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他娘的意大利炮!"这句台词让李幼斌在2005年火遍大江南北。《亮剑》里的李云龙,粗犷豪迈,打仗如同玩命,这个角色让无数观众记住了李幼斌,却鲜少人知道他的从军之路。
说起李幼斌,有趣的是,他7岁就在《将军的儿子》里演过将军儿子。这位后来的"李云龙",16岁就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但真正让他走红的路,却在知天命之年才来临。
2002年,对李幼斌来说是个转折点。这一年,他拍完《惊涛骇浪》后被调入八一厂。在这部电影里,他饰演的军长张子明让观众眼前一亮。
此前,他在《潮起潮落》中演绎的海军鲁明宽,也为他积累了不少军旅角色经验。
但真正让李幼斌封神的,还得是《亮剑》里的李云龙。这个角色不是靠演的,而是他把自己活成了李云龙。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势,那份军人的担当,那股子"老子天下第一"的狠劲,都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
有人说,李幼斌的李云龙"太过生猛",可正是这份生猛,才让这个角色显得格外真实。在片场,他不是在演戏,而是在"当"李云龙。
这种"天人合一"的表演境界,才是最高级的演技。
随后,他又接连出演了《惊天动地》里的指挥官梁志东、《决战江桥》中的将军马占山、《九条命》里的徐师长。
到了《王牌部队》,他又演起了师长郑源,在《生死阻击》中,他塑造的分区副司令李致远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李幼斌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虽然他的外形称不上特别突出,但他的表演有着独特的深度和厚度。特别是在演绎军人角色时,那种军人特有的坚强意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都被他诠释得准确到位。
这与他多年的积累分不开,更与他在八一厂的沉淀密不可分。
回看李幼斌的从影历程,从最初的将军儿子到后来的李云龙,从青涩的小演员到军旅题材的代表人物,他用实力证明:好的角色不分年龄,经典的演技不分早晚,关键是你是否真正理解了角色的灵魂。
说起在战火中成长的演员,张勇手绝对是个传奇。14岁那年,这个穷苦人家的孩子考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兵团随营学校。
要说打仗,他可是真刀真枪地上过战场 - 参加过解放太原战役,还跟着部队从潼关打到西安,亲眼见证了宝鸡的解放。
更让人震撼的是,16岁的张勇手就加入了抗美援朝的队伍。这段经历,为他后来在银幕上塑造军人形象打下了坚实基础。
1957年,八一厂选中了这位年轻的军人,让他在《黑山阻击战》中饰演连长王海龙。就这样,他的演艺生涯开启了。
再说说高保成,12岁就参加八路军,那可是在战场上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啊!这段经历让他骨子里就透着一股军人特有的钢铁意志。
难怪他在《上甘岭》里演战斗英雄张忠发时,那股子英雄气概来得如此自然。
张良也不简单,15岁就当兵入伍,在卫士剧团当演员。1950年,他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这段经历让他对"保家卫国"有着最深刻的体会。
难怪他能在《董存瑞》中将"舍身炸碉堡"的英雄事迹演绎得那么震撼人心,一举拿下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个人一等奖。
这仨人都有个共同点:他们不是演军人,而是真的当过兵。张勇手在《英雄虎胆》《赤峰号》《奇袭》等片中塑造的军人形象,无一不是从真实经历中提炼出来的。
高保成在《狼牙山五壮士》《长空比翼》中展现的那种豪迈气概,也都是用生命历练出来的。至于张良,从《哥俩好》到《海鹰》,每个角色都让人感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军人荣誉感。
现在的演员演军人,总觉得差点味儿。为啥?就是因为没有真实的军旅生活体验,光靠装也装不出那股子气势来。
但凡当过兵的人,身上总会留下一些特殊的印记:果断、顽强、率真、自信、自律。。。这些品质,是演不出来的,只能靠真枪实弹地历练。
看看这些从战火中走出来的演员,他们在银幕上展现的不只是演技,更是一段段用生命书写的军旅传奇。
1961年,一部《东进序曲》惊艳了所有人。34岁的李炎在片中饰演新四军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黄秉光,那种沉稳、庄重、大气的表演,特别是那份从容不迫的大家风范,让观众直呼过瘾。
这一演出,让李炎成了新中国唯一一位专门饰演高级将领的电影表演艺术家。
说到在八一厂的军人专业户,就不能不提唐国强。这位现在的"国民演员",当年在八一厂可是待了整整18年。
从23岁在《南海风云》里演海军战士于化龙开始,一路走来,《小花》里的赵永生、《今夜星光灿烂》中的何战云、《四渡赤水》里的卢青松,再到《高山下的花环》中的赵蒙生,每个角色都让人印象深刻。
朱时茂的故事也挺有意思。16岁就参军,在福州军区话剧团当演员。1975年,21岁的他在《西沙儿女》中演傅海龙,虽然电影半途搁浅了,但他的军人形象已经初具雏形。
到了1977年,他在《蓝天防线》中饰演的解放军指导员杨平,那股子阳刚之气,让人眼前一亮。
这些演员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李炎说得好:只有自己先当好一个战士,才能真正演好军人。唐国强能演好军人,除了那副高大俊朗的外形,更重要的是在八一厂这个大熔炉里接受的严格训练。
至于朱时茂,他那种"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的军人作风,也是在部队里练就的。
八一厂就像一个军人演员的摇篮,在这里,演员们不只是在演军人,更是在用心体会军人的精神。这些优秀的军人角色,之所以能打动观众,就是因为他们把军人的气质和精神都演活了。
说起《林海雪原》,就不得不提王润身饰演的杨子荣。1960年,这个角色让他一炮而红。他用朴实自然又充满张力的表演,把杨子荣那种豪迈仗义、临危不乱和威武不屈的气质,都演活了。
有趣的是,王润身在八一厂简直就是个全能选手。
要说八一厂的"军人专业户",冯恩鹤的"连长专业户"可是实打实的招牌。23岁时在海政话剧团当演员,1973年在《南征北战》中演机枪手刘永贵。
后来在《解放石家庄》演潘有财,《战争让女人走开》演焦永太,这些连长角色,他都演得入木三分。网友都说,看过八一厂那么多电影,最难忘的就是冯恩鹤演的连长。
再说说王心刚,这位可是五六十年代八一厂最帅的"军人形象"代言人。1950年入伍,1956年就在《寂静的山林》中演军人。
从《海鹰》里的海军舰长张敏,到《勐垅沙》中的解放军指导员江洪,再到《红色娘子军》中的红军党代表洪常青,每个角色都演得神形兼备。
最难得的是,王心刚虽然长得帅,但从不在银幕上耍帅扮酷。他把军人的使命感和荣誉感都演得淋漓尽致,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和凛然正气,才是真正打动观众的地方。
这些经典角色之所以能让观众记住,就是因为这些演员把军人的精气神都演出来了。
现在的军旅剧,怎么看怎么不对劲。那些小鲜肉演军人,一个个打扮得比姑娘还精致,气质阴柔,行为举止娘里娘气的。
再看看八一厂那些老戏骨,为啥演军人能让人信服?归根结底就三点:
第一是真材实料。像张勇手、高保成、张良,哪个不是从战场上走出来的?当过兵,打过仗,那股子军人气质是骨子里的,装都装不出来。
第二是真功夫。瞧瞧李幼斌的李云龙,王润身的杨子荣,冯恩鹤的连长,哪个不是靠扎实的演技说话?他们都在八一厂这个大熔炉里经过了严格训练,把军人的精气神都吃透了。
第三是真态度。像王心刚这样的帅哥,从不靠脸吃饭,而是把军人的使命感和荣誉感都演活了。唐国强、李炎这些演员,更是把一辈子的心血都奉献给了军旅题材。
现在的年轻演员演军人,咋就不行呢?说白了,就是缺了那份真实感。
所以说,想演好军人,得先懂军人。八一厂的这些老艺术家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才是我们该学习的地方。
别觉得这是在说丧气话,这是在提醒我们:军人角色不是谁都能演的,得用心去体会,用实力去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