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登纸
编辑 | 登纸
前言:在世界的舞台上,印度常常给人一种非常自信的感觉,无论是印度政府高调宣布的各项成就,还是印度民众满满的“国家骄傲”,似乎印度在某些方面总有理由认为自己是世界第三、亚洲第一。
印度的这种“自信”有时甚至带有强烈的挑衅意味,尤其是在面对中国时,常常表现得尤为突出。
究竟是什么让印度如此自信,甚至有些自大?还是说这只是深刻的自我安慰,甚至是自我欺骗的表现?
从“漏天拉屎”到“厕所梦想”2019年,印度总理莫迪就高调宣布将建设超过1亿个厕所,彻底解决印度“如厕难”的问题,这听起来似乎是一项非常宏伟的社会建设工程,毕竟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厕所的普及问题一直是印度发展中的一大短板,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许多人至今仍然没有固定的厕所设施,只能选择露天如厕,这不仅带来了卫生问题,还加剧了公共健康的隐患。
莫迪提出的这个计划,的确是在根据印度的国情作出合理的决策,在印度厕所的建设与甘地时代的“清洁运动”有着紧密的关系。
甘地也曾提出过要改善印度人民的卫生条件,特别是女性的如厕问题,尽管当时的印度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完成这个目标,但随着印度经济逐渐腾飞,越来越多重视社会基础设施建设。
莫迪这一倡议则是基于对甘地清洁理念的继承,尤其是在他的领导下,印度政府提出了“厕所革命”,通过建立新厕所来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露天如厕问题,不仅能够改善民生,还能借此提升印度的整体卫生条件,进而提升国家的形象。
不可否认这一政策如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厕所建设大规模推进,那么会个印度带来不一样的改变,然而也有不少批评声音认为,这样的政策过于急功近利,不能真正从根本上改变印度社会的卫生和文化问题。
其实印度在自己本土实施“厕所革命”是好事,但却让人觉得印度人太自信了,有一种还没有建成就半场开香槟的感觉,印度人就开始拿此事和中国进行对比。
印度人更是自豪的表示虽然中国和印度人口差不多,但中国每个人都能有厕所,而他们才刚刚开始,这种行为很让人不能理解。
印度不断与中国对比2018年,莫迪政府骄傲地宣布,印度已经实现了“村村通电”的目标,莫迪的这一政策和成就,不仅在国内受到了广泛赞誉,也成为了印度政府在国际舞台上向世界展示的又一项成功案例。
村村通电是指在印度的每一个偏远村庄都能够接入电网,解决了很多贫困地区无法用电的问题。
这个目标的实现不仅为印度带来了更广泛的基础设施覆盖,也让更多的乡村居民有机会体验现代生活的便捷。
然而当印度为这项成就欢呼时,中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实现了“村村通电”,印度的这一进展无疑是一个相对较晚的里程碑,而这也是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一大差距,也暴露出印度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滞后性。
印度人喜欢用这类成就去与中国做比较,似乎想借此抬高自己的地位,但殊不知这种自豪感背后其实是印度相对滞后的现实,而印度在自豪“村村通电”时,依然不忘与中国进行对比,但这其中的深层含义,恐怕需要仔细斟酌。
虽然印度在取得一定的社会进步,但这些进步的背后也反映出很多问题,再就是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教育等领域。
印度对中国军力的看法与自我认知除了在民生领域的自信,印度在军事上也常常自我感觉良好,印度对自己军力的自信,尤其是在面对中国的军力时,表现得尤为突出。
当中国福建舰等重磅武器曝光时,印度媒体和一部分民众常常用一种“戏谑”态度去看待这些装备,印度曾公开表示这些装备“虚有其表”,甚至不相信中国的这些武器在实际战斗中能发挥作用。
可随着这些装备逐渐列装中国军队,印度的这种态度开始发生变化,中国的军事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印度的预期,也使得印度开始深刻反思自己的军事战略和发展方向。
但即使如此印度在公开场合仍旧抱有强烈的自信,尤其在军事对比中,仍不愿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差距,他们宁愿相信自己的幻想,也不愿正视现实中的差距,这种过度自信,背后或许是印度长期以来的“自我安慰”机制在起作用。
疫情时期的印度自信与盲目2020年初,全球爆发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控制疫情,印度也不例外,然而印度的疫情防控几乎一度失控,成为全球疫情防控最糟糕的国家之一。
印度政府却并没有完全反思,而是在国际上高调宣布“自己将向世界分享抗疫经验”,这一表态引发了全球舆论的广泛质疑。
这一次可以说是将印度的“自信”发挥的淋漓尽致,而这种“自信”背后,更多的是自我安慰的产物。
印度曾经历过一段辉煌的历史,也曾在殖民时期借助英国的力量参与过一些国际大事,因此许多印度人把这种历史当做自己当下自信的依据,然而现如今的印度与当年的英帝国已经没有可比性,这种盲目的自信只会加剧印度在国际上的孤立。
极度自卑的掩饰印度的自信,往往是在极度自卑的基础上构建的,其实印度的“自信”更多的是一种防御性心理,源于社会深层的自卑情结。
印度人经常口口声声宣扬自己的伟大,却忽视了国内无数的社会问题,尤其是贫困、教育等方面的深刻困境,正是因为这些问题,印度人在面对国际舆论时,往往选择通过过度自信来掩饰内心的不安。
而这种心理的背后往往是印度在长期外部压迫和内部矛盾中的自我矛盾,他们既想自豪地宣扬自己的成就,又不得不直视国内的贫困和落后。
正如某些印度高层政治人物所表现的那样,印度在外部舞台上的“强硬”与“自信”,往往是内心不自信的体现,是在面对国内问题时的一种防御机制。
资料来源:上观新闻——《莫迪宣布5年里修建了一亿多间厕所,印度的“厕所革命”成功了吗?》2019-10-07
澎湃新闻——《莫迪赞印度实现“村村通电”目标:是发展历程中历史性的一天》2018-04-30
环球网——《防控几乎“失守”,外媒曝:印度政府要求推特平台删除批评疫情应对的数十条推文》2021-04-25
结语:印度的“自信”背后,掩藏着的是一种深深的自我欺骗和心理防御,无论是“厕所革命”,还是“村村通电”,印度在这些看似骄人的成就背后,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白。
印度通过过度宣扬这些成就,试图证明自己已经走上了发展的道路,但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的却是对现实的逃避和对自我不满的深刻反思。
面对中国和世界,印度的这种“自信”可能会成为其外交政策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但这种过度自信背后,可能并不完全是强大,而更多的是内心深处的自卑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