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讲了一个故事:
南郭子綦是一个道行很高的人。
有一天,南郭子綦打坐中若有所失,仿佛“心不在焉”。
弟子颜成子游问,身体固然可以像槁木一样,心真能像死灰一样吗?
南郭子綦点赞弟子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同时反问: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
奇了怪,怪了奇,什么叫“吾丧我”?
翻译成白话,就是“没了自己”,其实就是“忘我”。
那么,这段颇为深奥的对话究竟说明了什么呢?
概括来说——
从“形如槁木”的状态,达至“坐忘”的状态;
从“心如死灰”的状态,达至“无心”“忘我”的状态。
这恰恰是一种身心“合道”“得道”的状态。
在《庄子·齐物论》中,“形如槁木”、“心如死灰”都是褒义词,都是描述一种高层次的状态。
然而,在现代汉语中,这两个成语却彻底演变为贬义词:
形如槁木是说身体极瘦干枯,看上去极不健康,几无生机。
心如死灰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或者形容心彻底死了,完全失望、无望了。
两相对比,“形如槁木”、“心如死灰”被大大降维了,甚至是黑化了。
由此,我们要了解一个秘密:中华文明其实有两套文字系统。
即,一种是传承系统,即“藏”的系统,功能是文以载道;
一种是日用系统,即“用”的系统,功能是百姓日用。
其中一些文字词语因现实的表达需要,被多义化乃至贬义词化了,或者被误读、被错解,或者被变形、被曲解,甚至被降维、被黑化。
这一类情况很多,比如:
“一无所有”本义是“至有至无”,却被降维用作“穷得什么都没有了”;
“无中生有”本来是讲“道”的本源和规律,完全不是讲什么“凭空捏造”;
“恍然大悟”是说一下子心地光明了,顿悟了自心自性,而不是突然意识到某件事“原来是这么回事”;
“得意忘形”是说得其真意而坐忘,而不是描绘什么“小人坏人得志,以至忘乎所以,完全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
就像在文学作品中,“形如槁木”常常被降维用作形容所谓的“瘦鬼”,但其实本身是一种“枯坐”的形体修行;
“心如死灰”常常被形容意志消解、失望绝望,但其实略似“心如止水”,本来是形容一种“得道”的内在状态。
生命本悟,快乐本心。天人本一,智慧本光。听光中文、光未央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使用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