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没有一流的世界级轮胎,背后的事实与真相

王新喜科技趋势 2024-07-04 02:30:17

近日,比亚迪高管发出感慨,表示中国制造这么强悍,但国内竟然还没有一流的世界级轮胎企业和一线轮胎品牌。欧洲因为有BBAP,所以有米其林,马牌。轮胎本身也有品牌属性,整车轮胎配套也要本土化。

比亚迪高管直指中国新能源汽车在高速发展,但是中国依然缺世界级一流轮胎。

国产轮胎拥有全球最多的品牌,还没有一家进入品牌价值前十榜单。2024年全球轮胎25榜单中,国产赛轮轮胎和玲珑轮胎排到了榜单的第11名和第12名,即将摸到前10的尾巴。

不管你是油车还是电车,轮胎都是事关一辆汽车非常关键的部件,米其林轮胎和普利司通轮胎每年的销售额高达263亿美元和222亿美元,我们的高端国产轮胎比如中策、赛轮的年销售额大概只有它们的20%不到。

比亚迪高管直指国内没有超一流轮胎,却忽略了国产轮胎高速发展的事实。

中国轮胎制造业有三大核心地区,分别坐落在山东、江苏、广东这三个地区,这三个地区的“领头羊”是山东省。

中国最强的轮胎企业是排名第一的中策橡胶集团,其次是赛轮、山东玲珑轮胎、双钱轮胎、三角轮胎、贵州轮胎等品牌。

在德国媒体Auto Bild的公布了2023年夏季轮胎测试中,针对参与测试的225/45 R18 95Y规格轮胎的两轮干湿地测试,以及从性能、舒适性和环境特征进行全面评估之后得出的排名中,来自中国的玲珑Linglong Sport Master轮胎排名第7位,排名在玛吉斯、东洋、锦湖、邓禄普、耐克森、佳通、普利司通的同级别轮胎。

中策集团在漂移赛事轮胎的研究已经长达十几年的时间,年产值更是达到了4600万套轮胎的生产水平。在全球橡胶轮胎制造商的榜单中,中策橡胶排名第九。

但由于国外进口轮胎的强大消费惯性以及品牌效应下,国内消费者依然更青睐进口轮胎。

数据显示,国产轮胎在国内的占有率只有20—30%左右,70%以上的市场被国外品牌轮胎占领,米其林之外,还有马牌、倍耐力和普利司通这些品牌。

在高端领域,更是几乎被国外品牌垄断。进口轮胎因其高品质在消费者心中根深蒂固,即便需要更换轮胎,更倾向于选择进口轮胎。

原因何在?

如果从原材料来看,国产轮胎和国际一线大牌一样,原材料——天然橡胶,都是来源于东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的天然橡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0%,原材料层面来说几乎相差无几。

从国产轮胎各种质量评测数据上,与同类型的国际一流大牌差距在不断拉近,消费者可以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具性价比的国产轮胎。比如早前央视做过一个测试,选取了法国、美国、韩国、中国以及中国台湾的几个品牌轮胎对比,中国轮胎已经不逊色于国外品牌。

在耐撞击测试中,韩国、中国、法国轮胎经过八次撞击均无大碍,美国某轮胎七次漏气。

在轮胎的抗压能力测试中,中国轮胎表现依然出众,在刹车制动测试中,前3名之中,中国品牌占了2个。

一个事实是,国产轮胎现在品质与耐用性、性能与国际一线的差距在缩小,比如我们国产自主研发的HV-SSBR橡胶和进口的JK-SSBR橡胶相比,耐老化、耐屈挠性、力学性能和胎体刚性等等主要性能已经是相差无几。

因为轮胎是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部件,早期国内市场的汽车多为进口,这让人们在直觉上也认为原装进口的轮胎更好。

在今天,国产轮胎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质量在不断提升,比如赛轮集团的“液体黄金轮胎”采用高性能橡胶新材料,具有卓越的耐磨和防滑性能。

双星集团的“稀土金”橡胶复合新材料,结合先进技术和独特花纹设计,提升了轮胎的省油效果。中策集团有一款较为出名的轮胎,叫做SPORTRSP品牌,这款轮胎获得过飘移比赛总冠军。

从国产轮胎的表现来看,其产品性能与体验,在某些单点已有突出表现,在耐磨性能、滚阻油耗、噪音、干地湿地性能差距等综合表现上,也已不相上下了。

一家国产品牌如果要在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的效应中脱颖而出,尤其是涉及到车主安全的产品,关键是在做强产品口碑的同时,做强品牌,改变心智。在品牌效应下,国外进口轮胎的品牌效应已经强化了几十年,国产品牌想要短时间内改变人们的刻板印象,依然非常困难。

国外品牌轮胎平均售价约为700元~1000元,而国产品牌仅需350元~500元甚至更低,价格差距显著。尽管低价策略有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但“一分价钱一分货”的观念让消费者对低价产品持保留态度。

在很多消费者看来,相差几百块,宁愿买一个安心,如果轮胎的质量不好,导致爆胎或者出现问题,影响的是人身安全,因此,消费者对轮胎的选择更加偏向于谨慎。

这背后的一个真相在于国产产品一旦这个产品能做,达到能用、中等偏上的标准之后,就开始打价格战,缺乏更大的研发投入,在轮胎领域也是如此。这导致国产品牌往往在顶尖的产品上缺平替的品牌。

有消费者就用亲身经历指出,同价位的国产轮胎产品力远超绝大多数的外国品牌,不过在顶级轮胎上国产品牌基本上直接就没有产品了。原车配的马牌ec6,这个尺寸一条要一千五六,想找个国产平替,要求是电车专用(也就是低滚阻设计),静音棉加自修补。结果国产品牌直接就没有这种轮胎,甚至一些厂商连我的尺寸都直接没有。

砸研发,中国轮胎企业还差点魄力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就有轮胎品牌诞生。五十年代,沈阳、河南、四川、贵州、山东等地就有了国产轮胎工厂。国产轮胎并不是起步晚,随着国内轮胎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品质管理的加强,国产轮胎的质量和性能在不断进步。

消费者对轮胎的安全性、耐用性以及在复杂路面的稳定性与抓地力等品质需求在升级。无论是新能源车型还是传统燃油车,对于轮胎的要求越来越严苛。

新能源汽车时代,其实是国产轮胎弯道超车的机会。因为与燃油车不同的是,电动车需要承受更大的扭矩和重量,轮胎的设计和材料要求更为强大和耐用,电动车在起步和制动时的动力输出也更为迅猛,这可能导致更高的摩擦热量,使得轮胎需要具备更好的耐磨、操控和稳定性,这对轮胎材料设计与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本更高,价格更贵。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由于国产电车的产业链成型,在全方位的发展,自然对轮胎性能要求更高,也是国产轮胎在高端市场与品牌价值上做大的机会。

国外BBAP培育出了米其林,马牌,在国内,蔚小理问界,比亚迪吉利奇瑞等品牌,也将因此培育出国际一流的品牌轮胎,汽车产业链生态的强大如何培育出强大的供应链厂商?这需要改变竞争模式。

在手机行业,苹果是双供应链体系,如果其中一家厂商在某些方面无法达到苹果的要求,很可能被苹果剔除出供应链。这源于苹果对于供应链元器件的工艺水平有着非常苛刻的标准与要求,在这种高标准下,也诞生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果链厂商。

放到汽车行业也是如此,现在问界、理想以及腾势与比亚迪等越来越多的车企在站稳高端,车企对品质化的诉求会更高,这会影响供应链厂商卷的方向。

基于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与产业升级的方向,国产轮胎在耐磨性能、抓地力、滚阻油耗、噪音、干地湿地性能上的品质与壁垒将不断提升,这是一个趋势,也将倒逼国产轮胎向国际一流高精尖的方向突围。

问题是,中国轮胎厂商的一个问题是缺少研发,轮胎制造设计技术处于落后局面,为啥外国的胎贵,就贵在研发上了,设计不断出新,技术不断更迭,同时由于是老牌名企,消费群体大,就是粉丝多,大家都买账。技术创新是很难得,多数投入比回报的多,国内很少有这么财大气粗的企业,组建科研团队,经费往研发上砸,不是不能而是不敢。

虽然说强大新能源汽车生态会培育出强大的轮胎企业,这种协同配套与创新提升,会让轮胎企业的发展比国外更快,只是我们的品牌走强还需要时间,中国轮胎品牌正在走从下往上攻的路线,从品牌的角度来说,是很艰难的一条路;从技术的角度,必须要借助一些新技术,带来一些新体验,才能让更多的消费者选择你。这或需要国产厂商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有容许技术偏执狂的行为与土壤,这或许是我们还需要追赶的方向。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