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只能代表某个阶段的水平,名校学历也无法保障孩子一生顺遂无忧。
一个孩子将来到底能走多远,关键在于父母用什么样的战略去培养和教育孩子。作者 | 可乐妈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
有个叫玛丽安的女孩,是个典型的高智商学霸。
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她成绩优异,努力、上进、自律。
后来,更是顺理成章地踏入了清华大学的校门,开启了自己的博士生涯。
所有人都以为这样的她,以后会在学术上大有作为。
然而,六年后,博士毕业的玛丽安却没有如旁人期待的那样,成为一名学者,或是高校教师。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她跳出了学术圈,成了一名占星师。
(源自@凤凰网IP节目)
对此,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甚至嗤之以鼻:
在他们看来,占星师不就是算命先生,一个清华毕业的天之骄子,做这一行怎么对得起父母的期待,学校的培养?
但看完媒体对玛丽安的采访后,我才发现:
学霸、名校、博士......这些光鲜亮丽的头衔对这个优秀的女孩而言既是王冠,也是枷锁。
进入名校后,玛丽安面临的是巨大的学业压力,无处不在的鄙视链和严峻的就业形势,这让她一度陷入了巨大的迷茫和抑郁。
最严重的时候,她只要一写作就会不断干呕,连走出宿舍这样的小事都变得无比困难。
甚至,玛丽安还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也是这时,占星为玛丽安打开了一扇窗。
经历了几年的探索后,如今,她成了一名职业占星师,月收入也超过了2万。
虽然围绕在玛丽安身边的争议从未消失,但她却表示:“至少我现在摆脱了很多绝望,我可以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去生活。”
看完这则新闻,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作为父母,我们拼命鸡娃的目的是什么?
难道就是为了养出一个样样优秀的精英,将他送入最好的大学,然后看他患上空心病、抑郁症,陷入无法自拔的痛苦吗?
作为父母,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得到名校带来的机会和资源,铆足了劲也要让孩子成为其中的一员。
却忽略了,高起点、高期待的背后,往往意味着更加沉重的压力。
玛丽安的经历,让我想到了豆瓣的一个小组,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
这个小组里的成员,大多是来自小镇或经济落后的地区,背负着全家人的期待,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985、211名校。
本以为进入大学后,等待他们的是天高任鸟飞。
但实际上,他们感受到的,却是前所未有的痛苦。
小组里的成员,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辛苦考上大学,才发现自己无论家庭背景还是眼界思想,都被人吊打。”
“生活费500,剩下都靠兼职赚钱,极度敏感自卑。想在大城市扎根,掏空所有钱买不起一个厕所。”
其中,有个名叫林枳的女孩,来自某高考大省的三线小城。
在旁人眼中,她是一枚妥妥的学霸,聪明又努力,能用英语辩论、拿奖学金、出版自己的网络文学作品。
但从高考的千军万马中成功厮杀出来,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后,她却遭受了巨大的冲击:
同学们听一遍就能开始讨论的原音新闻,她只能捕捉到零星的几个单词;
当同学们滔滔不绝用英语交流时,她只会干巴巴附和一句“Yes”;
周围人谈论的音乐、影视剧,自己也从未听过......
这种巨大的落差让林枳抑制不住想要自杀的念头,她说:
“我既不优秀,也不快乐,只是一条忧伤的咸鱼。”
一直以来,这个在外人眼中灿若星辰的女孩,都将自己人生的价值跟学业绑定在一起。
当她发现自己不够优秀时,内心世界就崩塌了。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胡邓发现,相比普通学校来说,名校学生出现抑郁症的几率会更高。
扑面而来的学习压力、突然跌落谷底的心理落差、绩点至上的氛围环境......
这些困境就像一座座沉重的大山,正在压垮我们的孩子。
如果父母只看得见孩子的成绩,把考上名校当成唯一的目标,却忽略了他们的感受,悲剧的种子便已经种下。
前段时间,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内科的主治医生徐海军在值班时,遇到了这样一个案例:
有个患抑郁症的16岁女孩,在家里服了大量药,想自杀。
刚被送到医院洗完胃,女孩的妈妈就问:
“孩子明天能上学吗?”
而当时,已经是凌晨了。
对此,徐医生无奈地感慨道:“孩子心理有问题,大人一定也要去看精神科。”
还有一位儿科医生也在评论区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有个抑郁症的孩子,正在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
有一回,孩子妈妈则拦住了负责治疗的医生,询问能不能帮忙把孩子的作业送进去。
这一幕幕,不禁让我想起了心理学上的“剧场效应”:
“电影院里,大家本来都是坐着看电影。
突然有一个人站了起来,挡住了后面人的视线。后面的人没办法,只能也跟着站起来。渐渐地,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孩子生病,父母不是不知道心疼。
只是一想到其他孩子正在拼命学,这些焦虑的父母便不敢让孩子停下来。
但就像儿童精神医生曹庆久说的:
“社会压力大,一层层传导下去,最薄弱的环节就是这些孩子。
为了赢在起跑线上,很小的孩子就要卷进赛道,承受巨大的压力。如果刚开始就给孩子太多压力,会把孩子压伤。”
作家王食欲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王食欲有个发小,发小两口子特别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觉得把孩子送进好学校,就相当于上了一层保险,能顺利考上大学,就算把儿子培养成才了。
于是,小学时,就把孩子送进当地最好的小学;
到了中学,花重金将儿子塞到省会城市的私立寄宿学校;
中考后,又托人把儿子转入重点高中。
可儿子的成绩却始终没有起色,不仅如此,在学霸遍地走的好学校里,儿子还经常被老师和同学嫌弃。
孩子试图跟父母沟通,可换来的,只有父亲的殴打。
有一回,老师给孩子妈妈打电话告状,被孩子爸爸知道了,又是一顿拳打脚踢。
谁知第二天,刚满18岁的儿子就从教学楼10层一跃而下......
很赞成北大教授刘擎的一句话,内卷是要付出代价的。
父母过度的焦虑和对名校的执念,都转化成了孩子稚嫩肩头的压力,给孩子的心灵蒙上一层厚重的阴影,让他们跌落于自伤自毁的黑洞。
美国教育家金·约翰·培根曾对所有父母发出强烈呼吁:
“把孩子所需要的轻松环境还给他们,让他们重新与他们真正的自我,属于他们的世界联系在一起,把他们从我们成人充满压力与紧张的世界中解救出来。”
要知道,“唯成绩论”、“考上大学就好了”的鸡娃方式,只会给孩子的未来埋下隐患。
看到这里,或许很多家长会问:
普通父母不鸡娃,怎么让孩子拥有一个更高的起点?
对此,不妨听听知乎答主@弦歌缓缓的答案,她本人在“鸡娃重灾区”海淀当高中老师,她就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孩子。
这孩子从小就对历史小故事格外感兴趣。
为此,他的父母开始读史书,并将里面的事件和情节改编成易懂有趣的小故事。
上小学后,父母又经常带着孩子逛各种博物馆和历史景点,边逛边用笔记下孩子感兴趣的展品。
回家后,再根据笔记查资料,转化为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讲给孩子听。
当大多数同龄孩子奔波于各种补习班、兴趣班之间时,这个孩子已然在父母的守护下,找到了自己一生的热爱。
就像他在作文中写的那样:
“爸妈讲的每一个故事,每一次解说,都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太有意思了。”
高考时,这个孩子也如愿考上了一所名校的历史系。
很多父母惊叹于那些“别人家孩子”的天赋和自律,却鲜有人能意识到,相比制造优秀的孩子,我们更应该培育心怀热爱的孩子。
正如比尔·盖茨所说:
“父母唯一应该为孩子做的事情,就是找到孩子的热情所在,鼓励他们全力以赴去追求,并发挥得淋漓尽致。”
要知道,不是只有培养出能上清华、北大的孩子,才算得上成功。
看见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独一无二的竞争力,也是为人父母的一种责任和担当。
之前,看过这样一则新闻:
辽宁一个初三男孩,成绩一向不好,父母为此发愁不已。
高考前,父母为了激励他用功读书,特意带他去闷热的工厂干活,可没想到,对英语、数学不开窍的孩子,面对复杂的机械仪器却一点就通。
望着儿子专注干活的身影,孩子妈妈突然释怀了:
“虽说读书是通往成功最近的路,但孩子不是那块料,强求也没有办法。
孩子有一技傍身,将来应该也不会差哪儿去。”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都有潜在的天赋。
我们无法要求每一个孩子都考第一,都进名校,但我们至少可以多鼓励孩子、理解孩子、支持孩子,让他活出自己的精彩。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作家樊登的一段话,他说:
“人生本就没有意义,但是,寻找人生意义的过程很有意义。
怎么理解呢?
比如你吃饭。吃进去的都是高油高热量,然后转化成了卡路里,小部分变成了能量,大部分转化成了你甩不掉的脂肪。
还留给你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
最后一点吸收不掉的残渣,通过排泄系统排泄掉。
这个结果,能有多大的意义呢?
但是,吃的过程就不一样了。
人间百味,酸甜苦辣咸,样样都尝了一遍,带给了你不同的味觉体验,进而让你产生了不一样的感受,苦涩或甜蜜。
这就有意义。”
在我看来,其实教育也是如此。
考名校,绝对不是教育唯一的目的。
让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体会到求知的乐趣,寻找到真正的热爱,明白该如何看待成功与失败......获得这些体验,才是最重要的。
如此,孩子即便成不了名校学霸、社会精英,也依旧能够健康、幸福、向上地过完这一生。
点个“赞吧”,与所有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