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强技使命不负殷切期望——上海勇当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排头兵

中国劳动保障报 2024-11-13 10:51:03

文丨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 崔玮

图为日前,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智能网联专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智能网联汽车构造学习。 于彦哲 摄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锤炼强国之技。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练就真本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做到敬业勤业精业,努力成为善于干事创业的岗位能手、行家里手。”

近年来,上海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将技能人才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引擎,倾心倾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引导社会各方更加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营造关心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良好氛围;积极筹备2026年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力争办成一届富有新意、影响广泛的国际技能盛会。

1

契合产业发展

打造“上海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多次强调要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李强总理在上海调研指导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坚定决心和对上海人社工作的殷切期望。”上海市人社局局长杨佳瑛表示,“加强技能人才培养是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破题之要,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发展阶段,我们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全社会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今年以来,上海市技能人才工作成果丰硕。

纳入国计民生实事项目让技能人才培养落地有声。上海市首次将“新增培养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4.5万人次”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以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突破口,着力培养大批符合就业导向、契合产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推动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基础保障。截至10月底,上海市新增培养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5.48万人次,提前超额完成今年为民办实事项目。

产业发展成为技能人才培养的风向标。上海市顺应新产业、新技术迭代更新需要,重点聚焦“3+6”产业体系(即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生命健康、时尚消费六大重点产业),动态更新100项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和33项新技能培训项目目录。对参加目录内评价且获证的人员,上海市给予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全力打造技能人才培养“风向标”,发挥“指挥棒”作用,构建“数量多、时效强、结构优”的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格局,让技能人才有更多就业机会、更高收入水平、更大施展才能空间。

在世界技能大赛上斩获金牌体现技能人才工作的实绩实效。在9月份法国里昂举办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上海选手夺得3枚金牌、1枚铜牌及3个优胜奖,创历史最好成绩,并首次斩获世赛最高奖项阿尔伯特·维达奖……

“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继续以奋楫逐浪的使命感,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再接再厉、善作善成,为建设现代化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积极提供‘上海方案’。”杨佳瑛说。

2

深化产教融合

培育“高精尖缺”

坐落于虹口区的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是上海市新型五年一贯制高职学府。学院秉承“创业创新,追求一流”的办学精神,秉承“厚德、精技、善思、笃行”的校训,以南湖红色基因为底蕴,以文化素质为基石,以专业技能为羽翼,服务“上海北外滩都市新标杆”建设,为上海重点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正是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大办学亮点。近年来,学院根据社会需要和产业发展实际,优化学科专业设置,紧紧围绕上海产业升级、数字转型和民生急需,形成数字创意、智能汽车服务、健康护理、智慧商旅四个与区域经济发展契合度高的专业群,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已与同济大学、上汽集团联合成立全国智能新能源汽车产教共同体,与上海商学院、锦江集团携手成立全国泛酒店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上海市虹口区北科创集团共建上海市虹口区产教联合体,依托现代健康产业学院、虹口区新产业发展职教集团等产教融合平台,服务虹口产业新经济、新赛道。

“近日,李强总理到学院调研,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未来,我院将瞄准科技前沿和国际一流,培养更多理论素养高、实践能力强的‘高精尖缺’技能人才;深耕养老、托育、医疗护理等服务领域,培养掌握现代科技与健康养老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持续注重职后职业技能社会化培训与评价,培养新时代高质量技能人才。”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朱建柳说。

企业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力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落实企业培养产业工人的责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工会参与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企业更能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同时,企业也可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上汽集团培训中心总经理蒋建华说,“去年,上汽集团、同济大学、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全国智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建立运行机制、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打造高水平教科研型双导师师资队伍、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开展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今后,我们将通过产学研一体化项目,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智能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技能人才。”

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在优化专业设置、推动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努力,上汽集团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的探索,是多年来上海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体系深化融合之功、集纳多方之力、紧扣产业大势的缩影。上海市不断加强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统筹协调,联手大型企业、专业院校、培训机构等各方力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打造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校企贯通、多方参与的上海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新格局。

“接下来,我市将以人社部授权建立‘国家公共就业服务区域中心(上海)’为契机,探索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等一系列制度创新,为全国破冰探路。”杨佳瑛表示,“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和人民生活需要,特别是要聚焦‘高精尖缺’技能人才培养和养老、托育、医疗护理等重点领域,突出急需紧缺,深化‘一业一策’,提升技能培训质效。在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技能等级认定等方面加大放权赋能力度;在给予企业更大自主权的同时,配套相关技能人才服务保障政策。”

3

徜徉技能海洋

磨砺匠心巧思

在上海市黄浦江畔、杨浦大桥边,镶嵌着一颗“智慧瑰宝”——世界技能博物馆。从精巧绝伦的手工艺品到高科技智能制造的展示,每一项技能、每一件展品,都凝结着工匠惊人的创造力与不懈的探索精神。

“开馆以来,我们致力于发挥博物馆技能教育、职业培训‘第二课堂’的作用,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一个‘人人能参与,人人能体验’的精艺之作。”世界技能博物馆馆长杜娟说,“我们将组织更多工匠活动,通过搭建技能体验工坊,吸引更多青少年关注技能、热爱技能,将博物馆打造成为青少年技能培养教育基地。两年后,第48届世赛将在上海举办,我们计划与世赛筹备团队联动,大力弘扬技能文化,加大与世界技能组织及成员组织合作,促进国际交流互鉴。”

在世界技能博物馆二层,矗立着一面熠熠生辉的世赛奖牌墙。这面墙是技能赛场荣耀时刻的见证,是对全球技能精英的最高致敬,记录技艺传承的辉煌历程。它仿佛时间的织锦,承载着众多能工巧匠的拼搏和梦想。从古老的铜质奖章到现代设计感十足的奖牌,每一枚都诉说着关于挑战、超越与胜利的故事。

“站在奖牌墙前,我们感觉肩扛重担,未来定不负使命,为国家培育更多优秀的技能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激励更多人走上技能成才之路。”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4.0项目金牌选手、“阿尔伯特·维达”大奖获得者谢辉铉、卢俊威说。

车身修理项目金牌选手朱俊峰、物流与货运代理项目金牌选手周雨欣表示,“过往的求学和成长经历,让我们切实体会到国家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日益重视。以前,用人单位更看重求职者的学历。如今,企业更青睐掌握一技之长的人才。我们将继续努力,坚定在技能道路上不断追求卓越的信念,成为行业内佼佼者,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锤炼强国之技,这是总书记对新时代新征程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不负殷切期望,上海市正以奋发有为的探索实践,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接下来,我们将以筹办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为契机,学习先进经验、对接国际标准,发挥世赛对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溢出效应。以世界技能博物馆为平台,举办更多面向全球青少年的技能教育活动,不断提升世界技能博物馆的服务水平,吸引更多劳动者尤其是青少年体验技能、热爱技能、学习技能。”杨佳瑛说。

编辑丨邱曼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