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喝的都是什么酒,怎么喝好几坛都不会醉呢?

酒馆的说书人 2024-08-02 01:07:18

时常都会看到古人喝酒都是用大碗或者就是用坛子端起来直接喝,李白说“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苏轼说“明月几时有,白酒问青天”;陆游说“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刘过说“欲买桂花同酒载,终不似,少年游”。

古人看起来好像都很喜欢喝酒,而且他们喝酒的量都还不少。如果古人喝的都是白酒,难道他们都不会醉吗?

酒从古代开始,是怎么来的呢?酒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原始人类,因为无意中吃到了天然发酵的酒,所以就学着去制作酒;另一种是杜康酿酒,相传杜康把没有吃完的饭放到桑园的树洞之中,后来剩饭自家发酵,这就形成了最初的酒。后来“杜康”还成了酒的代名词,

古代的酒主要有两个大的品类,一是发酵酒,这有很多小的分类,比如米酒、果酒、黄酒;二是蒸馏酒,主要都是白酒。如果古人的不狂喝白酒的话,他们是不会喝醉的,因为这些酒度数都偏低。

第一,米酒,十度以下

米酒恐怕是最简单的酒了,以为只需要通过糯米发酵就行了。米酒带着微甜的味道,即便是女孩子都能喝。在《知否知否》中,明兰晚间悄悄喝的酒和出嫁前因为害羞喝的酒应该就是米酒,因为这种酒很简单的储藏起来就能喝了。

第二,发酵酒,度数不会超过二十度

在元代以前,就是到南宋为止,主流的酒都是发酵酒,这类酒的度数不会超过20度。

《汉书·食货志》上读到:一酿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酒精度大致在10%到18%左右。

啤酒的度数一般就是3.5到4度左右,所以喝这种酒最多也就相当于5瓶啤酒的度数而已。古代的饮酒比较厉害的都是男子,5瓶啤酒对他们而言不算什么。

古代酿酒及时不高,所以最开始就用陶器和谷物来酿酒,用布过滤杂质,这就最开始就是绿色、白色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就是形容了当时的酒。后来慢慢改进才有度数较高的果酒和黄酒。

果酒

它可以说是在古代的酒中很常见的一种,比如曹操和刘备之间的“青梅煮酒”,还有王翰写下过“葡萄美酒”的诗句,在芈月传中大王的姐姐赢夫人就用梨子来酿酒,可见用果子酿酒是一种很好享受,而且在大家的生活还非常普遍。

花酒

一看就想多了,这就是用花酿造的酒而已。许多花都可以酿酒,比如重阳节要喝的“茱萸酒”,秋天可喝“菊花酒”和“桂花酒”,宝玉曾经为黛玉制作过“合欢花酒”,春日里能够制造“桃花酿”,用花做酒一种文雅和优美的事,也是一种创造力的展现。

黄酒

古代的酿酒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米酒之上创造出了黄酒,这酒一般都是9-15度之间,这种酒没有“米酒”的甜,反而多了酿酒谷物的香,这种酒很适合在烟雨朦胧的天气里去喝,约上两个三老友,一起坐在小酒馆里体会微醺的感觉。

第三,白酒,三十度以上

古代直到元朝,也就是南宋之后,才真正有了“蒸馏”的白酒,这种酒的度数比起之前的酒更高,这就是所谓的烈酒了。因为元朝是蒙古族,地处北方,气候寒冷和环境恶劣,所以需要高浓度的酒才能保暖,因此蒸馏酒最开始在那里出现。

宋朝的贵族主要的饮酒还是发酵酒,民间卖不起所以依旧喝着蒸馏酒,明朝又开始流行蒸馏酒。因此酒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每一次酒品种的改变,这就是意味着大家的生活习惯的一种变化,酒在人们的生活中承担的了很重要的角色。

作者:忆梦,欢迎关注:梦忆红楼,一起找寻诗词和红楼梦中的美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