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授上将的李聚奎为何最终无缘55年授衔?徐立清:周恩来圈定了你

廖化聊历史 2024-07-04 17:51:26

导语:1955年9月27日,朱德、彭德怀等十位开国元帅的授衔典礼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就在同一天,解放军举行了全军大授衔典礼,一批功勋卓著的将领被分别授予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但是在这一次授衔中,没有李聚奎的名字。

李聚奎不是一般人,他在革命生涯中救过彭德怀元帅,红军时期就俘虏敌师级干部,长征时期更是担任中央红军的开路先锋,是红一师师长!要知道红一师师长陈赓可是被授大将的,为什么这么一位战功显赫的将领无缘55年授衔呢?

而且作为军中的“将圣”,李聚奎的名字明明进入了《关于元帅、大将、上将问题的报告》,被拟授上将。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让他错过55年授衔,之后又为什么补授李聚奎上将军衔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红一师师长李聚奎的授衔资格

李聚奎,1904年生于湖南省安化县,早年就读私塾,有一定的知识基础。1926年,李聚奎参加湘军,在唐生智的麾下参加了北伐战争。但是在意识到军阀部队的黑暗后,李聚奎参加了红军,参加了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

土地革命时期李聚奎声名鹊起,雷振球背叛革命时铤而走险,试图射杀彭德怀然后叛变投敌,在关键时刻,李聚奎扑倒雷振球,硬是从叛徒的枪口下救下了开国元帅彭德怀。井冈山会师时,每次冲锋在前的李聚奎也给毛主席留下很深的印象,尤其是抓张辉瓒。

张辉瓒(中将军衔,江西全省“剿匪”总指挥)是土地革命时期,红军抓捕的最高级别的国军将领,而且发生在第一次反“围剿”战斗时期,对鼓舞士气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就连毛主席也忍不住心中的激动,挥毫《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除了这一次之外,李聚奎在第四次反“围剿”战斗中还带兵袭击了国民党第五十二师的师部,活捉敌师长。这两次活捉师长的经历让红军高层领导人意识到了李聚奎的能力,所以李聚奎很快就被提拔成高层指挥员,在长征时担任红一师师长。

红一师师长地位很高,除1946年去世的罗炳辉以外,其他参加授衔的不是大将就是上将,有李聚奎、刘亚楼、陈赓、杨成武等,甚至连红一师的团长杨得志都是上将。

在长征时期,红一师师长李聚奎担任开路先锋的重担,强渡乌江、飞渡大渡河、占领遵义城这一系列重要事件都能关乎到红军的生死存亡,如果不是李聚奎的话,红军可能会遭受更大的损失。

抗日战争时期,李聚奎担任129师386旅参谋长,是陈赓大将的得力助手。陈赓大将还用多说吗?能和陈赓搭档,可见李聚奎的资历、能力有多强。西满军区成立时,李聚奎担任军区参谋长,协助黄克诚工作,是挺进东北的第一批军政干部之一。

解放战争时期,李聚奎担任东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西线后勤司令员兼政委,为辽沈、平津战役的后勤保障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还统筹东野入关所需要的物资。

建国后,李聚奎担任第四野战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保障志愿军的后勤供应;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为我军培养后勤干部。

在1952年军队评级时,李聚奎就吃了一个亏,因为他当时担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

我军队评级有一条标准:二级军区司令、政委可以评为正兵团级干部;二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可以评为副兵团级干部;二级军区的副参谋长、副主任、后勤部、干部部可以评为准兵团级干部。

后勤部部长的职务只能评准兵团级干部,只不过因为之前担任四野副参谋长,外加上李聚奎的资历特别深,贡献很大,所以才评为副兵团级干部。

在参谋长一职上,李聚奎可能不如刘亚楼,但是李聚奎完全可以胜任纵队、兵团司令的职务,只是很遗憾,李聚奎在后勤部发挥的作用太大了,后勤部不放李聚奎到作战部队。

李聚奎本人也是一个不争的性子,在哪干不是为革命,没必要争职务、虚名。就这样,李聚奎成了副兵团级干部,只不过上级领导并没有忽视他,在拟授军衔时,他的名字还是出现在上将的那一列的。

但是遗憾的是李聚奎最终无缘1955年的授衔,他被突然调离军队,而调他走的的是周恩来。

周恩来点将:李聚奎被调离军队

在建国后,影响国内经济、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能源问题,当时中国一直戴着“贫油国”的帽子,处处受西方掣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花大代价找油,但是整个一五期间都不顺利,以至于周恩来不得不从军队中找人,想要把部队的作风带过去,像指挥打仗一样指挥找油!

当时军委给周恩来推荐了三个,这三个人周恩来都比较熟悉,但是最后选定了李聚奎。选定李聚奎的原因很简单,长征时期李聚奎就是出了名的能啃硬骨头,总是能完成一些不可思议的任务,而且在东北工作多年,对东北有一定的了解。

负责授衔工作的徐立清还特意去和李聚奎解释:名单送到总理那里,他考虑再三,圈定了您。您去当中国石油工业部的第一任部长。军委领导同志也都赞同周总理的决定,这个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授衔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调离军队、转业到地方的干部不参与授衔,邓小平、程子华这些人都没有授衔。如果李聚奎到石油部工作,那么他就无缘上将军衔了,而且未来大概率可能就不会再授,毕竟转业到地方的干部再想回来也是不容易的。

李聚奎想都没想就服从命令了,于是在1955年7月30日,李聚奎正式被任命为石油工业部首任部长。此时距离授衔只有一个半月,他是在授衔前夕离开的军队,如果不是后面补授军衔,那可真是一大遗憾了。

在石油工业部工作的时候,李聚奎并不懂石油,但是他肯弯下腰接收别人的意见,他从最基础的ABC开始学,一步步了解石油知识。周恩来一句话就让李聚奎肩负重担:“聚奎啊,第一个五年计划快完了,我不向你要石油了。第二个五年计划你可要拿出油来啊!”

在五年之内搞到油,这在当时还是比较艰巨的,李聚奎只能拼命的考察、调研、工作,在一

群难题中找克服的方法。我们上面就说过了,李聚奎总是能完成一些不可思议的任务,在他的任内,中国发现了克拉玛依油田,虽然没有大庆油田那么大,但是总算解了燃眉之急(在他任上,原油从60万吨上升到150万吨)。

1958年,李聚奎又离开石油部,回到军队。原因也很简单,李聚奎和当时的风气格格不入,大家都想着定高目标(200万吨,250万吨),而李聚奎坚持实事求是(维持150万吨,争取180万吨),所以李聚奎被调回部队了。

工作调动后,李聚奎担任总后勤务部政治委员。当时总部一堆将军,唯独李聚奎没有军衔,许多同事、部下不是上将就是中将的,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利于开展工作,所以军委考虑了一下,最终决定补授他上将军衔。

这也算是弥补了一段遗憾,戎马一生的李聚奎也算是得到了党和人民的定评。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