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是长孙皇后次子,深受李世民宠爱,为何大哥被废后当不上太子

丰丰谈历史 2024-01-16 21:11:06

贞观十六年(642年),李世民的第一任太子李承乾因造反被废。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此时的李世民该立长孙皇后的次子李泰为皇太子。

而且,李泰是李世民最爱的儿子,史书记载他“宠冠诸王”,又颇有才华,声望极高。

看起来,没有什么能阻止李泰成为唐朝的下一任继承人了。

然而,李世民的选择却让人震惊:他选了长孙皇后最小的儿子李治为皇太子。

李世民自己都知道这个选择难以服众,对着几个心腹重臣又哭又闹,还问长孙无忌,其他大臣会不会反对,这才把李治扶上太子之位。

坐拥天时地利人和的李泰,为什么当不上皇太子呢?李世民为什么宁可选择16岁的李治,也不选他?

01、李世民有多宠爱李泰

唐朝前期皇子受封任职之后,都要到封地赴任。例如,李世民的三子李恪,就是在安州的时候游猎过度,被削封户;五子李祐,也是在齐州造反。

可是,李世民前前后后给李泰封了不少头衔,却因为舍不得李泰,特许他“不之官”,也就是说,不用离开长安,而是一直留在自己身边。

李世民为了李泰能离自己近些,还想下令让他搬到武德殿居住。这座宫殿离太子的东宫很近,当初的李元吉就是住在这里,和李建成勾结,后来的唐玄宗登基之初,曾在这里听政。

武德殿的重要和敏感程度,可见一斑。

不过,李世民爱子心切,魏征可不会让他胡来。在魏征的劝谏之下,李世民只能放弃了这个念头。

李世民对李泰的赏赐,也相当无度。

李泰身材肥胖,上朝的时候趋走参拜比较困难,李世民就特许他坐着轿子来到上朝的地方。

李泰到洛阳聚会游玩,李世民就在洛阳给李泰赐大宅子。李泰在宅侧引洛水蓄水为池,并修建了堤岸,这便是有名的魏王池和魏王堤。

李世民在长安也给李泰建了大宅子,由于宅子过于奢侈,还被大臣劝谏过。李世民表扬了劝谏的大臣,却没有制止李泰的奢侈行为。

就连唐朝有名的芙蓉园,也被李世民赐给了李泰。

李泰搬家的时候,李世民亲临庆贺,还为此赦免了雍州及长安的罪犯,并免去李泰宅子所在延康坊百姓一年的赋税,以庆贺儿子乔迁之喜。

在李世民的宠爱和纵容之下,李泰的花销甚至超过了太子李承乾。

可是大臣劝谏的时候,李世民却舍不得削减李泰的开支,于是只好下令,从此以后,太子的开支不受限制。

李世民见李泰才华横溢,热爱文学,便在李泰的魏王府里设置了一个文学馆,让他招揽学士。

李泰那著名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括地志》,便是与文学馆的学士们合力编撰的。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声望。

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举动。

李世民当秦王的时候,便设置了一个文学馆,表面上是与英才大儒谈经论道,实际上是招揽人才,树立名望,为夺取大位做准备。

大名鼎鼎的秦王府十八学士里,就包括了房玄龄、杜如晦等玄武门功臣。

李世民不会不知道,他给李泰开设文学馆,意味着什么。

当时的李世民,确实起了易储的心思。

《旧唐书》记载:时泰有宠,太子承乾多过失,太宗微有废立之意。

02、李泰是怎么和李承乾竞争的

当李泰春风得意的时候,他的同母兄长,太子李承乾,正在失意。

李承乾作为嫡长子,从小聪慧,深受李世民宠爱,李世民登基不久就封他为皇太子。

他多次监国,获得一致好评。

可以说,他是相当理想的皇位继承人。

可是,少年时期的一场重病,让他瘸了腿,从此改变了他的心态。

在唐朝,哪怕是做官,对仪容相貌的要求都非常高,更何况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李承乾开始担心,他的瘸腿会让他失去太子之位。

然而,在重压之下,他非但没有力求表现得更好,以获得李世民的欢心和信任,还开始自暴自弃,愈发地随心所欲。

李承乾宠爱一个名叫称心的艺人,惹得李世民勃然大怒。李世民将称心杀死之后,李承乾居然在宫里为他立碑,日夜祭奠,还为此长时间称病不上朝。

李承乾作为大唐的皇太子,却崇尚突厥的生活方式,在东宫穿上突厥人的衣服,骑上战马,寻欢作乐。

东宫的大臣劝谏他,他不耐烦之下,居然想派出刺客去刺杀东宫官员。

后来见弟弟李泰得宠,他觉得地位受到威胁,又找了两个叫张师政、和纥干承基的刺客,寻找刺杀李泰的机会。

而李泰,也在观察着李承乾的一举一动。

李承乾热爱寻欢作乐,他就努力上进;李承乾不听劝谏,他就尊师重道。

在李世民的眼里,李承乾的荒唐和李泰的上进形成鲜明对比。

他不由得动起了废黜李承乾,改立李泰为皇太子的心思。

然而,李世民的这个想法,并没有得到大臣们的支持。

著名的谏臣魏征、名臣褚遂良等大臣,纷纷上书劝谏李世民长幼有序,嫡庶有别,李世民再爱庶子,也不能让李泰凌驾于李承乾这个嫡子头上。

这里说句题外话,唐朝的嫡庶之分,和现代人的理解有区别。在唐朝人眼里,嫡是继承人的意思,只有嫡长子是嫡子,其余的儿子,哪怕是正妻所生,也是庶子。

所以,虽然李泰也是长孙皇后的儿子,但魏征和褚遂良的上书,都把他称为庶子。

李世民看了大臣们的劝谏之后,也意识到,自己是通过逼父杀兄上位的,需要为后世子孙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于是,他公开向大臣表示,自己绝对不会舍嫡立庶, 表现出了对李承乾的支持。

然而,这并不能让李承乾安心。

在李泰的咄咄逼人,以及自己患得患失的巨大压力之下,李承乾选择了造反。

事情暴露之后,李承乾被废,长孙皇后的次子李泰成为了理论上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03、李泰为什么输给了弟弟李治

李承乾被废之后,根据嫡长子继承制,下一任的太子应该是长孙皇后的次子李泰。

而且,李泰的才华和声望都颇高,又深得李世民宠爱。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李泰都是板上钉钉的新太子人选。

然而,李世民的最终选择,却是长孙皇后的幼子,李泰的同母弟弟,李治。

论嫡,李泰和李治都是长孙皇后的儿子。

论长,李泰是李治的哥哥。

论贤,李泰组织过编书,上朝听过政,和不少大臣关系不错,而李治只是一个不到16岁的少年,没有做出过任何成绩。

论爱,史书明载李泰“宠冠诸王”,是李世民最爱的儿子。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李治都无法越过李泰,成为皇太子。

更别提,李世民把李治立为皇太子的同时,也把李泰降为东莱郡王,赶出长安。

这是为什么呢?

其一,李世民想保住长孙皇后这3个儿子的性命。

李承乾刚被废的时候,李世民没有多想,直接就当着李泰的面向他承诺,会立他为太子。

然而,此时的李泰,被胜利的喜悦冲昏了头脑。

由于李承乾此前曾派人刺杀李泰,李泰为了向李世民展示,他比李承乾对兄弟更好,便扑到李世民的怀里,向李世民说了一番话:

我不会忘了我的弟弟的,等我百年之后,便把我的儿子杀了,传位给弟弟李治。

李世民见到李泰这么重爱自己的弟弟,更加感动了,还和左右侍臣炫耀了自己这个儿子兄弟情深。

名臣褚遂良知道了这件事之后,赶紧提醒李世民:父子情深是天性,李泰怎么可能真为了弟弟杀了自己的儿子?

但李泰的话已经说出来了,如果不兑现承诺,那就只能向李治下手了。如果李世民真打算立李泰为太子,为了李泰的安全,他必须安置好李治。

李世民立刻醒悟过来,以李泰这样的心态,他上位之后,恐怕李承乾和李治都活不了了。

为了长孙皇后的这3个儿子都可以平安活着,李世民开始考虑看起来仁孝而温和的李治。

其二,李世民想给后人警戒,皇位不是通过夺嫡得到的。

李承乾被废之后,李世民当众指责李承乾不忠不孝,李承乾却对李世民说了一番话:

我已经是太子了,安安心心等着继位就可以,为什么还要造反呢?还不是因为李泰咄咄逼人,让我担心保不住自己的地位。陛下若是立了李泰为太子,不就是告诉后人,可以用李泰的方式夺嫡吗?

李世民本人,是通过玄武门之变上位的,他对兄弟夺嫡的事非常敏感。

为了避免后人效仿李泰,他深思熟虑之下,不仅没有立李泰为太子,还把李泰从亲王贬成了郡王,把这个自己深爱的儿子贬出长安。

他还告诉大臣:自今太子失道,藩王窥伺者,皆两弃之,传诸子孙,用为后法。

他希望通过这件事警戒后世子孙,继承人的地位不是靠夺嫡得来的,以避免唐朝皇室再度发生兄弟相争之事。

其三,长孙无忌等大臣的支持。

虽然李世民已经下定决心,要立李治为皇太子。但唐朝是奉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纵使李世民是皇帝,想要废长立幼,还是需要朝臣的支持。

为此,李世民特地带着李治去了两仪殿,当着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宰相房玄龄、名将李绩的面,又哭又闹:我儿子居然干出造反的事来,我真是伤透了心啊!

说着说着,拔出配刀,就要刺向自己。

长孙无忌等人吓得赶紧拦住李世民。李世民闹到这程度,他们也知道李世民有话要说了。

果然,李世民告诉他们:我想立李治为太子。

长孙无忌只好回答:可以可以,谁要是敢有异议,我先杀了他。

李世民立刻扭头对李治说:你舅舅已经答应你了,你赶紧拜谢他。

接着,李世民又问长孙无忌:你们是答应了,其他大臣呢?

长孙无忌向李世民承诺,大臣们不会有意见的。言外之意,是他会搞定反对的大臣。

就这样。李世民顺利地让李治越过李泰,成为了皇太子。

废长立幼,毕竟是大事。李世民曾想过废了李承乾,改立李泰,就是因为大臣反对而作罢。

这一次,若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大臣不支持李世民放弃李泰改立李治,李世民也许会动摇。长孙无忌等人的支持,坚定了李世民的决心。

当然,同样是亲外甥,长孙无忌支持李治,而不是李泰,也是有私心的。

李治年纪更小,看起来更好控制。李治若能以非第一顺位继承人的身份成功上位,他也会有从龙之功,能拥有更高的话语权。

李泰终究还是输在了利益这两个字上。

你觉得是不是呢?

0 阅读:34