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唯唯诺诺 杨隆演)
公元918年,南吴将领朱瑾搞了个清君侧,把南吴权臣徐温的儿子徐知训给杀掉了。
南吴的都城,是在扬州,而当时徐温本人不在扬州,在地方上领兵,只把儿子徐知训放在扬州坐镇,就在这段期间,朱瑾就把徐知训杀了。
杀掉徐知训之后,朱瑾立刻找到杨隆演,说兄弟,奸臣已经除去,徐温现在还不在朝廷,你是南吴之主,你号令天下,诛杀徐氏人等,你直接就重振乾坤,重整朝纲了。
这种画面,就好比是三国时期,三国曹魏里,有一个对曹魏皇室特别忠诚的大臣,把司马昭给杀掉了,然后拎着司马昭的头跑到皇宫,找到时任曹魏皇帝曹髦,跟曹髦说,奸臣已死,现在陛下应该立刻行动,一举扫除司马氏,重新夺回大权。
这样的剧情如果真的发生了,曹髦做梦都能笑醒。
可是偏偏杨隆演这哥们,他实在是完蛋了,朱瑾给他制造了如此天赐良机,他竟然连连摆手,说将军此事全是你一人所为,与我无关呐,
说白了,这杨隆演根本就不敢反抗,他不敢有作为,机会都掰开了揉碎了喂到他嘴里了,他也咽不下去。
杨隆演这么整,算是把朱瑾给逼的没办法了,朱瑾脸气的通红,仰天长啸:
婢子啊,婢子,你成不了什么大事儿!
婢子,就是女子,而且还有被奴役的意思。
(我计难成 朱瑾)
朱瑾是在感叹,杨隆演身为南吴君王,别说君王之气魄了,就连男人的勇气,他都没有。
杨隆演指不上,朱瑾掉头就走,但是就在这几分钟的时间里,杨隆演和朱瑾就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起事时间,这个时候宫门外就已经被一个叫做翟虔的人带领重兵给围住了。
翟虔,他是徐温的亲信,他听说朱瑾杀掉徐知训后直奔王宫去找杨隆演,就知道大事不妙,肯定是朱瑾要鼓动杨隆演顺势扳倒徐温专权,因此他立刻调兵遣将,把王宫给团团围住。
朱瑾走出殿来,看到宫外全都布满了翟虔带来的兵,他知道正门肯定是走不通了,干脆越墙而出,从王宫的高墙上跳了下来,本来一切顺利,能这么悄无声息的溜走,但是可惜,朱瑾当时毕竟不年轻了,五十二岁了,从墙头上跳下来的时候扭伤了脚,行动不便,可就没能快速离开现场。
一落地,朱瑾腿部就受伤了,他受伤不要紧,主要是没能第一时间逃离,这就引来了翟虔带兵来捉捕他。
其实,朱瑾是名将,二十岁时他就割据山东,后来还帮助朱温消灭了秦宗权,可谓英豪出少年。
后来他和朱温反目成仇,在中原大地上和朱温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混战,不说把朱温击败,至少成功拖住了朱温的大部分精力,使朱温没有办法集中兵力对付李克用。
最后他归附了淮南的杨行密,对杨行密最大的帮助,就是改善了南吴军队只擅长水战而不擅长陆战的局面,为杨行密培养了一匹作战骁勇的骑兵,之后又常年带兵向北,成为了朱温的大患。
朱瑾是淮南名将之流,更是南吴的代表性将领,眼下这些把他围住的兵士,其中有不少都是他调教出来的,他要走,谁能拦得住他?仗剑斩杀三五人,夺路而逃还不是轻松加愉快?
(自尽而死)
暮色渐染,刀剑的寒光在士兵们的手中闪烁,朱瑾的身影被府兵逐渐围住,翟虔以为朱瑾必然会拼死反抗,可是他没想到,朱瑾只是一阵狂笑后朗声大喝:
我为天下人消除了徐知训这个祸害,现在我心甘情愿牺牲我自己的生命。
一语言罢,朱瑾拔剑自刎。
东晋的时候,朝廷里有个叫做桓温的大臣,他是东晋权臣,带兵征讨北方,消灭了四川地区的成汉政权。
成汉政权属于割据政权,其都城是在成都,也就是三国时期的蜀国的都城。
桓温入主成都之后,偶然发现了一封三国时期的文献,是一封书信,这书信呢,是三国时期的将领姜维写给蜀国后主刘禅的,书信中,姜维对刘禅说了这么一段话;
陛下忍辱数日,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不过短短二十多个字,却承载了太多太多。
朱瑾的一生,和姜维有那么一点点的相似。
姜维当年是魏将,后来归顺蜀国,而朱瑾当年也是和朱温等人交好,后来则投奔了杨行密。
刘禅投降曹魏之后,命令当时总领兵权的姜维也向魏军投降,姜维投降是投降了,可他是假意投降,他投降的这个魏国将领,名字叫做钟会。
(姜维 半身像)
那个时候的曹魏,其实已经被司马氏所控制,钟会不满司马氏专权,于是想要占据蜀国旧土自立,而姜维就想要利用钟会来恢复汉室,不过可惜后来计划失败了。
您想想他侍奉的君主都投降了,他还在试图挽救国家的命运,甚至不惜一死,姜维一生,实在让人唏嘘。
而朱瑾,精心设计,大费周章,甚至可以说是卧薪尝胆,终于杀掉了徐知训,为他所侍奉的君主杨隆演整取到了机会,可却只换来杨隆演一句这事儿和我无关。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二》:时瑄有众三万,其弟瑾,勇冠三军,有争天下之心。
当年初出茅庐之时,朱瑾其勇猛,可冠绝三军,他有争夺天下的志向,可如今不过被翟虔带着几个军士围住,就已经失去了反抗的勇气,而是选择了自裁。
不是因为朱瑾老了,打不动了,不是因为他害怕了,而是他在这一刻终于意识到,南吴杨氏,已经没救了,彻底没希望了。
我计不成,乃天命也!今日一死,只为报杨行密礼遇之恩。
朱瑾死了,一切又恢复如常,徐温虽然第一时间没能赶回来,但是他另外一个儿子徐知诰反应速度很快,立刻带兵入扬州维持秩序,顺手灭了朱瑾满门。
这徐知诰,他还不是徐温亲生的儿子,而是养子,就是当年杨行密自己没法子养,送给徐温抚养的那个孤儿。
(犹豫不决 徐温)
徐知诰这个人呐,和他哥哥徐知训有很大的不同,当然不同是肯定的, 因为俩人只是名为兄弟,但实际上并无血缘关系。
不过虽然和徐家没有血缘关系,可是自打徐知诰进了徐家的门,他对徐温那是相当的孝顺,一直把徐温当成亲生父亲来对待,有一次徐温遇上烦心事儿,对徐知诰发脾气,抄起棍子责打徐知诰,竟把徐知诰给赶出了家门。
徐温一大早把徐知诰赶出了家门,然后他就上班去了,晚上下班回来,发现徐知诰竟然跪在门口,恭顺的向自己行礼,正在等待自己归家。
徐温当时就吃惊了,因为就算是他亲儿子徐知训也做不到这个地步啊,于是他就问呐,说你小子不是让你走了么,你跪在这里做什么?
徐知诰的回答是:我是您的儿子,你对我发脾气是正常的,我怎么能因此而舍弃父母呢。
这话一说出来,徐温心估计都化了,之后对这个儿子就没有疏离感,直接视为己出了。
而且,徐知诰这孩子吧,表现非常的亮眼,长大之后,身体壮个子高,那一表人才,他喜欢读书,文化水平很高,擅长骑射,论行军打仗也是一把好手,徐知诰刚刚长大的时候杨行密还活着,就连杨行密见了徐知诰,都连连称赞,说徐温儿子倒是不少,但是最出色最优秀的,反而是这个徐知诰。
现在徐知诰入主扬州,成了接替徐知训的话事人,他立刻开始了一系列的政治活动,安抚民心,善待百姓,宽减刑罚,施恩于天下,而且他有了入主扬州政治这个机会之后,他还十分注意招揽名士为自己所用。
(心生毒计 严可求)
徐知诰逐渐步入政治环境的这段时间,南吴发生了两件事,这第一件事儿,是徐温劝进,让杨隆演做了吴王,但说白了当时用的礼仪啊制度之类的,和皇帝是一样的。
第二件事儿,是徐温觉得扬州这个地方,杨氏气息太浓,这是南吴杨氏立业之所,不适合徐氏发展,于是把都城迁徙到了金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而这两件事儿,基本上都是徐温的谋士严可求给他出谋划策的,严可求当时还提出一件事儿,那就是他认为徐知诰不是徐温的亲生儿子,但是徐知诰其人,礼贤下士,懂得笼络人心,未来必定大有作为。
有读者说了,徐温最听严可求的话,严可求夸徐知诰,这不是好事儿么?
事儿是好事儿,但是严可求他不说好话,他夸徐知诰的目的,是为了引出接下来的话:
徐知诰不是您的亲儿子,不能为您所用,所以趁着他羽翼未丰,必须除掉他。
徐温心狠手辣过,一路走上权力高位,他杀过不少人,但是这一次,听完严可求的建议,徐温没有说话,也没有给出态度。
说白了,徐温不想杀。
徐温的考虑是什么呢,虽然他儿子很多,但是长子徐知训已经死了,剩下的儿子们大都年幼,不成气候,难以继承自己的事业,徐知诰这个时候无疑是最好的备选,所以杀掉肯定是不行的。
徐知诰呢,也知道严可求建议徐温杀掉他,但是这对他来说,已经是无关痛痒的事情了。
(风雪来时路)
这个年轻人一生中最为痛苦的时候,是自己还在幼年时,就在安徽的濠州和泗州流浪。
冬日的寒风如刀割般刺骨,单薄的身体在寒风中颤抖,他蜷缩在破败的屋檐下,试图用体温温暖自己几乎冻僵的手指。
雪花无情地落在他的肩头,与他眼角的泪水交织在一起。
饥饿如同一只无形的野兽,时刻撕咬着他的肠胃,可是他一口水也喝不上,一口饭也吃不上。
侥幸度过冬日,春天来临时,万物复苏,可对徐知诰而言,这不过是另一个轮回的开始。
白天还好,一到了晚上,就成了这个孩子最害怕的时刻,四周一片漆黑,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犬吠和野兽的嚎叫,打破这死寂般的宁静。他紧紧抱住自己瘦弱的身躯,他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也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他只能试图从记忆中寻找一丝温暖和安慰,但那些关于家的片段早已模糊不清,只留下无尽的凄凉和孤独。
中国人坚信,一个人在成就最伟大,最雄壮,最宏伟的功业之前,必然要经历人生中最漫长,最难捱,最辛酸的苦难,当一切过去,当往事已经成为追忆,徐知诰知道,已经没有什么能够再阻挡自己的生命,疯狂的生长。
乱世的苦难,给予了这个人新的血肉。
天下,就在眼前了。
参考资料:
《新五代史·南唐世家》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六》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二》
《旧五代史·卷一》
《十国春秋·卷二》
《九国志·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