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风险筛查新策略,甲基化更加高效精准!

天逸健见 2024-02-26 08:20:05

肝脏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公布的《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2020》中,显示中国肝癌的发病数约占到了全球的一半,为45.3%,而死亡率也占到了47.1%。

我国肝癌如此高发,首先要关注肝炎病毒持续感染的问题。有研究发现,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乙肝和丙肝病毒持续感染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占比分别为50%~80%和25%。而中国是名副其实的肝炎大国,数据显示全国有10%的人群感染过乙肝病毒。

肝癌发展三部曲是肝炎→肝硬化→肝癌,而像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还有自身免疫性肝病都可能导致肝硬化的发生,从而提升肝癌的发病率。

肝癌的最常见早期表现是一些毫无特点的、没有指向性的表现,在很多癌症或者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初期都会这样,比如:消瘦、浑身没有力气,这是最为常见的。只有到了晚期,肝癌扩散得非常大的时候,疼痛才变得明显,这就导致了多数肝癌发现即晚期。

导致肝癌发生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 患有或曾患有乙肝;

2. 肝硬化;

3. 肥胖;

4. 家族中有肝癌患者。

建议肝癌甲基化筛查人群:

1.乙肝病毒(HBV)和/或丙肝病毒(HCV)感染;

2.长期酗酒人群;

3.非酒精脂肪肝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4.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和血吸虫感染;

5.有肝癌家族史;

6.年龄40岁以上的男性相对风险更大。

预防肝癌的注意点:

1. 注射疫苗,预防乙肝;

2. 戒酒;

3. 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黄曲霉素);

4. 定期进行肝癌筛查检测。

肝癌的早期筛查常见方法有:

1.肿瘤标志物筛查:血清AFP甲胎蛋白;

2. 腹部B超检查

但检测甲胎蛋白用于肝癌早筛的敏感性较低,仅有60%左右;而超声检测受设备和检查者的影响较大,且效率不高。目前最前沿的肝癌筛查技术-甲基化检测技术,敏感性能达到90%以上,且不受病灶大小的影响。

DNA甲基化是指基因的特定序列(CpG岛)在甲基化转移酶的作用下发生甲基化修饰。大量研究显示,DNA甲基化的改变常常是肿瘤发生中的早期事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检测血浆中cfDNA的异常甲基化,即可检测出肝癌患病情况。循环肿瘤DNA(ctDNA)是一种存在于血浆或血清、脑脊液等体液中的细胞外DNA,主要来自坏死或凋亡的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排体及循环肿瘤细胞,大小通常为160-180bp。ctDNA是游离DNA(cell-free DNA,cfDNA)中的一类,所占比例较低(甚至介于0.1%—1%之间)。肝癌早期 ctDNA 浓度高于其他癌种,液体活检弥补肝癌早筛的技术空白。根据相关研究表明,HCC 患者血 ctDNA 含量远高于健康人和普通肝病患者,并且这种差别从极早期就可以显现出来,即使是没有实体肿瘤或是肿瘤非常小的患者,血液中 ctDNA的含量也显著高于普通水平,非常适合采用基于 ctDNA 检测的液体活检技术。

相较于肝癌筛查的传统检测方法的局限性,超声检查+甲胎蛋白(AFP),对早期HCC检测的敏感性较低;CT检查难以显示小于1cm或者密度近似正常肝实质的肝癌,且具有一定的放射性;MRI检测费用较高。cfDNA甲基化技术准确度、灵敏度更高,可大幅度提高早期检测的精准度,适用于大规模高危人群的肝癌早期检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