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岳宗师在其拳论《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
形如搏兔之鹘,神如扑鼠之猫。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力由脊发,步随身换。收即是放,放即是收,断而复连,连而复断。
此论精辟地表达了行拳走架时的意、神、炁、形、势相谐的内动节律,让人如有身临其境之感。
其中的“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之句是整段拳论的关键,以射箭的张弓效应来形象的比喻太极拳内劲的蓄发。
那么,弓在哪里?答案就在我们人体骨架中。人们常说的“身备五弓”是指身弓、臂弓和腿弓。如果细化一点,应该说“身备九弓”,就是在五弓基础上加上两手和两脚这四张弓。
如果再细化进行分析,凡人体大关节处皆能折叠弯曲成弓,那就不止九张弓了。人体S型脊柱在其颈曲、胸曲、腰曲和骶尾曲处都能成弓,那脊柱就是四张弓。两下肢在其髋曲、膝曲、踝曲和足弓曲处都能成弓,那就是八张弓。两上肢在其肩曲、肘曲、腕曲和手弓曲处都能成弓,那也有八张弓。如此算来人体共有二十张弓之多。不过从身形看,弓有正弓和反弓之别,假如颈曲是张正弓,那胸曲就是张反弓,腰曲就是张正弓,骶尾曲就是张反弓。
太极拳中的张弓效应是指通过模拟弓的原理,将人体的能量集中起来,形成强大的内劲,以达到技击的效果。旨在通过特定的身体姿势和动作形成不同的桩架结构来模拟弓的形态,将能量蓄积并集中释放。
上面这幅图示,巧妙地用一个汉字“引”(字体结构为左弓右竖)来描述太极拳脊柱和下肢关节的运动特征,体现出其张弓效应。
看这张图时,图中两个引字,左边的引字和左边的人体脊柱结构图是一体的,我们把脊柱的颈曲、胸曲、腰曲和骶尾曲填入到左边引字中的弓字偏旁中。右边的引字和右边的下肢关节结构图是一体的,我们把下肢关节的髋曲、膝曲、踝曲和足弓曲填入到右边引字的弓字偏旁中。
我们知道,太极拳不管招式如何变化,但其拳势运化中始终是兜盆蓄势和倾盆发势这两个基本运动单元的交替转换。
兜盆蓄势:脊柱“弓变竖”,下肢“竖变弓”。
倾盆发势:脊柱“竖变弓”,下肢“弓变竖”。
我们通过“引”字中的“弓变竖”和“竖变弓”来描述全身关节的张弓效应,看起来非常直观,非常形象。
张弓效应的本质是力学上的重力势能转换成动能和弹性势能转换成动能的关系。比如一个鸡蛋从一层楼落下砸到头上,可能没事。如果鸡蛋换成西瓜或鸡蛋从十层楼落下来砸到头上,可能就会把人砸死。再比如一个铅球落到地上会把地上砸个坑,但铅球不会反弹起来,因为它没有弹性。但一个皮球落到地上就会反弹起来。因为它有弹性。
人们习练太极拳时,由于体内丹田内炁鼓荡和全身弓架张弛,身体就像一个充满了气的弹性皮球,既可以将重力势能转换成动能,又可以将弹性势能转换成动能。要注意以下三个要素。
之一,重力势能。
就是如何有效的把身体重量转换为动能。这就要充分松开顶劲(骨撑之力),让身体重量充分松沉后落至地面,身体重量释放的越到位,张弓效应就越大,身体重力势能就越大,换取的地面反弹力就越大,生成的动能就越大。
之二,弹性势能。
就是如何有效的把全身弓架产生的弹性势能转换为动能。就是桩架结构越合规矩,张弓效应就越大,身体弹性势能就越大,产生的动能就越大。
之三,协同效应。
就是腰骶主宰下,通过松开顶劲,使得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有效的转换为动能,要意、神、炁、形、势自然顺遂,相谐运化。武禹襄宗师《身法八要》和杨氏老谱《身形腰顶》是“张弓效应”的指路明灯,而无极桩功法是体悟“张弓效应的”的不二法门。参见下图。
有学者作骨架行拳歌,咏唱:
---脊柱顶脑壳,伸缩有变换。防守柱拉直,出击放自然。腰身重中心,余骨随之变。合则向此缩,开力由此发。手足腕踝骨,转动无闲暇---。
此中道出了“张弓效应”的真意,读来真是精彩。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地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