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期“撞上”矮小症,用什么方法帮助孩子“补短板”?

南蕾评育儿 2024-07-23 09:24:46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类拔萃,然而现实却总是事与愿违,在中国社会,绝大多数男生都希望自己的身高能在1.7米以上,即使是小鸟依人型的女生也不希望自己低于1.55米。那我们如何确定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矮小的风险?

什么是矮小?从医学诊断的标准来看,身材矮小是指在相似生活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和同年龄的个体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者或低于第300分位数者。也就是说,如果100个处在相似生活环境下的同性别、同年龄的儿童,从高激素排队,你家孩子的身高处在最矮的前三位,那最好带他检查一下是否患上了矮小症。引起矮小的原因有哪些?矮小症是儿科内分泌最常见的疾病,引起儿童身材矮小的病因有很多种。生长激素是人体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它能促进骨软骨组织的增殖和骨化,使长骨变长,从而使身高增加。调控生长激素分泌量的是下丘脑释放的两种激素,一种是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能诱发生长激素合成分泌。另一种是生长激素,能抑制其生长激素合成分泌,两者共同作用维持机体平衡。一旦这个调控机制失衡,就会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除了生长激素缺乏以后,体内的许多激素的缺乏,比如甲状腺激素、性腺激素皮质激素,还有维生素D激素。它这些激素缺乏的时候,都会引起我们的身高来长得慢或者长得低。父母的遗传身高占到孩子最终身高的70%以上,那所以说后天环境也对孩子的身高有很大程度的影响。除此之外呢,还有其他的一些生活方式,比如说我们让孩子偏食,睡眠比较少,精神负担加重,锻炼的生活方式也不正常,都会影响孩子的身高。

矮小症能预防吗?

据统计,我国儿童矮小症发病率约3%,需要治疗的患者约有700万。遗憾的是,每年真正接受合理治疗的患者不到3万名。不幸患上矮小症的孩子,极易因身材矮小产生心理问题,如抑郁、内向、自卑等。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由医生明确病因,完善相关检查,确定治疗方案,助孩子摆脱身高焦虑,自信健康成长。

矮小症是可监测、可预防的,作为父母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和运动习惯,定期测量孩子身高,参考首都儿科研究所制定的中国0到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标准化生长曲线,观察孩子身高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身高在矮小的标准内,一定要到专科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并遵医嘱定期复查。

孩子矮小,应该怎样治疗?

那什么时候给孩子做治疗最合适?到了青春期再治疗还来得及吗?

理想情况下,当然最好是能尽早发现,及时治疗。矮小症治疗的黄金时间是3-12岁,即使超过这一年龄段,只要在骨骺闭合之前进行治疗,都能起到一定效果。骨骺闭合的时间因人而异,具体要到医院拍摄X光片,做骨龄检查进行确认。

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治疗方式是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有些人注射后可能会出现局部注射部位红肿、头痛、血糖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不良反应。由于重组人生长激素与人体自身分泌的生长激素在化学结构、药理和生理作用上基本一致,因此不良反应大多在短期或者停药后就会消失。

当然现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矮小的领域,也很有特色,通过穴位、敷贴等系列中医手段、加上调理自身脾胃等功能,再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膳食,补充优质蛋白质,科学有效进行户外运动,保持精神愉悦也是收到良好的效果。

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期在晚上,深度睡眠有助于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因此早睡对孩子长高尤其重要。当然,如果只是身高不理想,并没有达到矮小症的标准,也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进行调理,或者去医院查一下骨龄,遵循医嘱进行治疗。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骨骼线闭合的孩子,即使注射生长激素也不能再长高,反而可能产生副作用,切勿盲目自行用药。青春期的孩子抓紧时间干预,以免错过治疗时机遗憾终身!

0 阅读: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