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精神疾病患者,在我这里做了三年咨询,情况越来越好转,越来越清醒,她说我有一个点我一直没有想明白,到底哪个才是正常的我?是有病前的我,还是有病中的我?我现在应该怎么办?
一、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完全是两个人,我是哪个?
有病前的自己,自己对自己要求特别高,学习特别努力,研究生毕业之后就发病了。她说我积极向上想挣更多的钱,我想成功。和男同学在一起的时候总是保持距离,谁也不能靠近我。我不想让感情耽误我学习,因为那是浪费时间的。可是病了的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穿什么就穿什么。一点儿没有节制,自己颓废到了极点,有时候甚至几天都不出屋。
不管是同事,领导还是父母,不高兴就直接怼过去,很粗鲁。这在过去我是不可能的,我从小到大一直到研究生毕业,没有和任何人吵过架。病了之后变得和谁都能吵上一架,瞅谁都不顺眼,看谁都烦。特别是谈恋爱,喜欢就谈,自己从来没有这么随便过。即使别人有恋人,我也会去挖墙脚,把人整到手。过去我是最看不上这样的人,发病的时候都我把所有过去讨厌的人的样子,我都活了一遍。
甚至第一次见面我就和男生去宾馆了,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完全是两个人。我现在清醒过来之后觉得我这几年做的是什么事儿啊?我很羞耻,我对我自己的行为感觉到很恶心。我怎么做了这么多恶心的事情?病了之后我对哪个男人都有兴趣,如果别人对我好一点,我就认为他爱上我了,那时候我是很容易爱上一个人的。说哭就哭,情绪化非常严重,完全没有克制。
二、允许做真实的自己,就不会用谎言表达,幻听就是不敢表达的谎言
现在我清醒了我知道发病之前自己太理智了,有病之后又太感性了,太放纵了,那么到底哪个我才真实的我,我应该做成哪一个我呢?实际上很多精神疾病患者都强迫思维或者强迫行为,她们一直压抑自己本能的部分,只有这样自己才能专心学习。自己压抑了学习之外所有的欲望,所以发病正是压抑的结果。总得有个出口来满足那个看不到的需要,发病了,自己才可以当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有一部分发病的孩子,他们敢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愤怒,发病之后有的打骂爸爸妈妈,她们说过去自己太懂事儿了,自己吃亏了,现在自己要补偿回来,我再也不当懂事的人了,我不看任何人的脸色。我想要什么我就要什么,我想玩游戏就玩游戏。有的要最好的手机,高配的电脑,有的买很多件衣服,有的买很多化妆品。所以你压抑的会以扭曲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说你小时候压抑一克的重量,长大了会变成1000吨。
当然,另一部分更软弱的孩子发病,她们只能借助幻听或者某个人来表自己的需要。比如幻听,让我打爸爸妈妈,某个人控制我,让我买东西。我也说了不算呢,我也不想买,但是某个人控制我,非得让我买。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的需要,不敢表达自己的渴望。他们觉得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渴望是羞耻的,当然也可能成长过程中被很多道理压制。比如父母会说不要和别人比吃穿,我们要比成绩。可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怎么可能不比吃穿。
三、去认同才会理解,才会有转化的可能
她也一样,每天就迷恋上买衣服和买化妆品,大约买了一年多,她后来就变得正常了。还有一件事,发病之后她特别烦躁,然后她就吸烟。她说我吸一根烟,我的心就能平静了,就不再烦躁了。所以咨询的时候,我说下次我们再烦躁的时候,我们可以看一看我们到底压抑我们烦什么?有什么是不允许我自己烦的?烦躁的时候,我们能不能跑一下步?或者找个枕头释放自己的情绪,或者直接面对自己的烦躁,说出来我就是一个爱烦躁的人。
当然,如果你处理不那时候你同样可以吸烟,因为当一个人专心致志吸烟的时候,那种专注也是专注当下。喝茶的时候,我们可以练习,吸烟的时候为什么不能练习呢?通过多种方式处理之后,她大约经过三个月之后,她不再吸烟了。我从来没有说你不要吸烟,吸烟对身体不好。只是吸烟带着觉知,或者说带着觉知吸烟,那个觉知那个有意识会让自己停止某些无意识行为。
她咨询初期,每天回家都释放情绪。她的妈妈就很苦恼,说她有时候又喊又叫又哭又闹,在楼里面住着,左邻右舍,楼上楼下都能听到。你说多丢脸啊,老师,你能不能让她用别的方式释放自己的情绪呢?我说因为控制有的病,想好病就需要失去控制。她是带着有意识去释放情绪,和过去那种通过无意识来哭闹打骂是不同的。过去是无意识引领着自己,我攻击人我是不知道的。现在是有意识引领着自己,我就是攻击了,我知道我想攻击。
过去人们总是用很多标签,不但给别人贴标签儿,也给自己贴标签,每一个标签都是限制,都是枷锁。比如一个人理性就不能感性,否则人们就认为你哪里不对劲了,不正常了。你是懂事的,就不能不懂事了。不是黑就是白,而不是说我允许两种同时存在。同样的情况,我们需要正常的我,我们也需要不正常的我。没有好坏,只是怎么善用它。
三清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催眠师,签约作者,老师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老师的心中,没有谁是不正常的,没有谁是病的,心变世界就变。喜欢老师的文章,可以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