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出现成群大鱼,鲢鳙聚成罕见鱼团,鱼的密度有多重要?

张勋评社会 2023-07-12 02:51:00

武汉东湖是位于长江南岸、武汉市区东部的秀美湖泊,该湖在历史上曾是“云梦泽”的一部分,现为我国第二大城中湖。

作为武汉的母亲湖,东湖的风景可与西湖媲美,湖区青山环绕,岸线曲折,素有九十九弯之称。在湖光山色的基础上,如今的东湖还成了一座著名的淡水鱼宝库,湖中鱼类众多,成群的大鱼时隐时现,俨然成了鱼儿的天堂!

武汉东湖出现大群鲢鳙,这么多鱼还嫌少?

日前,短视频博主“Frozen影像”发布了一支航拍视频,画面中拍到了东湖中令人震撼的壮观鱼群,数量少则数百条,多则上千条。只见这些鱼密密麻麻,在“头鱼”的带领下悠然自得,仿佛置身画境一般!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鱼群中的主角以鲢、鳙为主,色深者为鳙,色浅者为鲢。根据航拍画面可知,两种鱼的规格不相上下,体长都达到了几十公分,目测最大的在1m左右。令人惊叹的是,鱼群的形态不断变化,时而呈现为“深色团絮”,时而构成“浅色条带”,堪称东湖中的一道奇景。

此情此景也勾起了诸多网友的评论,不少人对东湖的水质改善表示感慨,称现在的水质提升了好几个档次。还有本地网友坦言,视频中鱼的数量还算少的!在十几年前东湖的磨山水域,下雨后能看到成千上万的鱼,“黑压压的一大片”,鱼多到能直接跳到清水平台上!

这种说法并非没有依据。翻开东湖的渔业史就能知道,湖区素来盛产花白鲢,开发时间也很早,在50年代就已形成渔业产量,70-90年代更是节节攀升!想必很多人都很好奇:东湖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鱼?鱼群中基本都是鲢鱼和鳙鱼,几乎看不到其他的鱼(比如鲤鱼和鲫鱼),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逐一分析。

东湖里为何有这么多鱼?

答案很简单,总结来说就是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从1950年开始,东湖的生产价值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学者率先开展了水生生物学的综合调查,60年代又进行了湖泊生产力的研究,确定了东湖在发展渔业方面的绝佳优势。

首先,东湖地理位置优越。东湖位于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纬度适中,光、热、雨量皆充沛,生物饵料丰富,湖中的鱼类不缺食物。研究者曾用黑白瓶测氧法测定了东湖中浮游植物的生产力,得出浮游植物每年能为鲢鳙提供60000吨以上的饵料,鱼类的单产高达789公斤/公顷。再加上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全湖鱼产量理论可达2000吨+/年。

其次,东湖水面广阔,水位较浅。在21m的水位下,东湖的水域面积达33平方公里,是西湖的6倍,全湖岬湾交错,大小湖湾120多个,水域生产潜力巨大。此外,东湖在地质上属于壅塞湖,湖盆平缓,水浅,平均水深约2.5m,湖水容易受热升温,年均水温维持在17.7℃左右。在暖水条件下,鱼类的生长周期长,显然有利于生长和繁殖。

最后,当地特别重视鱼类的养殖。在70~90年代,东湖的定位是一个“浅水养殖湖泊”。人们为开发东湖,往湖区投入了大量的鲢鳙鱼苗,海量的鱼苗也将东湖打造成了年年有鱼的“鱼库”。产量数据也显示,在1971年~1995年,东湖的鱼产量不断提高,1980年为825吨,1990年增至1240吨,1995年达到了1840吨,增产效益相当可观。

东湖中的鲢鳙:占比达90%以上

在人为活动影响下,东湖逐渐由天然的湖泊演变为盛产鱼类的人工湖泊,这里的鱼类主要是指人工放流的鲢鳙,仅有小部分是草鱼、青鱼、鲤、黑鱼等经济鱼类。

在1989年的文献中有这样的记载:“自1973年以来,(东湖)鲢鳙的年产量逐渐提高,占总产量的80%以上”。到了90年代,鲢鳙的占比不降反增,例如在1995年的渔季中,上岸的鲢鳙占到了总产量的95%以上,正常年份也能维持在90%以上。

这组数据说明了鲢鳙在东湖的主导地位。其成因也不难理解,鲢鳙经济价值高,一年就能增重1公斤左右,成鱼还是制作“剁椒鱼头”的重要原材料,深受餐饮业推崇。借助东湖的养料放养鲢鳙,既能增加鱼产量,又能加快氮磷循环,平衡藻群结构,真可谓一举多得。

虽说鲢鳙在东湖“一家独大”,但两者也有自己的“硬伤”,就是不能自然繁殖。

根据鱼类学分类,鲢鳙属于江湖洄游性鱼类,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先在湖泊中觅食、肥育,繁殖期间回到长江中产卵,逆流而上,繁殖结束后再回到湖泊中。因此,鲢鳙的产卵模式需要湖泊、江河保持相通,而东湖并不具备这种条件。

据资料记载,在120年前,东湖和周边的其他湖泊还保持着相通状态,湖水和长江相互交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构成了天然的水网系统。转折发生在1899~1902年,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为减轻水患,下令在长江和东湖之间修建了名为“武青堤”和“武金堤”的两座堤防,并建成了武丰闸和武泰闸,用以调控东湖水位。

而后百年内,人为干预阻断了江湖联系,东湖和周边的湖泊彼此与长江分离,在1927年出版的中国地形图中,东湖的轮廓已经和现代近似。

当江湖阻隔,鱼群便时常聚集在水闸下游水域

由于相对闭塞的环境,东湖中的鲢鳙只能生长,不能繁育,其卵巢理论上只能发育到第3~4期,之后便发育停滞,无法产卵。不只是湖泊,缺少水流的环境都是如此,比如:池塘、封闭的水渠等,鲢鳙都无法繁殖。

不过,通过生理生态相结合的方法,人们可通过注射催产激素的方式完成催产,鲢鳙的产卵量同样可达数十乃至上百万粒,足够为东湖提供充足的鱼苗来源!

鲢鳙的“治水密度”:揭示东湖水华消失的谜团

在80年代,我国学者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原本应该因富营养化而出现季节性水华的东湖,在1985年的夏季却异常平静,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水华的踪迹。起初人们还以为这是偶然现象,到了次年肯定会再现水华,但离奇的是,在1985后的连续10多年中,东湖的水华始终没有出现,仿佛突然间彻底消失了。

根据藻种的优势度鉴定,东湖的水华大多由蓝藻门下的微囊藻、鱼腥藻和束丝藻组成,这三种藻都有一定的毒素,能导致家畜死亡,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从70年代开始,东湖的三种蓝藻过度繁殖,密度过高,几乎每年夏季都会形成厚厚的水华,但偏偏在1985年自然消失了,就连很多专家都感到神奇!

对于水华消失的原因,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但这显然没有说服力,因为同在长江流域的太湖、滇池等湖泊,蓝藻水华照样发生,并且还有加重的趋势。正当众人一筹莫展时,我国鱼类学家刘建康、谢平等学者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鲢鳙的密度可能起到了关键作用。

早先人们就知道,鲢鳙能在有水华的湖泊中大口滤食,但滤食活动和水华的消失究竟有无关联?谁都没有把握。为了验证猜想,研究人员在1992年做起了对比试验,在东湖中设置了1~8#围隔,围隔相互独立且均有水华存在。其中,1#和2#围隔不放鱼类,3#和4#放入草鱼,5#和6#放入鲢(密度为21~33g/m³),7#和8#放入鳙(密度为65~75g/m³)。这样一来,各种鱼类对水华的影响就能通过对照得出。

结果显示,在放入鲢和鳙的围隔中,水华基本消失。放入草鱼的围隔中,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并未减少,水华仍然浓密。1~2号由于未做处理,水华始终存在。这项试验初步表明,鲢鳙对藻类的密度有显著的调控作用,草鱼则无明显效果。

新的问题接踵而来:鲢鳙的密度要多高才能起到效果呢?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当鲢鳙的密度控制在40~50g/m³以上时,滤食的速度就能超过蓝藻的增殖速度,控藻的效果才能真正显现。

鲢鳙鱼苗抢食微藻水

我们再回过头看1985年东湖鲢鳙的密度:当年的鱼产量为1015吨,总储量估计在2030吨左右,相应的鱼密度是46g/m³。而在所有鱼类中,鲢鳙的占比又达到90%以上,故其密度应该在41.4g/m³左右,刚好达到了可以遏制蓝藻水华的密度标准。

所以,1985年东湖水华的消失并不是偶然,当年鲢鳙的放流量、储量大增才是真正的“治水秘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