地把所有的军事力量调到东线战场来,因为他们相信西方不存在第二战场,并且将来也不会有第二战场。”

为此,苏联政府迫切希望英国人迅速在欧洲“建立第二战场”,“把30至40个德国师从东线引开”。

可是,丘吉尔还是没有答应,他让斯大林的希望直接成了泡影!

拒绝斯大林的丘吉尔(图像)

1941年9月13日,知悉英国人有着诸多不可告人的“想法”的、急需盟军援助的苏联统帅斯大林,再次提笔给丘吉尔写信。

这次,斯大林建议英国“用25至30个师在阿尔汉格尔斯克登陆,或者通过伊朗把他们运到苏联的南部地区,以便在苏联国土上同苏联军队进行军事合作。”并认为,“这对希特勒的侵略行为将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丘吉尔接到斯大林的信后宣称,派英国军队去苏德战场作战,这是“我们绝对无力办到的”。但是,英国军队可以替换下驻扎在伊朗的、“守卫石油产地”高加索的苏军,然后由他们去充实自己的前线的军事力量。

苏联政府、斯大林元帅断然回绝了丘吉尔的“这种无理要求”!

通过上述可知,英国人一方面努力回避在西欧及其它一些可能发生重大战斗的地方抗击德军;一方面却愿意把自己的军队派到那些不会遇到太大危险,而又能使英国获得某种政治和战略上的优势的地方去。

也就是说,驻守伊朗和高加索,英国军队可以做到,直接奔赴前线援助苏联盟友却无力办到,这是为什么?

“二战”战场上的英军(图像)

对此“怪像”,英国的皮韦布鲁克勋爵曾有过这样的解释:当时的英国军界领导人“经常表示不愿采取进攻性行动”。当然,除了“军人不愿意”外,还受到了一定的政治因素影响。

伦敦的一些颇有社会政治地位的人士,他们暗中期望苏联和德国在战场上打得两败俱伤,然后英国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控制这两个国家了。

直接道出这一真实意图的,是当时的丘吉尔内阁的航空工业大臣穆尔•布拉巴宗。他说,“’东线战斗’最好的结局就是苏德双方打得民穷财尽。这样一来,英国就能在欧洲居于统治地位了。”

美国人也有着类似的“目的”。时任美国参议员,后任副总统,继而接任罗斯福的杜鲁门曾赤裸裸地说:“如果我们看到德国要打赢,我们就应该帮助俄国;而如果打赢的是俄国,那我们就应该帮助德国。就这样,让他们去互相残杀,死得愈多愈好。”

这种观点影响着英、美两国的统治阶层,阻滞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1941年12月,德国对美宣战后,事态发生了变化——美国开始积极主动地参与关于“开辟第二战场”的分析论证。美国总统罗斯福强调指出:西方盟友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快在西欧登陆。

罗斯福(图像)

1942年春,美国制定了进军法国北部的计划:强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加莱和勒阿弗尔之间的塞纳河河口以东,登陆法国北部。但是,这仅仅是个计划。因为,至于什么时候落实,还得看是否对自己最有利。

说到有利益,华盛顿的某些“战略家”时时有着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担心——如果德军被苏军击败了,而美军还没有及时进入法国北部,那将影响他们的利益获取。

英国人在打自己的小算盘,美国人也在考虑自己的利益。这时的苏联人,他们没有什么利益可以权衡,他们能做的只有全力以赴地痛击力量庞大的入侵者!

残酷的战争在继续,同盟国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得进行。

1942年夏,英美苏三国领导人于伦敦会晤期间,斯大林又严肃而迫切地提出了“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

这时,罗斯福总统当即表示赞同,丘吉尔首相也作出了让步。1942年6月12日签署的英苏联合公报中说:“双方就1942年在欧洲建立第二战场这个刻不容缓的任务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

不料,丘吉尔很快就不认账了。耐人寻味的是,罗斯福竟然同意了丘吉尔的做法。

“伦敦会晤”结束不久,丘吉尔首相在罗斯福总统的私人代表阿弗利尔•哈里曼的陪同下,前往苏联首都莫斯科,面见斯大林元帅。

斯大林与丘吉尔在一起(图像)

他们告诉斯大林,横渡英吉利海峡,开辟第二战场的战役不能在1942年实施,并阐明了相关“原因”。同时,两人都信誓旦旦地保证:“1943年,一定进攻法国北部,开辟第二战场。”

然而,直到1943年就要结束之际,苏联仍单独地、顽强地抗击着残暴的德军。

这时,美英苏三国参加的“德黑兰会议”于11月28日拉开了帷幕。随之,登陆法国北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计划终于真实出台——1944年5月发起“霸王”战役,登陆法国北部的诺曼底。

后因美英两国的因素,战役的真正发起时间推迟到了1944年6月6日。

上述是“二战”时期,为了“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而出现在美英苏三国,尤其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与资本主义阵营的英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博弈。它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任何情况下,对于资本主义者来讲,自私自利是其天性!

主要参考文献:《丘吉尔传》、《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