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自武丁始频繁举行国家祭祀,大量奴隶、俘虏和犯人被屠杀献祭

沉淀的过去 2024-09-26 13:25:26

由于古人缺乏科学知识,生产力水平低,对许多自然现象感到神秘和恐怖,认为宇宙间有许多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主宰万物,它们既会降灾也会降福于人间;他们还相信,人死后其灵魂有一种超自然的能力,可以作祟于生者,使其生病或遭灾,也可以庇佑于生者,使其免除灾祸或万事顺意。他们认为神灵和祖先能够感知一切,只有对其虔诚,并将人间的美味佳肴献其享用,神灵和祖先才能施惠于人。因此,产生了祭祀仪式。祭祀的目的主要是弭灾、求福、报谢。

1、商王朝是一个尚鬼重祭的王朝。商王朝将王权神秘化,强化人们的王权神授意识,以愚其民。武丁以后,先王死去后都称“帝”,成为天帝的“宾客”,因此,祭祖就显得异常重要。祭必杀生,到商中晚期后发展到大量使用人牲。那些完全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社会底层成员(包括被俘虏、掠夺过来的人),被活生生地投入火中、沉入水中、埋入土中,或者死于刀斧之下,以示他们的灵魂被送到了神祇的身边供神驱使,从而取悦于神灵,求得神的庇佑。殷墟考古发现,一次人祭可以用300~~400名活人祭品。

自殷王武丁始,祭祀规模之大,类型之多,频率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截至目前,发现王陵祭祀坑(包括部分小墓)总数已超过3000座,已清理发掘1522座。1950年以后发掘的随葬典型青铜器和陶器的祭祀年代均相对明确,都是殷墟二期早段,年代与妇好墓大致同时,主要对应武丁时期。

武丁崩,庙号高宗,其子祖庚继位,在位11年(一说7年),沿用武丁治国理政方针政策,无为而治。

祖庚崩,其弟祖甲继位,在位33年,改革礼治,完善“周祭”制度,修订汤刑,虽有进步意义,但祭祀大量使用奴隶和俘虏作为人牲和人殉,致使奴隶奋起反抗和原本归附的方国叛离,加之法律繁缛,百姓动辄则咎,窒息了社会活力,导致商王朝再次走向衰落。

商纣王时的“肉林酒池”是国家祭祀后出现的场面,是商王朝“最后的晚餐”。

2、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商王室祭祀频繁,并已制度化规范化。殷商先王先妣的周祭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祀日的天干必与其庙号名中的天干(商王庙号均含十天干之一)相同,如庙号名中有甲的先王只能在甲日祭祀;二是先王先妣都要按先王在位先后顺序祭祀。五种祀典称为翌、祭、叀(字形近似)、劦(字形近似)、肜,其中翌、肜单独举行,祭、叀、劦联合复叠举行。

具体方式:按先王先妣顺序依日干翌祀完所有先王先妣,进人祭、叀、劦阶段;祭先开始,叀较祭推迟一旬,劦较叀推迟一旬,均按先王先妣顺序从第一位到最后一位;祭、叀、劦结束后,进入肜祀阶段,同样按顺序依日干进行,如此周而复始。因为祭、叀、劦联合举行,所以研究周祭的学者称其为一祀组,与翌和肜并列,这样五种祀典就分为三大祀组。

五种祀典每种开始之前都有一旬“工典”之祀,该旬不祀任何先王先妣,只在甲日“工典”,工典下一旬就开始先王先妣的祭祀。因为一个祭祀周期约相当于一个太阳年,所以当时称一年为一“祀”,如在位王的第五年,称为“王五祀”。

3、商王频繁举行大型祭祀活动,献祭的牺牲数量很大,有时人数十、牛上百。这些祭品是献给天帝、王帝和其他神灵的食品,鬼神当然无法享用,商人处理祭品的方式是少部分掩埋,大部分由仪式参与者分食。

上古分食包括人牲在内的牺牲,不独商族。在人们的印象中,古老的米诺斯民族是一个文化教养良好并且爱好和平的民族,但考古发现,他们却用少年或成年男子作为供奉女神的祭品,献祭仪式前,用刀子将活人身上的肉从骨头上剔下来,供奉女神之后,便将祭品吃掉。

分食不是分到祭肉回家独门独户吃,而是在祭祀区集体宴会。

商人不仅喜欢大吃,也喜欢大喝,酗酒之风盛行;不仅喜欢大吃大喝,也喜欢着盛装跳万舞,以舞助兴。

祭祀后人牲和动物如牛、猪、狗,被剔骨割肉,用容器混在一起蒸煮,人头牛头则单独蒸煮,一鼎鼎炊器气雾缭绕,王陵飘香,直达天庭。

商人有一种卯祭,是把人或动物劈开,悬挂在祭祀大堂。还有一种燎祭,用火烧烤牺牲,祭祀后成为仪式参与者的美食,类似现代的“烤全羊”。

商人祭祀的人牲,大部分来源于征伐羌方、土方、鬼方等敌对部族获得的俘虏,以及商支族、侯国和被征服的部落贡献,其贡献也是捕获的异族人,如周族献俘;少部分来源于商域的奴婢、犯人等。

无酒不成席。商人好酒牛饮是有名的,饮器有陶器、木器、青铜器,也有用人头骨尤其是敌对势力的首领头骨刮磨制作的酒器。

宴会场面大,人数多,要消耗大量的酒水,因此出现了酒池。

“肉林酒池”由此而来。

隆重的祭祀,不可缺少盛大的歌舞,在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舞蹈陶盆上,人们可以看到远古时代先民们如醉如狂、神采飞扬的舞姿。远古的祭祀礼乐,既是神灵的盛宴,也是族民的盛宴,结束于满天星斗迷离闪烁、花草树木窃窃私语下激情男女的性爱之后。祭祀是天恩同沐,牺牲、粢盛、果蔬等,最后由族民分而食之,玉帛可重复使用,性爱是不可或缺的压轴戏,精神和物质上的极大满足,使族民无不兴高采烈,并对下次祭祀活动充满期待。

商人盛宴当然少不了万舞。万舞是夏人创作的,商人沿袭不辍。从字源上看,古文字“夏”字表现的是跳万舞之人的舞姿。手执绿松石龙牌、系铜铃、戴羽冠而祭祀大禹跳万舞的人,即夏人。绿松石光彩夺目、铜铃清脆、羽冠摇曳与婀娜的舞姿,该是怎样的宫廷美景!祭祀大禹的万舞,构成了夏代礼乐文明与制度的核心内涵,其物化的表现就是二里头文化的绿松石和铜牌。

后来万舞发展演变成文舞与武舞,更加美轮美奂。

诗经《简兮》: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每次宴会都是一次盛宴和狂欢,这对依靠想象和激情生活的商人而言,当然乐此不疲。

这既是祭祀鬼神,增强商人同宗同祖意识,强化王朝统治的需要,也是商王满足王室、周族人和侯国、其他部族头人饱食、狂欢之欲,增强王朝凝聚力的需要。

国家祭祀是盛大的节日,以祭天祀祖之名,满足人间之欢愉。

4、其实,不惟商族,古代中美洲地区也有此习俗,就是盛行以活人祭祀神灵。阿兹特克人的民族主神维洛波切特利,被看做是年轻的战神和太阳的象征,传说她以人血为食,只有每天供奉活人的心脏和血液,她才能永葆神奇的威力,不断地发光给人们带来福音。

阿兹特克人用活人作祭品的数量是惊人的,一天之内用数千人进贡是很平常的事。为庆祝大神庙竣工,国王召集全国的俘虏来到大神庙顶端,令其排成四行,反绑着依次从祭司面前走过,走进死亡,祭司们总共耗时四天四夜,用大约两万颗人的心脏来祭神,才圆满完成这一旷世的祭奠。

血祭的程式是,把活人带到神庙顶端(因为那里离太阳最近),由祭司将人平放在石桌上,然后斩首或剥皮,剖开胸膛,取出跳动的心脏,放入罐子里,点燃后举过头顶,献给神灵,并让血顺着台阶流下,再把尸体抛向石阶滚下来。凶残的西班牙殖民者,在阿兹特克人的一次集体祭祀活动中,借口以活人为祭品的形式极其残忍,对参加祭祀的人们大肆砍杀,当即有一些贵族和600多无辜群众倒在了血泊中。

商代自武丁始频繁举行大规模的野蛮血腥的国家祭祀,大量的奴隶、俘虏和犯人被屠杀献祭,导致商王朝众叛亲离,出现了严重的内忧外患,最终覆亡。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