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叉手托天好,还是双掌托天好?

卫昌国学说说 2024-06-05 11:40:58

八段锦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练法很多,但主要分为两种:

一式叉手托天;二是双掌托天。

哪一种更好呢?

其实这两式都有其悠久的历史,来源都可以追溯到千年以上。

两种不同练法代表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且听我慢慢讲来。

一、叉手托天的导引意义

可以说,“叉手”是古导引术中很重要的一个动作,“叉手托天”只是其中一个表达。

如1500年前的养生巨著《养性延命录》中就记载了几种叉手运动:

1. “叉手項上,左右自了捩,不息復三。”

叉手抱头,左右扭转。

2. “伸兩足及叉手前卻,自極復三。”

这是坐式,伸开两脚,叉手前伸两臂。这也是坐式八段锦源泉之一。

3. “以兩手相叉,伸臂股,導引諸脈,勝如湯藥。正坐,仰天呼出,飲食醉飽之氣立銷。”

这就是叉手托天,重点在伸臂、肩、腰、背、臀沿线拉伸,所谓导引诸脉。

这正是叉手托天的意义,就是“导引诸脉”通气疗养用。

后世《诸病源候论》有多个导引方就是用叉手托。

目前流行版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也是采取叉手托天法。

叉手托天对于初学者而言比较友好,容易控制手部,容易产生拉伸感。

二、双掌托天的导引意义

当然,双掌托天也有同样的历史。

《养性延命录》中,就有记“次以右手托地,左手仰托天盡勢,右亦如然。”这虽然与调理脾胃单举手类似,但其“托天尽势”的用法却是“托天”的要义。

八段锦最早来源中,“双手托天”更常见。

如曾慥《道枢》中记:“仰掌上举以治三焦也。”

《灵剑子导引子午记》也有讲:“仰托一度理三焦。”

孙思邈《千金方》记录天竺按摩术有:“如拓石法,左右同。”

都是双掌托天用法。

其实,双手叉手托天和分开双掌托天也有同样的导气效果,但其中也有细微差别。

从实际操作讲,叉手托天容易把控,双掌分开托天更自然。

以每个人都会的伸懒腰为例,多数人是双掌分开自然上举伸懒腰。

双掌分开更易用力,易于练习劲力。

三、胡海牙版“双手托天理三焦”为何采取双掌托天?

胡海牙版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则采取双掌分开上举托天。

这是因为胡海牙八段锦借用太极拳等内家拳并结合了易筋经十二大劲练法,更容易练习暗劲发力。

其实,各种少林版本八段锦也是采取双掌分开上举托天的。

胡海牙八段锦“双手托天”是顺应站桩式自然变化而来。

胡海牙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练法解析:

1. 肩宽站立,膝盖微屈,两手抱腹,此即桩功;

2. 顺势两手回落小腹,掌心向上;

3. 两手保持劲力上托,此时身体随上托站直,两掌自然上托到胸口(或顶门)自然翻转上托。上托到头顶上,一直如托重物。

此时,两掌分开,更容易做到气力不散,叉手则容易气机阻碍。

4. 两掌自然从两侧放下,变回腹部抱掌桩。

这样,双掌上托时,两手带动时,力从脚趾起,到脚跟,到小腿,到大腿,到腰胯,到背脊,到颈项,到头顶,一节节贯通;两手下放时,身体又一节节放松到脚底。

所谓“力从脚跟起,贯到泥丸宫”。

四、总结

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用叉手托天和用双掌托天都有其实际意义。如果你重导引和拉伸那么可以用叉手托天,如果你喜欢气感增劲,那么用双掌托天效果更好。

从实际练习经验看,叉手托天更容易让上托两臂伸直,但唯有把握其放松,才能更好形成全身拉伸,而不是成为两臂使劲拉伸的外部运动。

而两掌托天不容易托到位,特别是初学者如果胳膊上托太直,也容易陷入僵力,因此也需要放松,慢慢上托,胳膊也可以通过不断练习逐步伸直,开始是弯曲的弧形状态更容易把握托重物感。当然,也更容易感受气感和拉伸。

卫昌国学

2024年6月

12 阅读:636
评论列表
  • 2024-10-12 12:11

    对平台追责

  • 2024-07-30 22:36

    第二个动作,我每天想起就伸一下,伸个半分钟的样子,一天5-10个,效果明显,有三焦不通的可以试试!(头脸燥爱炸爱出汗,胸腹肠道不适,有鼓涨感,下肢冰凉沉重)!三天效果就出来了[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