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薄荷”,不知是多少人儿时的回忆,它多长在小溪沟边、路旁及山野湿地,枝繁叶茂,气味清凉,摘下枝芽直接放在鼻边轻嗅,通窍醒脑,缓解一身的疲劳。
《本草纲目》记载:“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在《药品化义》中:“薄荷,味辛能散,性凉而清,通利六阳之会首,祛除诸热之风邪”。《本草备要》还写到:“治头痛头风,中风失音”。
在中医的众多方子中,常用会到薄荷,它的气味和味道均有辛凉感,具有发散的特性,能起到清利头目、疏散风热、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的作用。行医40多年来,在治疗高血压时,我也时常会用到薄荷这味中药。
去年初秋,遇到的一位患者,说自己高血压已经3年了,经常感觉头晕头痛,耳鸣,平时也在吃降压药,但效果不太理想。
刻诊,查患者血压160/100,时常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细问之下得知,患者还有心悸失眠、腿软乏力、咽干口苦、五心烦热的症状,平时性情急躁,很容易发火。观看舌脉,舌质红,苔黄,脉弦滑而有力。
一番辨证后,开方:薄荷、钩藤、珍珠母、生牡蛎、夏枯草、蝉蜕、茯苓、半夏、橘红、炒枣仁、石菖蒲。
结果如何呢?
患者服用半个月,精神状态好多了,头晕头痛、口干口苦的症状明显减轻,心悸、失眠症状也明显缓解。接着又服用一个月,头晕头痛、心悸失眠、咽干口苦、五心烦热等症状基本消失。
原方稍作调整,患者又服用月余,诸症平息,血压也稳定控制在正常范围。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高血压多的是肝肾不足,肝阳上亢,这也是高血压最为常见的一种。
肝肾之阴,为一身之宝。如果肝肾之阴不足,阴不敛阳,导致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这种状态下,人体就好比是炎热干燥的沙漠,太阳很大却没有水,沙尘漫天。
气血的运行受到这股亢热的影响,直往上冲,就形成了高血压。你看这个患者,头晕目眩,耳鸣,双腿乏力,失眠,入睡比较困难,这些都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具体表现。
这个时候,咱们要做的就是平肝潜阳,同时还要清热安神。
那么,这个方子中有什么玄机呢?
薄荷、石菖蒲可以用来条达肝气,祛痰醒神,清利头目,共奏开窍之功;钩藤、珍珠母和生牡蛎合用,增强平肝潜阳的作用,同时还可镇静安神。
夏枯草、蝉蜕用来清肝泻火、散风除热,还能开耳窍;炒枣仁养心安神。
另外,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而不能运化水湿,聚湿成痰,就会生出痰浊,所以还要用橘红、半夏、茯苓来燥湿化痰。
其实这么多年来,我用这张方子帮助了不计其数的高血压患者。现在我通过文字的方式分享出来,并不是为了突显自己的医术有多么了得,而是因为自己也曾淋过雨,所以更想尽自己所能,为他人撑把伞,让中医这把伞能为更多人遮风挡雨。
当然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实际运用的话,一定要经过专业医生的辨证,模棱两可地盲目套用,那是对身体的不负责!
哇。中医真好历害的降压不再难。一边说着中药之秘在于量但又不知道自己如何定药量。还有脸教別人如何写药量(中医竟然连写药量和根据什么写药量都分不清。以为只要方子有药量就表示根据什么写药量。更有不去解決药量如何來而怪别人提出药量如何來,搞的中医不知道如何來那才天经地义,知道如何來才叫十恶不赦。真是人间极品)。说毒性吧。一句有毒是吃一吨拉肚子还吃一克死人分不出。说经验吧。搞得好象吃一克无毒一亿次就能证明吃二克就有毒啦。说症吧 又搞得在说病重吃二克能有效但在病轻时這二克就会无效一样。都说医者父母心。吃的越多效果越大。咋的中医的医者父母心就是喜欢看自己的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药都有效啦。还无理由限制药量不是想看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效果越大之下还能病好的越慢吗。这一个正常父母看见孩子生病的心态吗(中医竞然有连医者父母心指急病人之病痛都不知道。还能拿钱财为医者父母心,更有中医连药量如何来的前提是药有效都不知道,搞得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药量。在真是人间之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