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只是参加了一次孩子的家长会,我竟被家长们围攻、差点就回不来了,一想起当时的情景,至今心有余悸。
倒不是因为我家娃太惹人厌,恰恰相反,实在是因为我家娃太棒了,老师更是在家长会上直言:这孩子脑子灵活、专注力强、记性好、思维能力棒,听一遍就记住了,还能举一反三。
班主任老师还说,这样的孩子,越到以后学习成绩越好,建议各位家长跟我取取经,让我也别藏着掖着。
以往我只觉得孩子的学习方面真比较省心,既没丢过东西,也没忘记过作业,平时看到群里家长问作业,孩子也能立刻说出来。
我还以为每家孩子上一年级都这样,结果,班主任这一说,我就被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堵在了教室里。
可是,这孩子自小就是婆婆带的,无论是经验还是功劳,那都是婆婆的呀!好不容易才从教室逃出来,我第一时间就跟婆婆请教。婆婆笑着揶揄我:“你才知道你儿子很棒啊?想当初我特地训练他,你还不高兴呢,真是个后知后觉的妈妈。”
娃上一年级后才明白:丢三落四、记不住,竟是因为专注力不足婆婆这话,一下子把我的思绪带回了几年前。别说,为带孩子这事,我以前可没少和婆婆起冲突,还好婆婆大人有大量,没和我计较,不然,我现在,只有哭的份。
我家孩子出生时,婆婆还没退休,娘家妈妈也要带侄子,本来婆婆表示,如果我愿意,她可以办理提前退休。不过,老人家的一番好心被我一口回绝了。
带孩子这事,几乎都被逞强又臭脾气的我给大包大揽了。可是,因为孩子难带、又没什么经验,对于信誓旦旦的我来说,我对带孩子的理解就是:吃饱+穿暖。
结果,孩子被我养成了一个坐不住的皮猴子,做事没耐心、毛毛躁躁、丢三落四、还老记不住东西,真正的干啥啥不行,搞破坏第一名。
孩子刚上幼儿园,我就被请去谈话了,老师直言:这孩子专注力差,认知能力也跟不上,学东西特别吃力,如果再不干预,就来不及了。老师还委婉地建议我带孩子去看看医生,诊断一下是不是多动症。
我当时就吓哭了,脑子一白,都不知道该干什么好。倒是婆婆知道后,二话不说,办了提前退休就过来帮忙了。
婆婆把老师说的话牢牢记在心里:孩子丢三落四、记不住,就是因为专注力不足,如果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培养专注力迫在眉睫。
为了帮助孩子培养好专注力,婆婆先是带孩子去做了个体检,确定孩子没问题,然后,她又特地请教了孩子的班主任,又去市面上寻找各种训练孩子专注力的资料。
那段时间,我心情很不好,别说帮忙了,反而天天跟婆婆找茬,横挑鼻子竖挑眼的,现在想想,真不应该。
培养专注力,方法很重要吵吵闹闹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婆婆对孩子真的很上心,每天都和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根据老师的反馈,又调整她的方法,比我这个妈妈还负责,正巧我的工作也有了调整,更忙了,我干脆就放手让婆婆去折腾了。
要说婆婆有什么秘诀,好像也没有,就是每天下班回来时,都能看到婆婆带着孩子在窗前的地毯上玩贴画,有时候,婆婆甚至都没过去,就让孩子自己玩。
我一开始还以为婆婆偷懒,说了她几次,每次婆婆都只是笑笑,也不和我起冲突。
等到新学期开学,老师已经很少约我谈话了,即使有也是夸奖居多,后来,孩子还每星期都有奖状带回家,老师的夸奖也越来越多,孩子也越发自信。
我一直以为是孩子自己开窍了,要不是这次家长会,我都不知道婆婆付出了多少。
那么,玩贴画在培养专注力方面,为什么有这么好的效果呢?首先,符合孩子的认知,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孩子注意力。
婆婆顺手抽了一本孩子玩过的专注力训练贴纸书给我,只见这本贴画上有活灵活现的小羊、海象等各种动物,又有蝴蝶、蜗牛等常见的小东西,还有水果、积木、树叶,都是孩子喜欢的形象。
婆婆说,这是一套专门为学前儿童设计的专注力训练贴纸书,卡通设计、趣味性强,符合孩子的认知,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她还说,她给孩子买了不下10套贴纸书,孩子最爱的就是这套,也是用下来效果最好的,每次一拿到手孩子就开心得不行,要玩好久。
其次,寓教于乐,能引起孩子思考,让大脑保持高速运转。
我随便翻了翻,这类儿童专注力训练贴纸书,涵盖专注力、逻辑力、想象力、理解力、判断力、观察力、反应力、智商、情商、行为、推理、数学能力等。
孩子在玩这套贴纸书时,会同时用到手、眼、脑:小手撕贴纸,眼睛观察形状,脑子分析思考,在这个“撕+找+贴”的过程中,孩子会不自觉地思考,大脑一直保持高速运转,这也是孩子越玩越爱玩,越玩越专注、越玩越聪明的原因。
婆婆说,自从玩了这套贴纸书,孩子明显坐得住,也记得住了。
再次,贴纸丰富,让孩子百玩不厌。
这类儿童专注力训练贴纸书有很多精美贴纸,将认识实物、解决问题与动手贴贴纸相结合,即使是贴得最快的孩子,也够他们玩好久。
而且,这类贴纸书还设计了各种不同的游戏场景,比如寻找小蝴蝶的另一半,要求孩子找出并将蝴蝶的另一半翅膀贴回原位,比如,用不同的贴纸帮蜗牛打扮,还有马都不听形态,搭积木,看烟花,美丽的邮票,有趣的食物链等。
婆婆说,即使是在孩子最调皮的时候也能坐下来,最棒的是,等孩子知道游戏规律后,他能自己玩好久,婆婆也能安心坐在一边休息。
难怪我经常看见婆婆在沙发另一边喝茶,原来,我真的错怪了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