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考点(二)理解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芷云爱语文 2024-05-17 03:25:20
文言实词的考查是中考的重点,其中主要是考查对常见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几个考点,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

方法指南

1.字形分析法。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而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功能,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可以帮助探求实词的含义。

如“两股战战”(《口技》)中的“股”,从月(肉)从殳。膝上为股,西下为胫。这里指大腿。

2.语境推断法。实词绝大多数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如“欣然规往”(《桃花源记》),根据句意“高兴地计划前往”,“规”的意思自然就是“计划”。

又如“年且九十”(《愚公移山》),根据句意“年龄将近九十”,可推断“且”的意思是将近”。

3.结构分析法。对实词所在的句子进行成分分析,对实词所在的词组进行结构分析,同样可以帮助确认该词的含义。

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奔”与“箭”,所处位置相同,且都作宾语,那么就可断定“奔”也是名词,意思是“飞奔的马”。

4.成语肋解法。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因此借助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有时也能让我们绝处逢生。

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中的“汤”与其意思相同。

5.联想推断法。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推断题中的实词词义。

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中的“之根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之”是“去、往”的意思,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此处的“之”也是“去、往”的意思

6.代入检验法。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所给的意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穿贯通。文章解释恰当而无滞碍之处的即正确答案。

真题在线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闻:使……听到

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志:做记号

3.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同“缺”,空隙、缺口

4.佳木秀而繁阴

秀:茂盛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