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最新数据显示,理想汽车,2023年累计交付量突破30万辆,理想汽车12月交付突破五万辆。理想也成为首个均价30万以上月销破五万的新能源品牌,离奔驰宝马在中国区的销量越来越近。
再看问界,截止12月28日,短短两天时间,问界M9车型大定突破两万,12月30日,问界M9一天销售大定2000台。
而理想在2024年的目标是年销80万,也就是平均每个月6-7万辆。问界新M7上市刚刚上市过百日,目前累计大定便已经超过了12万辆,问界M7与M9的销量势能,也在助推华为在新能源高端市场的话语权。
从销量势头与定位来看,理想与华为问界大概率会成为新能源领域的“宝马”与“奔驰”。
国产新能源一超多强已形成,理想与华为或坐稳新能源领域的高端地位
在国内新能源市场,车企呈“一超多强”格局,这个一超自然是比亚迪,比亚迪其实就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丰田。
多强包括新势力中的蔚小理问界、传统势力造车二代:广汽埃安、长安、吉利等自主品牌
从9月来看,第1梯队(20万+):月销20万+,比亚迪独一档存在。第2梯队5万+:广汽埃安,长安,吉利。第3梯队1万+:蔚来、小鹏、零跑,问界。但10月过后,新能源汽车格局发生变化,之前超越第三梯队而达不到第二梯队的理想在10月破纪录的突破了4万的销量,理想进入到第二梯队,一超多强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式形成。而到了12月,理想月销突破了5万辆。
从销量层面来看,一超多强格局已定,但从国内汽车行业市场定位角度来看,有走平价路线的比亚迪,自然也有走中高端的BBA。
从品牌号召力看,目前理想地位已经确定,从国内销量来看,理想在30万元以上的SUV市场,已经与BBA处于打平的态势。
而问界因为M7、M9,品牌溢价逐步走高,由于有华为的技术力与品牌加持,从未来长期竞争力角度,比亚迪与理想、华为或成为第一梯队的玩家,比亚迪是车海战术,低中高全面布局,除了腾势D9,与华为的直接竞争的车型不多。
目前来看,定位中高端,直接对标BBA的是蔚来、理想与问界,这三家除了蔚来在销量与产品层面还存在不确定性之外,问界与理想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宝马与奔驰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为何问界M9与理想同时增长?而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问界M9发布之后,在业内看来,这两家是互相竞争、撕咬的关系,一旦一家上升,一家就会下行,但从数据来看,两家其实是各有各的竞争力,并非互相撕咬,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同步上涨的关系,这与BBA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类似,宝马奔驰奥迪过去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大致处于同步上涨的态势,而不是互相蚕食掉对方市场,让其中一方生存不下去。
这从问界M9与理想L9的对比或能看出端倪,虽然两者在尺寸上几乎没有区别,是全尺寸SUV,而且同为6座,同样有增程版本,同样是豪华SUV。
但两者如果从配置层面去对比,在价格、定位与用户偏好上其实存在差距。M9增程版最低配的价格是469800,这个版本没有零重力座椅,没有智慧大灯,没有电动门,第二排也没有投影屏幕,选配的价格非常贵,也就是说,基础配置逊色于理想L9,但是价格比理想L9顶配MAX版本的459800还贵了一万块钱。
从同价位的产品力与配置角度来看,理想L9的性价比与竞争力反而更能打。
比如再从问界M9纯电版来看,基础配置的价格就到了50.98万,如果把配置都弄齐了,加个智驾包,接近60万的售价。
这个价格也已经超过了纯电的理想MEGA。但理想MEGA空间更大,续航更高,充电也更快,售价也就50多万。因此,问界M9纯电版其实与理想MEGA形成了竞争关系,与理想L9的其实却恰恰错开了。
总的来说,华为对利润要求很高,这导致产品溢价过高,从目前部分消费者反馈来看,问界售后与服务还有没做到位的地方,比如送的东西少,充电桩还要自己单独买,以及选配的东西都很贵,相比较而言,理想从价格、产品定位、选配以及服务等方面要更到位。
尤其是理想的智驾是终身免费的。有业内人士还指出,问界M9的冰箱是半导体式,制冷效果差。而理想L9则采用的是压缩机式冰箱,制冷效果更好。
因此,如果从定价与配置、服务等综合多方面对比来看,理想同样具备竞争,这也让华为问界要直接从理想手里抢市场并不是那么容易。
从12月销量数据来看也证明了这点,理想月销达到5万辆,问界M9目前大定超2万台,破3万台应该也快了。根据2023年12月1日到12月24日的数据来看,理想是3.64万辆,这意味着12月最后一个礼拜,理想的销量达到了1.38万辆,在问界M9发布后,理想还是处于增长态势。
这意味着,暂时还看不到问界M9对理想的冲击。而M7自上市以来销售火爆,最新的周销量已经来到了6000台,问界M9与理想L9都在涨,因此,这两家可能蚕食的依然是BBA的商务高端车市场。
在这之前,主流品牌选来选去就BBA,后来有了蔚来和理想,现在华为出了问界M9,又多了一个选择。
从品牌标签来看,华为问界依然偏商务,而理想偏家用,因此,两者用户群有重合的部分,但也有差异化的部分,偏商务属性的用户群,企事业单位老板,民营企业老板,生意人、商务人士等都居多,对价格敏感度低,因此,华为可以从该群体身上获得更高的利润。
而理想虽然利润同样很高,不过,注重在产品让消费者感受到体验舒适与性价比的一面——同价位的没有它空间大;空间大的没有它智能;同级别的电车没有它续航长、油车没有它省油;要是都一样的话,一定比它贵。事实上,对比问界M9,理想L9、理想MEGA这种定位倾向尤为明显。
目前50万价位以上的优秀高端车供给是非常稀少的,理想L9、问界M9对比奔驰GLE、GLS、宝马X5、X7的产品竞争力还是存在的,因此,这恰恰构成了两个不同阵营之间的对抗与选择,国产新能源唯一的不足在于品牌心智层面,即便是放在理想L9与问界M9身上,与传统豪车对比,不少消费者依然愿意选择后者。
尤其是从销量来看,BBA在中国市场的增长依然强劲,除了保时捷、雷克萨斯销量有所下降,宝马、奔驰、奥迪、路虎、迈巴赫的年增速都是两位数。短时间撼动BBA,可能光靠理想与华为问界还不够。
从当下消费者的看车对比反馈来看,对标BBA传统豪车,在产品科技层面,一个共识是国产已经领先,比如有消费者指出,买宝马的话,不管花多少钱,也选不了M9所拥有的科技配置,自动驾驶和鸿蒙系统,图灵底盘,一体压铸,投影大灯等这些高科技产品和服务。
要是宝马有这些技术,估计加价得几十万。
“一颗激光雷达,单个成本需要3000+,请问BBA合资品牌,哪个用了。一个SIC逆变器,不算电机,就一个逆变器的成本也得3000左右,请问合资品牌的电车哪个用了。保时捷用了,但是保时捷售价上百万。”
但尽管如此,消费者依然在纠结。不过,消费者既然在纠结了,意味着国产新能源的品牌力与产品力已经起来了。从某种意义上,理想与华为大概率成为新能源领域的宝马与奔驰,至于奥迪是不是蔚来,还是其他玩家,可能还需要时间观察。
BBA的豪车主要还是在油车领域,在新能源的高端豪车市场,BBA们集体在产品力与市场站位上存在空缺与竞争力不足的现状。品牌从成长到心智定型大概需要三年的时候,如果BBA的电车在未来3年内,没有追赶上来填补新能源领域的高端豪车的位置,那么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高端市场大概率就没有BBA的位置了。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