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2575万6年才被发现?社保局监管人却未被判罚

海桃玩转趣事 2025-01-08 11:07:33

网友评论:怪不得养老金吃紧!

一个“临时工”就能有如此权力,养这么大的老鼠在偷吃,养老金怎能够用?

近期,一起涉及陕西省社会保障局原工作人员吴某的严重违法案件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悉,吴某在其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违规为多达362人办理了养老保险参保业务,并在此过程中非法收受巨额贿赂,金额高达2575万余元。此外,吴某还涉嫌违规套取国家针对在职人员非因公死亡的一次性支付金,涉案金额达到83万余元。

吴某在非法获取了这些巨额财富后,据知情人士透露,他在短时间内,就向某快手平台上的一位女主播打赏了高达860万元的巨额资金,其奢侈程度令人咋舌。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这起案件中,一审法院仅对吴某个人作出了有期徒刑18年、并处罚金86万元的判决。

这一判决结果虽然对吴某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惩处,但对于当地社保局在监管审核方面存在的严重漏洞,以及可能涉及的相关领导责任,却并未给出任何明确的惩处措施。

“临时工”受贿2575万

据刑事裁定书详细披露,吴某在陕西省社保局任职期间,利用其职务之便,违规为他人办理养老保险补缴业务,甚至通过自己及同事、部门领导的核心系统账号,篡改养老账户的重要数据信息,虚构参保人员,以此方式违规办理养老保险参保业务,并从中收受贿赂高达2575万余元。

此外,吴某还肆意篡改他人养老保险账户的姓名、性别和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其作案手法虽然看似简单粗暴,却给国家财政、社保资金以及社会养老保险事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和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吴某的犯罪手段虽然并不高明,仅凭胆大心狠便能在短时间内非法获利巨额财富,但其行为的主观恶意极大,情节恶劣。在数罪并罚的情况下,一审法院仍对其判处了18年的有期徒刑。然而,面对这一判决结果,吴某并未选择认罪服法,而是提出了上诉。

在上诉过程中,吴某试图通过强调自己系陕西省社保局的聘用制人员,而非正式在编人员,来否认其行为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性质,并声称自己的行为不构成洗钱罪,原判量刑过重。也就是说,在社保局已经明确承认其为“原工作人员”的情况下,吴某却试图以“临时工”的身份来逃避法律的制裁。

针对吴某的上诉请求,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了细致的审理。法院认为,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因此,于2024年12月20日作出了二审裁定,依法驳回吴某的上诉,维持原判。

监管人员未被惩处

据报道,吴某自2017年起,便开始利用其掌握的权限,违规为他人办理养老保险补缴业务,甚至通过篡改养老账户的重要数据信息,虚构参保人员,以此方式套取国家资金。更为惊人的是,吴某还擅自修改了他人的养老保险账户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和身份证号码等关键数据。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这样大规模的作假和套取行为,竟然在如此长的时间内未被当地社保系统发现。这不仅让人质疑,当地社保系统的监管机制是否存在严重的漏洞,以至于让内部人员有了可乘之机。同时,这也引发了人们对全国范围内社保单位是否存在类似犯罪的担忧。

在深入调查后,人们发现,吴某之所以能够实施这些违法行为,与其所拥有的数据修改权限密不可分。然而,一个普通员工为何能拥有如此重要的权限?即使吴某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了领导的账号和密码,但数据的修改通常也需要经过层层审批才能生效。那么,为何在吴某的案例中,这些审批流程似乎形同虚设?年底的复查核对又为何从未发现任何异常?

面对这些疑问,人们不禁要问,到底是审核和监管人员失职,还是他们与吴某之间存在着某种不正当的关系?这背后,又有多少漏洞和腐败现象在滋生?又有多少人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这些违法行为的发生?

这起案件不仅揭示了吴某个人的罪行,更暴露了社保系统内部监管的严重问题。

还有多少蛀虫?

事实上,像这样的案子并不在少数。

在滁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交易管理科,一位“95后”干部张雨杰,利用其职务之便,通过伪造收款事实等手段,竟侵吞了公款近7000万元。

而在河北省南宫市水务局,同样有一位“90后”原干部李晓飞,他趁着股长不在、副股长请产假在家的机会,从单位账户里悄无声息地挪出了20余万元。此后,在短短8个月的时间里,他更是变本加厉,共挪用、贪污公款高达1921.88万元。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工商业联合会也遭遇了类似的问题。该单位的原报账员万振,入职仅5个月就敢于涂改票据虚增报销金额。在随后的时间里,他更是利用职务便利,采取伪造会计凭证、重复报账、虚列支出等手段,分31次套取、骗取公款共计40余万元。

仔细观察这些案件,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涉案人员大多集中在“管钱、管项目、管审批”等资金密集、权力集中的工作岗位。他们虽然级别不高,但却因身处一线岗位,拥有着直接办理具体事项的便利条件。这种便利条件,一旦与贪婪之心相结合,便极易引发贪污腐败行为。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案件的发生并非偶然。在一些单位中,层层审批制度形同虚设,一线工作人员手中掌握着过多的权限。为了效率而妥协的管理方式,使得“初审即终审”的现象屡见不鲜。同时,一些单位的对账工作也形同虚设,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编辑 丨 蔡蔡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