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历史中青海马家军究竟有多少人?十万骑兵为何不可能存在?

三楼有泡芙 2024-11-20 03:43:09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提起“西北三马”,不少人可能一头雾水,但若说起“马家军”,想必多少有些耳闻。

这个盘踞西北的军事集团,在民国时期一度叱咤风云,他们的名声,一部分来自真实的战绩,一部分则源于各种传说与演绎。

最为引人瞩目的,当数“十万骑兵”这一传说。不妨试想,广袤无垠的戈壁之上,一支规模宏大的骑兵队伍奔腾而来,气势遮天蔽日,锐不可当,这般画面着实震撼人心。

但他们真的存在吗?

01

西北马家军

“西北三马”通常指掌控青海的马步芳、马步青,宁夏的马鸿逵、马鸿宾家族的军事力量。其中,青海马氏军队的实力甚为强大。

得益于独特的地理条件,马家军中确实配置了骑兵部队,但其实力远未达到流传的“十万骑兵”的夸张数字,原因也很简单,没那个经济条件。

要深入认识马家军的实际力量,我们必须剥离其神话般的外衣,回归历史真相,深入分析马家军的成长历程,以揭示其真实的面貌。

1936 年,红军毅然踏上西征之途,意在打通前往苏联的道路,但在河西走廊,他们遭遇了马家军。此役以红军西路军的失利而告终,也使得马家军名声鹊起。

然而这背后的真相,比我们所知更为复杂。

当时马步芳这边差不多2万人投入了进去,同时马步青麾下的骑兵第五师亦投入近万兵力, 由此看来马家军在西路军之战的兵力大约为三万左右,与之相对的是西路军的两万一千七百余人。

从人数来看,双方似乎相差无几,但现实马家军的装备要更为精良。

西路军处境艰难,缺衣少食,像样武器稀缺,而反观对面,敌人荷枪实弹,严阵以待。这一装备上的巨大差距,成为西路军失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除此之外,马家军在战斗策略上也有独特之处。

他们常让骑兵携带步兵快速接近红军阵地,随后在距离三四百米处放下步兵发动进攻,同时骑兵快速包抄,构成夹击之势。

这种战术,既凸显了骑兵的速度优势,又展现了步兵近战的威力,致使西路军损失惨重。

另外民团的参与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马步芳在青海组建了众多民团,尽管这些民团装备简陋、训练不足,但人数众多,在西路军之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这些人约有七八万之众,如此情形下,真实的战场态势乃是敌众我寡,我方形势颇为不利。

西路军的失利并非仅因兵力不足所致,而是由武器装备、后勤支持、战术策略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02

青马的扩张与战略调整

1947年青马军旅面对的是威武不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初期战况,青马军旅依仗快速机动的骑兵和丰富的战斗经验,在数次对解放军的战斗中略占上风。

但随着战事的推移,青马军旅的优势渐消,最后走向败亡。

解放战争的序幕刚启,青马军旅的主战场是甘肃东部,此时整编第82师是青马军旅的主力,下设整编第100旅和骑兵第8旅,还有青海保安骑兵团等众。

这些队伍装备精良,训练严格,在与解放军的多次较量中展现出卓越战力,一时间给解放军带来不小的压力。

尤其是泾渭河谷大捷,直接让老蒋同意了他们的扩编计划。

经扩充的青马军旅,兵力增长显著,与河西战役时相较,骑兵团亦超 1700。

骑兵团取消了营级单位,由团部直接指挥四个大骑兵连和两个小骑兵连,这一编制变动增强了骑兵的灵活机动性。

尽管兵力上有所增长,但青马军旅的扩展受到局限。青海地广人稀,经济条件有限,难以支撑大规模军队。

即使马步芳等欲动员更多兵力,也受限于地方条件,终究难以达成所愿。

03

兰州会战

1949年的盛夏,兰州,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城市,曾是国共两党激烈争夺的关键战地。

于马家军来说,兰州之战,不啻为他们的最后抵抗,更是命运的裁断。

兰州战役爆发时,马家军于兰州的兵力集结至巅峰,超五万人,此乃其所能调集的全部兵力。

在这些兵力中,涵盖了第82军和第129军以及其他地方武装,第82军旗下的三个师分别驻守在马家山、营盘岭、沈家岭等主要防线,而第129军的两个师则作为战略预备队驻扎城内。

值得关注的是,马家军在兰州的兵力配置,显露出他们在战略上的一大疏失。

鉴于兰州南山的地形对骑兵不利,马继援将军中的骑兵主力——第8旅和第14旅,连同各师的骑兵团,均部署在黄河北岸。

这导致了一个严重后果,即在兰州战役的关键时刻,马家军的骑兵部队未能充分发挥战斗力。

马继援原本的战略是利用南山防线消耗解放军力量,等到解放军物资匮乏、士气低落之时,派出北岸的骑兵部队进行快速渡河突击,以此扭转战局。

但这个计划终究未能实现, 解放军以巨大的牺牲为代价,成功攻占了南山防线,控制了黄河铁桥,截断了马家军骑兵的渡河之路。

至此青马折损2.7万人,其余的全部投降了,随着骑兵5军的起义, 马家军全体兵力,涵盖兰州的五万余众及骑兵第五军的一万多人,总计近八万人。

其中骑兵部队近乎一半,约四万人,所谓“十万骑兵”不存在。

04

结语

马氏家族的荣枯是西北地区现代史的一大症候,他们的日盛,与西北地带的独有环境和政治布局息息相关。

他们的败落,则显露出历史进展的潮流和民众的意向。

审视马氏家族的历史,我们能够认识到,一支军事集团的前途,非但取决于军事力量,更关乎其政治立场、经济底蕴及战斗策略。

在历史变革的时代,唯有民心所向,方能最终屹立不倒。[太阳]

参考来源:

凤凰网甘肃 【复说陇史】铁军浴血激战 回顾兰州及甘肃解放历程

中国青年网 西路军:信仰凝军魂,热血铸祁连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